張玉華/中國第一重型機械股份公司重型裝備事業部計財部
淺議應收賬款的內部控制
張玉華/中國第一重型機械股份公司重型裝備事業部計財部
應收賬款是指企業因對外銷售貨物,提供勞務及其他原因而向購貨單位或接受勞務單位收取的款項,包括應向客戶收取的貨款和代墊的運雜費等,它是企業流動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流動性強弱直接影響到企業的資金周轉和經營業績。應收賬款已經成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環節,因此,建立高效可行的應收賬款內部控制制度對企業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結合國有企業的現狀,探析一下如何進一步加強并完善應收賬款的內部控制制度。
隨著中國加入WTO,大量的外國競爭者進入,國際國內市場競爭特別的激烈。企業為了擴大銷售額,常常把賒銷作為擴大企業競爭力的手段。隨著賒銷比例的不斷提高,應收賬款的金額在企業的財務報表中日益增加,越來越多的企業面臨著“銷售難,收款更難"的雙重困境。企業之間嚴重的三角債問題,造成逾期應收賬款居高不下,已成為經濟運行中的一大障礙。在發達國家的經濟中,企業逾期應收賬款總額一般不高于10%,而在我國,這一比率高達60%。按照慣例,正常的應收賬款管理信用期一般控制在三個月以內,而有些企業的應收賬款賬齡一般在六個月至一年以上,還有兩年甚至三年以上的,應收賬款賬齡普遍超期。特別是大型的國有企業,由于其體制的因素,清欠不及時,對賬不及時,造成有些企業金額龐大的應收賬款常年掛賬,對已經倒閉或已改制的企業仍然不做賬務處理。把這些應收賬款仍視為債權,但實際已無法收回,造成虛盈實虧的假象,導致應收賬款中債權不實的問題嚴重。這些應收賬款的存在,使企業用有限的流動資金來墊付各種稅金和費用,加大了企業現金的流出,又在一定程度上虛增了收入,夸大了企業經營成果,加大了企業財務風險。應收賬款在流動資產中的份額應以15%為宜。但在一些企業中超過了這一比例,使應收賬款在流動資產中的比重不斷增加,導致企業出現償債風險和資金短缺風險。大額的應收賬款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現金流入,直接引發財務危機。很多企業在具有良好的贏利狀況下,因應收賬款管理不善而出現有利潤、無資金,賬面狀況不錯卻資金匱乏的財務危機狀況。
應收賬款作為銷售企業的一種債權,能增加本企業收益。但僅就應收賬款長期被無償占用而言,則會增加企業的機會成本,債務方無償占用這筆資金,相當于無息貸款.因此,企業的應收賬款是風險性最大的資產,建立健全應收賬款的內部控制制度勢在必行。
1.樹立正確的應收賬款管理目標。有的企業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而忽視了企業的現金流量,這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對企業領導人的考核過于強調利潤指標,而并沒有設置“應收賬款回款率”這樣的指標。正如筆者所在的國有企業,屬于裝備制造行業,一直以來都是以考核各個分廠領導人產值和利潤指標的完成情況為主,很少明確關于應收賬款回款率的指標。近幾年因資金回款匱乏,逐漸加大并重視了應收賬款回款率的指標,具體到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并根據應收賬款的回款金額及應收賬款發生的年限設定獎懲制度,落實“誰銷售、誰負責”的應收賬款管理原則,制定業績指標,使得資金狀況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扭轉。
2.規范應收賬款的授權機制,加強職責控制。授權機制是指企業在處理經濟業務時,必須經過授權批準以便進行控制,它主要解決“分級”管理問題,分級授權體現縱向控制的思想。應收賬款內控制度可具體通過劃分設立若干個崗位,并確定各相關崗位的職責權限來實施。設立崗位職責時應特別考慮不相容職務間的職責分離.以形成內部牽制,達到控制的目的。企業應認真效貫徹職務不相容原則,劃分職責權限,不得由同一部門或個人辦理銷售與收款業務的全過程。將應收賬款的決定權、監控權、考核權、核銷權徹底分離,形成相互制衡的機制,最大限度地減少個別人員或部門徇私舞弊的可能性。例如,記錄主營業務收入賬薄和應收賬款賬薄的財務人員不得開立發票和經手現金等。按照財政部頒布的《內部會計控制規范———銷售與收款》的規定,企業應當建立應收賬款業務的崗位責任制,根據具體情況對辦理應收賬款業務的人員進行崗位輪換。
3.建立賬齡分析與清查核對制度。財務部門應當定期開展應收賬款賬齡分析工作,對應收賬款的回收情況、逾期情況進行分析,確切掌握信用期內的欠款有多少、超過信用期的欠款有多少,以及有多少欠款會因拖欠時間太長而可能成為壞賬等,進而加強對應收賬款的監控。應收賬款是企業資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應定期組織清理,分戶函證核對,督促銷售部門及時組織催收,必要時可通過法律程序行使追索權。最大程度地抑制和減少應收賬款因逾期拖欠造成的壞賬損失風險,進而取得應收賬款收現率。筆者所在的國有企業,每年十月份會對應收賬款等所有的往來賬目進行一次清查,逐一對發生應收賬款業務的單位發詢證函,以此進行應收賬款余額核對,達到應收賬款賬目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在清查過程中,針對年久逾期無法收回的應收賬款逐一填報“呆賬損失申報表”,寫明發生的金額、時間以及導致發生呆賬的原因,并附上具體票據的復印件。以此上報到審計部門,并由審計部門的具體人員根據對方當前企業的現狀,通過法律程序負責清理,此項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
4.建立銷售回款一條龍責任制。有些企業的銷售人員,為了片面追求完成銷售任務而盲銷。為防止這一現象的發生,企業應在內部制度中明確追討應收賬款的責任人,是銷售人員而不是財務人員。并同時制定嚴格的資金回款考核制度,按“誰銷售、誰收款”原則將貨幣回籠指標具體分解到每個銷售人員身上,并制定切實可行的收款計劃,明確收款金額和期限,與獎金掛鉤。每月根據貨幣回籠計劃完成情況對銷售人員進行業績考核,在績效獎金中兌現。每個銷售人員必須對每一項銷售業務從簽訂合同到回收資金全過程負責。這樣就可使得銷售人員明確風險意識,加強貨款的回收。對于人為原因造成賬款無法收回的,應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并令其賠償,觸犯法律的則要追究其法律責任。筆者所在的企業是大型的裝備制造企業,與其合作的廠家也大多是全國大型的鋼鐵等國有企業,針對這種情況設立了專門的營銷機構,面向全國按照區域分為華東區、華北區、華南區、華中區等具體的業務部門,負責銷售和回款催繳工作。此項工作真正體現了銷售回款一條龍的制度,而且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成效顯著。
綜上所述,如何建立、健全并完善應收賬款的內部控制制度,是企業加強管理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在各個環節中建立相互牽制、相互制約的控制體系,可以提高應收賬款的使用效率,使企業資金健康運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