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學宇/吉林建筑大學
關于高職院校建筑裝飾工程專業未來教育教學發展模式的研究
綦學宇/吉林建筑大學
本文對我國高職院校建筑裝飾工程專業教育的未來教育發展模式進行研究,并以此為基礎,從教育方式、教育方法和專業傾向性這三方面對高職院校建筑裝飾工程專業的未來教育發展進行了一定層面上的分析研究。希望能對本專業的教育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高職院校建筑裝飾專業教育;未來教育發展模式;教育方式;教育方法;專業傾向性
回憶2014年我國建筑裝飾行業飛速發展。展望2015年,全國建筑裝飾工程市場需求將達到8000億元以上的水平。這是一個很可觀的數字,這說明今后我國建筑裝飾行業的發展有很大的潛在市場。這樣大的廣闊市場應該具有足夠的理論知識引導下的,實踐經驗本領過硬的大批專業技術從業人員。如何適應我國建筑裝飾行業的迅猛發展,在大形勢下不斷完善人才結構。如何在紛繁眾多的環藝及裝飾專業教育格局中形成高職院校自身的教育特色,是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
對于高職教育應以市場人才需求為導向的發展模式對于建筑裝飾專業教育來說也是適用的,但在此基礎上應以本專業的特殊性加以規劃分類。通過對教育方式、教育方法及專業傾向性的選擇等三個方面的教育發展升級改造來探索高職院校建筑裝飾專業未來教育的發展模式。
高等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高等職業技術人才,這又是社會所需要的實用技術人才。到目前為止,由于新型設計思潮、新型建筑裝飾材料以及新式施工工藝的飛速發展,我國的建筑裝飾工程專業教育相對落后于裝飾行業的實踐進程,本專業畢業生去到工作崗位很少可以直接進入工作狀態,都要在單位進行二次學習,鍛煉兩三年,有的甚至更長時間,這無論是對于用人單位還是畢業生本人都是一種折磨和損失。我國的建筑裝飾行業發展迅猛,然而與之相應的高等職業教育的產出卻與中國建筑裝飾行業的發展需要產生了斷檔。
那么,如何讓對教育方式進行升級呢?我認為在高職院校專業教育方式上,建筑裝飾工程專業可以采用“三步走”的教學體制。
即:
(1)理論精簡實用。
(2)加大提升基本專業技能的訓練。
(3)學徒制(師傅帶徒弟的性質),著重于行業細分及專業傾向性。
理論精簡實用:對于在當代設計思潮發展的時期,各種各樣的新設計理論及設計潮流層出不窮,但有些對于現今大多數受眾來說并不十分適合,有的只是處于探討研究性階段。因此,面對紛繁復雜的設計思潮影響下的設計理論需要專家及各位專業教師去繁存簡,選擇一些使用性更強的理論性知識。因為對于我們職業技術教育所要培養的人才戰略來講是實事求是而又十分重要的。一來教學思路非常清晰。二來對于實用性更強的職業化教育來說能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理論指導下的實踐工作。
加大提升基本專業技能的訓練:專業技能的訓練永遠是我們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的不二法門。對于建筑裝飾工程專業的學生來說,加大對手繪、計算機輔助制圖、施工工藝等課程的深入學習。對實習階段的重視力度加大。通過加大提升基本專業既能的訓練使學生在競爭紛繁的社會中占有一席之地。也是近些年受到許多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的重要原因之一。
學徒制:對于行業細分及專業傾向性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沿用老式的學徒制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對于老師的專業性也是很好的傳承的發展,但這里所說的學徒并不是老式的學徒而是新時期社會需求下的專業細分,有助于本專業的發展。
這一教學可能對高職院校的建筑裝設計專業的培養模式提供切實參考。雖然高職教育重在實踐教育,但絕不能忽略且一定要十分強調設計理論對實踐的提升和指導,從專業教育而言,而這是相互結合,缺一不可。二者都為教育方式,一種為理論思想,一種為實踐操作,理論不僅可以提高設計層次,更為實踐操作提供更理性化的理解和深入。而加大提升基本專業技能的訓練對于建筑裝飾工程專業更為重要,尤其對于一些輔助性的技能,例如,計算機輔助設計、手繪能力,及對于建筑裝飾流程的施工及管理等,這樣就勢必需要實際意義上的校企合作,將設計工作室,設計公司,及施工企業作為更大的學校,專業教師成立工作室及設計公司,聘企業的業務骨干來學校授課等方式,縮短學校教育與社會實踐的差距。
在高職院校的課堂教學模式上,應該更多的進行綜合性的課程學習,也可以稱為實戰性的課堂教學,所謂的綜合性課程學習即是模擬在真實工作中的工作內容。專業教師可以通過對實際案例進行課題分析和專業討論。前提是專業教師最好有相應的項目工程,對于整個的工作流程有統籌的安排和規劃,這樣教師對實際案例接觸較深,對于整個案例的實施工程有深層次的了解,可以擔當決策者和引導者。也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進行討論學習研究,教師把具體情況和設計思路傳達給學生,學生通過認真思考和實踐把可能的結果反饋給教師,注意,在這個階段中,教師完全有可能會受到學生的啟發而進一步完善項目(設計的特點決定之),教師再次提出完善性概念,學生再次研究與實踐。如此反復,不但學生對于工作流程會非常熟識,還會給教師帶來教學及創作上的激情,同時教師又會經意或不經意間把這種氣場傳給學生,這樣實際上已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性的發展。隨即會完成學習任務達到學習目的。
對于建筑裝飾工程來說,涵蓋的專業面是巨大而廣闊的,所有與建筑裝飾有關的工程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都應該歸于其中,從目前高職專業院校的建筑裝飾工程專業來看,主要從初級設計與施工組織與管理這兩方面來培養,所以,我們在專業授課時應重點側重于專業的傾向性當中來?,F在建筑裝飾專業的初級設計(繪圖階段)主要是有一些社會上的電腦培訓學校培養成的操作人員來完成,他們對于設計的理論知識較缺乏,在與項目主要設計人員之間的溝通欠缺專業性,往往使設計的質量和效果受到影響。根據此種情況在對我們學生理論知識的傳授基礎上對于計算機輔助設計這項技能必須加大力度熟練掌握,培養出有一定的設計理論知識為指導,操作水平又極高的初級設計人員(充分了解整個工作流程的每個環節),而對于初級施工組織管理者(初級項目經理)來說,現階段的情況是,普遍為某一工種的施工人員成長起來(木工為多),雖然對于施工工藝了解較深,但對于整個工地的施工組織與管理缺乏統一性。最關鍵是很少有項目經理能夠很好地理解設計意圖,有可能在施工過程中由于理解偏差使施工后的效果與初期設計效果背道而馳,而對于將來從事施工組織方面的高職學生除學習好施工管理與組織方面內容的基礎上,應該利用教育平臺加深對設計理論知識的學習與理解,從而為將來的進一步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以上兩個現實例子來看專業傾向性的發展對于高職建筑裝飾工程專業的學生是至關重要的。直接為社會培養供不應求的新時代高級技術人才的同時對于高職教育的大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綜上,對于我國大力發展高職教育的大背景下,從高職院校建筑裝飾工程專業未來教育發展模式的研究來探尋本專業未來的發展,在以人才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基礎上應從多點進行深入改革發展升級,增強核心競爭力,帶動行業發展,同時能夠推動本專業教育的健康發展,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體系。為建筑裝飾專業未來發展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