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原
(中國人民銀行汕尾市中心支行,廣東汕尾 516600)
基于SWOT分析 對農信社服務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研究
——以廣東汕尾市為例
廖 原
(中國人民銀行汕尾市中心支行,廣東汕尾 516600)
新型城鎮化的資金需求量大。農信社作為地方金融發展的主力,可在城鎮化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本文利用SWOT法,深入分析了農信社服務城鎮化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自身的優勢與瓶頸。針對性提出建議,農信社要準確定位,加強金融創新驅動,積極引進戰略、民間資本,提升金融服務能力,大力支持城鎮化建設。
新型城鎮化;金融創新;農村金融
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新型城鎮化是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征的城鎮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協調發展、互促共進的城鎮化。李克強總理指出,推進城鎮化核心是人的城鎮化,關鍵是提高城鎮化質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農民。要走集約、節能、生態的新路子,著力提高內在承載力,不能人為“造城”,要實現產業發展和城鎮建設融合,讓農民工逐步融入城鎮。要為農業現代化創造條件、提供市場,實現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輔相成。
深入研究農信社如何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在城鎮化建設中最大限度發揮金融服務作用,對于農信社轉型,區域金融穩定、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新型城鎮融資需求
新型城鎮化的本質是農民的市民化,即實現農業人口向城鎮人口的轉換。城鎮化伴隨著農村人口減少,必然要求農業生產經營的現代化。農業生產資料向農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以及農業深加工龍頭企業集中。農業現代化需要金融創新相配套。
城鎮化使進城農民能“進得來、留得下、有尊嚴”。進城農民能夠通過就業或自主創業在城鎮找到合適的工作,享受到醫保、教育、養老等公共服務,能夠享受城市居住環境,真正做到享受市民服務。因此新型城鎮化需水、電、交通等基礎設施,完善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改善商品房、保障房等居住環境,增加就業、自主創業機會等。這就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多樣化的融資需求。
(二)新型城鎮化資金需求量估算
城鎮化資金需求潛力,可以根據農民工向市民轉化的人均成本計算。由于口徑不同,融資需求估算略有差異。厲以寧認為(2013)農民工市民化人均公共開支13萬元 ;陳元(2013)認為每增加1個城鎮居民帶來投資和消費需求40萬元 ;辜勝阻和李睿(2013)認為每新增城鎮居民引致固定資產投資10萬元 ;梁達(2013)認為每轉移一個農民工需要投資10 萬元,每增加1個城鎮居民可帶動城鎮固定資產投資50 萬元 。 可以看出,1個農民的市民轉化的直接資金需求10萬元,引致投資和消費資金需求40-50萬元。
2012年汕尾市總人口347.16萬,農業人口193.62萬,非農人口153.54萬,城鎮化率為44.2%。要達到70%的較高城鎮化水平 ,至少需要89.47萬農業人口向城鎮人口轉化 ,直接資金需求900億元,引致投資和消費資金需求3578.9-4473.6億元。如果用10年實現70%的城鎮化水平,年均直接資金需求90億元,引致投資和消費資金需求357.9-447.4億元;如果用15年實現70%的高水平城鎮化,年均直接資金需求60億元,引致投資和消費資金需求238.6-98.2億元;如果用20年實現70%的高水平城鎮化,年均直接資金需求45億元,引致投資和消費資金需求178.9-223.7億元。城鎮化建設速度越快,年均資金需求量越大。
前述估算結果顯示,汕尾城鎮化資金需求量很大。農信社作為地方金融發展的主力,將在城鎮化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利用SWOT法深入分析農信社服務城鎮化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自身的優勢與瓶頸。
(一)農信社服務城鎮化進入黃金機遇期(機遇Opportunity)
一是城鎮化建設符合國家政策方向。城鎮化作為國家發展戰略寫入十八大報告,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也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
二是城鎮化步入加速發展階段。2012年汕尾市城鎮化率44.2%,落后于全國城鎮化率52.6%;各縣區城鎮化率最低29.7%,接近30%。按照發達國家城鎮化經驗,30-70%是城鎮化加速發展階段。汕尾市城鎮化建設已經進入加速發展階段,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就業創業等方面的資金需求巨大。
三是利率市場化倒逼機制,提高農信社管理水平。2013年7月19日,央行宣布全面放開貸款利率管制,貸款利率浮動不再設下限,取消農信社貸款利率2.3倍上限,利率市場化改革步伐提速。放開貸款利率上限,不僅可提高農信社信貸資產風險覆蓋能力,同時利率市場化倒逼機制促使農信社提高貸款定價能力,加強精細化經營,增強中間業務服務能力,提高整體管理水平。
(二)投融資環境亟需改善(挑戰Threat)
一是汕尾市經濟規模小,吸引投資能力弱。2012年汕尾市GDP為610.41億元,僅為廣東的1.1%,人均GDP為20559.56元,僅為廣東的38.2%。經濟規模小導致財政支持能力弱,市政建設、人居環境、治安秩序等投入不足,直接影響投融資環境。
二是城鎮化發展滯后工業化。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10年全球平均的城鎮化率為50.9%,而工業化率不過26.1%,二者之間的比值是1.95,美國的“兩率”比更是高達4.1。“兩率”比值高的原因主要是,發達國家城鎮化水平高,多為70%;為減少環境污染,發達國家實施“去工業化”政策,將重污染工業向外轉移。相比之下,汕尾市2010年城鎮化率/工業化率僅1.04,城鎮化建設明顯滯后,工業化相對超前。幸運的是汕尾市工業化還處于工業化初期或半工業化階段 ,可以通過發展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農業等穩步推進城鎮化建設,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三)農信社服務城鎮建設優勢明顯(優勢Strength)
一是農信社在網點分布廣,在縣域信貸市場份額大。2012年汕尾市5家農信社共有91個網點,占全部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的41.36%,其中陸河農信社網點占比更是高達58.33%;在存款市場,縣域占比最高37.34%;在貸款市場,縣域占比最高81.23%。在金融抑制背景下,農信社是縣域地區的主要金融力量。
二是熟悉當地人文社會環境,地緣優勢明顯。農信社定位于服務 “三農”、服務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在當地有廣大客戶群和較高的忠誠度。同時農信社從業人員多為當地居民,更熟悉本地鄉土人情、人文社會環境,具有化解借貸雙方信息不對稱的“軟信息”。
三是從業人員結構逐步改善,人力資源優勢漸顯。近年來,農信社統一公開招聘引進人才,使用從業人員年輕化、本土化;改革收入分配、人才競爭制度激發了員工活力,增強了企業核心力。2012年全市5家農信社從業人員35以下占比34.5%,本科及以上占比38.2%,人力資源向年輕化、知識化發展。
四是組織結構扁平化,決策迅速。農信社作為一級法人機構,管理層級少,與國有大型銀行信貸審批權限收縮不同,貸款審批權和業務開辦權集中,對本地市場反應快,決策更為迅速。
(四)農信社服務城鎮化建設主要瓶頸(劣勢Weakness)
一是農信社規模小、資本充足率低,資產質量差。2012年汕尾市5家農信社中,資產最大351349.0萬元,最小20158.0萬元;資本充足率最高17.01%,最低-23.77%;不良貸款率最高81.08%,最低0.75%。這些都影響農信社可持續支持城鎮化建設。
二是創新不足,中間業務發展緩慢。3家縣區農信社中,非利息收入占比,最高僅為16.63%,最低2.07%。中間業務收入占比少,在利率市場加速背景下將處于不利局面。
三是面臨大型銀行、互聯網金融的激烈競爭。近年來,大型銀行雖在縣域經營收縮,但其自助設備、網上銀行的普及,綜合配套的金融服務等,弱化了農信社的網絡優勢。同時互聯網金融興起,將在小微企業客戶與農信社展開激烈競爭。
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農信社應根據面臨外部環境和自身條件選擇市場。
(一)繼續服務“三農”,支持現代化農業發展
城鎮化是農村人口向城鎮流動,必然要求農業生產經營向集約化、專業化、規模化的現代化農業轉變。農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以及農業深加工龍頭企業等農業經營主體的資金需求日益增長,同時伴隨農民收入提高對金融服務需求提出更高要求。農信社作為農村金融主力軍,將與農業現代化進程共同進步。
(二)著力服務特色產業、戰略性新型產業、現代服務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城鎮化建設必須靠產業支撐。農信社應大力支持特色產業發展,如海豐縣可塘珠寶、公平服裝、梅隴銀飾等,陸豐碣石圣誕禮品、甲子小五金等,陸河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等特色產業;支持電子信息、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依托深汕特別合作區和紅海灣濱海旅游產業園區,支持濱海旅游、紅色旅游、物流運輸等現代服務業,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三)加強服務中小微企業,支持就業與自主創業
城鎮化建設不僅是“造城”,須解決進城農民的生存問題,即就業及自主創業。中小微企業,是解決就業、自主創業的主體。中小微企業信貸管理成本高、風險大、收益小,但隨著貸款上限放開,農信社貸款定價自主權增加,可以通過調整貸款利率有效覆蓋成本與風險,充分利用自身網點多,熟悉本地鄉土人情、人文社會環境等“軟信息”等優勢,開辟中小微企業“藍海”市場,支持自主創業。同時,農信社在保障住房建設、公共服務購買等方面也應加大支持力度。
(一)完善社會信用體系,改善金融生態環境
逐步建立和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引導公眾、企業樹立誠信意識,懲戒惡意逃避債務等失信行為,形成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加大財政投入,改善交通、市政基礎設施,創造安居環境,增強投融資吸引力。建立政策性支持基金、產業支持基金,補償信貸風險、獎勵金融機構,引導資金向城鎮化建設項目傾斜。
(二)農信社加強金融創新驅動,大力支持城鎮化建設
農信社要推動組織創新、制度創新、產品創新、業務與服務創新。如針對特色經濟、特色產業,建立專業營業中心;針對中小微企業、現代服務行業,建立信貸工廠、流程銀行等批量信貸制度;開展訂單、保單、生產設備、機械等各類財產抵質押貸款品種;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農房、林權、海域使用權等抵質押貸款業務;針對農村專業合作社,開展聯保信貸產品;針對農業深加工龍頭企業,設立1+N供應鏈金融、 核心企業+基地等信貸產品;開展信貸資產證券化,盤活資金存量。
(三)農信社積極引進民間資本,提升金融服務能力
鼓勵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農信社同樣可通過引進戰略資本、民間資本,增強資本實力,優化股權結構,提升服務城鎮化建設能力。
[1] 紀志宏. 完善城鎮化融資機制的改革視角[J].中國金融,2013,(4).
[2] 楊志勇.我國城鎮化融資方式分析 [J].中國金融,2011,(19).
[3] 賈康,劉薇.市民化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J].中國金融,2013,(4).
[4] 曹鳳岐.新型城鎮化與金融創新[J].金融論壇,2013,(7).
[5] 厲以寧.農民工市民化人均需13萬, 新型城鎮化錢從哪里來[N]. 人民日報,2013-11-07.
[6] 陳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擔當金融先鋒[J].中國金融,2013(5)
[7] 辜勝阻,李睿.新型城鎮化的健康發展[J].中國金融,2013(4)
[8] 梁達. 試論我國城鎮化對擴大內需的重要意義[J].金融與經濟,2013(3)
The New Urbanization and Rural Credit Cooperation -- Based on SWOT analysis
LIAO Yuan
A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the demand for funds.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as the main for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finance,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urban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by using the SWOT method,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Service of urbanization, its advantages and bottlenecks.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should accurate positioning, strengthen fi nancial innovation, and actively introducing strategic, private capital, improve the fi nancial service ability, vigorouslysupport the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New Urbanization; Financial Innovation; Rural Finance
F830
A
1009 - 3109(2014)06-0061-04
(責任編輯:何昆燁)
廖 原,男,漢族,本科,中國人民銀行汕尾市中心支行,經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