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桂芳/青島市黃島區鐵山街道辦事處
加強鄉鎮財務管理的幾點意見
徐桂芳/青島市黃島區鐵山街道辦事處
財務管理工作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鄉鎮的財務管理。鄉鎮財務管理是鄉鎮政府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現如今在鄉鎮的財務管理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本文主要通過對鄉鎮財務管理工作進行具體的闡述,希望能夠給相關的財務管理工作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和思考。
鄉鎮財務問題;問題;對策
鄉鎮財務管理既是鞏固和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基礎,也是農村集體經濟經營管理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問題,更是當前基層廣大干部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鄉鎮財務管理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農村社會的穩定以及黨群干群關系。在當前形勢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加強對鄉鎮財務的監督管理,扎實推進農村基層抓改革、謀發展、保穩定,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本文對如何加強鄉鎮財務管理談幾點意見。
1.財務核算問題。從鄉鎮的財務管理工作上來看,出現核算問題的表現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對收入資金的列入范圍掌握不當。一些鄉鎮經常會將收入資金列入到暫存款的范圍之內或者是其他的賬款中,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對真是的收入情況進行隱瞞,在某種程度上避免受到監督部門的監督,將數量較多的資金囊入到自己的口袋中。但是這些現象會導致鄉鎮的財務工作無章可循,對政府的財產產生一定的影響。二是會計的核算工作沒有按照相應的規定進行。有些會計人員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對資金的預算及本質認識不夠,出現了數據的填錯或者是由于受到經濟利益,物質誘惑的影響,故意做假賬。這樣就會給財務工作帶來安全隱患。三是對于固定資產進行管理出現了一些漏洞。沒有加強對固定資產的認識,資產管理出現了一定的漏洞,所以,會直接影響著財務核算問題。
2.財務管理中會計機構或者是制度上的問題。在進行鄉鎮的財務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要建立較為合理的會計機構,其主要任務就是做好財務管理工作,是專業性很強的工作中。但是在具體的鄉鎮財務管理工作中,會出現會計機構設置不完善的問題。其獨立性不夠,只是從屬于財務管理。另外,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不夠。多數的會計人員都以會計工作為副業,對會計的知識嚴重缺乏,而且對于具體的工作的了解程度不夠,無法處理復雜的問題,這就對會計信息的準確性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因此,無法成為鄉鎮機構做出決策的依據。最后就是會計工作沒有進行細化,科目設置的明晰度不夠,無法對鄉鎮的財政收支進行反應。還有鄉鎮財政除了虛列支出套取資金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為了完成上級分配的財政收入任務,增加政績,很多地方都虛列收入,列入暫存款。
由于鄉鎮經常虛列收入、支出,導致鄉鎮財政暫存、暫付款金額與事實不符,不能反映鄉鎮財政的實際情況。
3.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能力較低。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是做好會計工作的前提,但是對于鄉鎮的的財務人員來說,他們本身的業務水平較低,多數都是在工作中積累經驗,在工作中學習。而且,鄉鎮的財務人員的流動性較大,幾乎沒有長期穩定的會計人員。因此,對其進行培訓的效果也不太明顯。另外,由于鄉鎮的財務人員受教育水平有限,因此其職業道德和誠信度不夠。而且對于和財務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沒有明確的認識,容易受到利益的誘惑,這也是財務工作中出現問題的重要原因。財務人員的自身素質直接影響著國家和政府的財產安全。
4.監管機制不健全。對于鄉鎮的財務管理工作來說,加強監督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現如今,鄉鎮的財務機構缺乏監管,上級的財政機構對其失去了領導,所以,鄉鎮的財務工作很難繼續進行。還有許多的鄉鎮財務機構主要是為了應付定期的檢查,缺少一定的監管。
5.財務管理的工作手段和工作方式無法滿足現如今財務工作的發展。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發展,一些鄉鎮也逐漸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運用給財務管理工作帶來的很大的方便,電子辦公的形式正在普及。但是一些鄉鎮,由于某種原因的影響,還在具體的財務管理工作中采用人工記賬的方式。這樣不僅對財務工作的效率帶來一定的影響,同時也增加了財務工作的錯誤,造成財務管理工作的秩序混亂。
第一,相關的鄉鎮財務管理者要加錢對財務工作的認識。作為基層組織,其資金流較小,但是其總量卻是巨大的。因此,做好鄉鎮的財務管理工作是至關重要的。努力探索財務管理的新模式和新理念,并應用到具體的財務工作中,使得鄉鎮企業的管理更加和諧、穩定。
第二,提高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加強會計理論的學習和業務能力的培養。財務部門可以將財務會計工作人員集中起來,進行會計知識的普及,加強最新會計理論、會計政策和相關法律的學習。不斷更新會計工作人員的知識結構,針對會計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集中培訓和講解。同時,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促使會計工作人員自覺愛崗敬業、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廉潔自律,樹立起為人民服務的工作理念。
第三,普及會計電算化,更新基層會計工作手段,規范財務管理工作。在全國進入信息時代的同時,鄉鎮財務管理實現會計電算化是必然趨勢,也是十分必要的。利用網絡平臺進行賬務處理工作方便數據信息的記載、保存和特殊處理,有利于數據的共享和信息的公開,能夠為鄉鎮財務的管理提供便利。因此要加強對鄉鎮財務工作人員的計算機培訓,普及電算化知識,加強會計人員的業務能力。并同時建立健全的科目設置體系和報表填制系統,規范鄉鎮財務管理工作。
第四,完善監督機制。監督機制的缺乏是鄉鎮財務出現許多誠信問題的關鍵。一方面,縣級財政部門應通過其他方式對鄉鎮財務管理工作進行監督,比如設置派出機構,加強鄉鎮財務與縣級財政的溝通,給鄉鎮財務一定的指導,引導其健康發展。另一方面,鄉鎮財務內部也應該重視監督機制的作用,由機構的一把手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監督財務工作的實施,放權給財務監督工作者,幫助他們進行監督工作。健全內控制度,強化財務管理。建立完善資金管理機制、監督機制和獎勵機制,保證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對于已被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制度如基建項目嚴格立項、招投標管理、專控商品申購、核算中心統一核算、政務公開等應堅決執行。
第五,加強鄉鎮固定資產的管理。一是加強清產核資力度,對于固定資產必須入賬;二是嚴格按照會計法的要求對固定資產進行估價、折舊、報廢及轉讓的會計處理;三是加強縣鄉工作的銜接程度,方便鄉鎮財務的入賬管理,杜絕出現固定資產“兩不管”的現象。
鄉鎮財務管理工作對于鄉鎮基層經濟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對于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國家政權的鞏固、國家安全的維護有著重要意義。隨著地方經濟的不斷發展,鄉鎮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將越來越突出,我們必須要重視鄉鎮財務工作,加強管理,積極探索鄉鎮財務管理的新模式,以更大地發揮其在未來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1]許曉劍.關于加強鄉鎮財務管理的思考[J].海南金融.2005(12).
[2]楊良辰,張秋實.關于強化財務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淺見 [J].工業技術經濟。2000(01).
[3]加強財務管理為提高“兩個效益”服務[J].中國農業會計.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