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巖/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院校現代服務業人才培養途徑研究
宋巖/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
現代服務業的快速迅猛的發展態勢,要求高職院校必須創新人才培養機制,以適應新形勢的發展。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根本是人才,高職院校是培養現代服務業高技能創新人才的搖籃,是促進現代服務業人才脫穎而出的陣地,是使現代服務業的人才隊伍的建設和培養步入良性、健康、持續的發展軌道的重要場所。所以高職院校必須改變人才培養模式,為高職學生、企業和行業搭建聯系的橋梁,積極推進校企深度融合,在課程體系設置與教學內容變革、教學模式轉換、實訓基地建設以及教學管理與評價制度等方面,逐步形成符合不同專業特點,適應對應行業要求,相對成熟的人才培養模式。
高職院校;現代服務業;人才培養;途徑
現代服務業大體相當于現代第三產業。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呼喚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不斷創新。即適應現代服務業發展需要的高技能創新人才既要掌握“必須夠用”的現代服務業專業理論知識,又要掌握基本的專業實踐技能,關鍵是要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和專業基本素質,熟練掌握現代服務業專門知識和技術,具備精湛的操作技能,能夠在工作實踐中運用關鍵技術來創造性地解決復雜工藝,進行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能夠在加快現代服務業產業升級、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進程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可見,積極探索適應現代服務業發展需要的高技能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創新適應現代服務業發展要求的高技能創新人才培養機制,促進現代服務業人才脫穎而出,使現代服務業的人才隊伍的建設和培養步入良性、健康、持續的發展軌道。
校企合作是實現現代服務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有效之舉。因為高職院校是培養現代服務業高技能創新人才的搖籃,現代服務企業是高技能創新人才成才的重要基地,高技能創新人才培養的許多關鍵環節必須在實際生產崗位及在接近或等同企業的實際工作環境中完成。因而校企合作應該作為現代服務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主要路徑。
1.確立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深化教學內容改革。高職院校應積極推進校企深度融合,在課程體系設置與教學內容變革、教學模式轉換、實訓基地建設以及教學管理與評價制度等方面,逐步形成符合不同專業特點,適應對應行業要求,相對成熟的人才培養模式。如項目實戰、訂單培養、頂崗預就業等。項目實戰模式就是引進企業業務項目、項目教材、案例、生產標準、制作管理模式等教學資源,以就業為導向,企業項目為平臺,企業化管理為手段,結合產業流程多專業協調作戰,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項目“無縫對接”,使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達到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訂單培養模式就是高職院校根據與企業簽訂的培養協議,讓企業在確定培養目標、人才規格、知識、能力、素質、結構、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學習成果評價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頂崗預就業模式的特點是學用結合,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結合,學習與就業的對接。在學生具備相應知識的基礎上,利用寒、暑假到企業直接頂崗實習,用人單位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及人才規劃,從二、三年級學生中選拔符合企業用人標準的優秀學生,作為企業的人才儲備與培養對象,通過與學生簽訂協議,明確學生知識、能力和綜合素質要求。學生畢業時,用人單位對其進行考核,合格者被錄用。上述人才培養模式的實現需要深化教學改革,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真實項目、工作任務、社會產品、企業案例為載體,深入探索自主學習模式,建立突出職業能力,體現職業精神的課程學習考核標準。
2.把質量立校,特色強校,作為全面提升學院核心競爭力與辦學水平的主要途徑。多年來高職院校在以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辦學實踐中,形成了具有高等職業特點的辦學思路,在其教育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方面取得豐碩成果。這些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奠定了理論基礎和創設了實踐條件。高職院校還可利用內培外引,專兼結合,打造了一支多元化、理論精、實踐強的師資隊伍。為高職院校現代服務業人才培養滿足教學需要提供了堅實的保證。
3.建立核心專業群。圍繞區域經濟的發展戰略,加大現代服務業類專業建設力度,開發新專業,逐步建立工學結合的專業標準。重點建設如廣告設計與制作、旅游管理、市場營銷、物流管理、計算機網絡技術等核心專業,精心培育一批精品專業和特色專業,著力帶動傳媒創意、旅游、商貿管理、物流、電子技術應用等大類專業群建設,逐步形成相互支撐、相互滲透、結構合理、內部關聯度緊密、特色鮮明、服務區域經濟建設的專業體系。依據“以就業為導向,以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核心,以創新為動力”的要求,在上述專業中,通過多種形式進行產學合作,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創新現代服務業人才培養的模式。為確保培養目標的實現,可根據現代服務人才需求特點,系統規劃、統籌設計了以專業核心能力和綜合職業素質培養為主線,以校外企業實踐平臺和校內綜合集訓平臺為基礎、實現以行業認知、職場體驗和職業定向三結合的教育教學目標。
4.實訓室、實訓基地的建設。高職院校要重視實訓教學,可建設各種類型的實訓室以適合和教學的需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加大建設校內實驗、實場所的同時,積極拓展校外實習基地。與多家企業合作,建立了校外人才培養實踐教學基地,并使各實踐教學基地達到實習條件好,實習指導教師隊伍穩定,實習制度完善,實習工作規范的保準,這樣才能充分滿足實驗區學生實習實訓需要,為學院高素質高專業人才的培養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5.完善教學質量保證體系。學院構建以突出教學輸入、教學過程、教學輸出三大過程為重點的全面質量管理模式的內容平臺,并把相關因素,作為主要監測點,加以重點管理和監控,以提高現代服務人才培養的教學質量。明確了全面質量管理模式的“三全一參與”的指導思想,一是全面性觀念,即以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全體學生的全面提高的狀況作為評判教學質量高低的標準;二是全程性觀念,即教學質量保障是對教育活動的全過程的一個完整的相互聯系、自我穩定的系統;三是全員性觀念,即教學質量管理機制建設是全體師生共同的責任;四是學校、政府、社會共同參與的觀念。從而加強規范管理,促進有中國特色的高等職業教育持續健康發展。
6.政策上的支持。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上要堅持高標準建設,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大力推進產學結合,加強規范管理,這就需要政府在經費投入和規范化管理上下功夫。《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明確規定:“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大對職業教育的經費投入。省級人民政府要制定本地區職業學校生均經費標準,并依法督促各類職業學校舉辦者足額提供職業教育經費。”所以政府的積極投入,規范管理,對提高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起著積極的作用。此外對高職學校要進行全面的評估和考核。評估的標準是全面按照黨的教育方針,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和建設者。所以,高職評估說到底是能不能培養急需的人才,能不能就業,就業之后表現好不好。這與我們培養過程中的專業設置、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培養內容、培養方法以及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實踐能力的培養都緊密相關。而不能只片面強調英語、數學、物理等學科的評估。高職教育必須堅持以就業為導向,要面向市場,面向經濟,面向社會,走產學結合的道路,這是高職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