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調整居民收入分配結構的稅收政策選擇*

2014-04-16 21:50:17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余逸穎
經濟研究參考 2014年70期
關鍵詞:分配結構

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 余逸穎

居民收入分配結構合理是確保社會公平、實現社會長治久安的有力保障。否則,居民收入差距大、分配不公,不僅不利于刺激消費,而且更可能危害社會穩定。因此,鑒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拉大的事實,調整居民收入分配結構已成為亟待政府解決的問題。同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了稅收在調節居民收入分配結構中的作用,即政府需要完善收入分配調控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并完善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通過加大稅收調節力度來解決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因而本文認為,及時研究并制定居民收入分配結構調整的稅收政策是必要也是必須的。

一、稅收政策調整居民收入分配結構的必要性

稅收政策是調節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調控手段,但這種政策功能的發揮依賴于稅制改革的推進。發揮好稅收政策調整居民收入分配結構的作用,不僅是緩解居民收入差距的需要,而且也是深化稅制改革,強化稅收功能的需要。

(一)稅收政策調整居民收入分配結構是緩解居民收入差距的需要。

經過改革開放35年的發展,我國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有了大大的提高,但居民收入差距的問題始終存在,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一是居民收入差距較大。國際上衡量居民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有兩大指標,即恩格爾系數和基尼系數,恩格爾系數反映的是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改善的程度,而基尼系數反映的是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我國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有目共睹,恩格爾系數在不斷下降,而基尼系數卻長期居高不下,維持在較高的水平,2003年以來我國的基尼系數一直在0.4以上,2003年為 0.479,2013年仍為0.473,而國際上通常把0.4作為貧富差距的警戒線,這說明我國居民收入貧富差距比較大。二是城鄉之間居民收入差距較高。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城鎮和農村的居民收入水平都逐年提高,2002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純收入分別為6606元、2230元,2007年增加到11 151元、3742元,2013年達到26 955元、8896元。但是,城鎮與農村之間的居民收入水平差距仍較大,2002年以來,我國城鄉收入比一直在“3”以上,2007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到改革開放以來的最高水平3.33∶1。從2010年開始,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連續多年超過城鎮居民收入,城鄉收入差距首次下降到3.23∶1,2013年再次下降到3.03∶1。由此可見,我國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有所縮小,仍停留在較高的水平。三是地區之間居民收入差距在擴大。我國東部地區的居民收入水平及增速都明顯高于中西部地區的居民收入水平及增速,東中西部地區的收入差距在逐年遞增。對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配差距,從絕對差距看,2002年,西部地區的城鎮居民人均純收入為6710.8元,中部為6424.3元,東部為9355.7元,到2010年,東部地區的城鎮居民人均純收入為 25 743.29元,中部為 17 302.96元,西部為17 309.03元。從相對差距看,2002年,東中西部地區的城鎮居民人均純收入比為1.39∶0.96∶1,到2010年,這一比例為1.49∶0.99∶1。對于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配差距,從絕對差距看,2002年,西部地區的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1847元,中部為2364元,東部為3546元,到2010年,東部地區的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8142.81元,中部為5509.62元,西部為4417.94元,從相對差距看,2002年,東中西部地區的城鎮居民人均純收入比為1.92∶1.29∶1,到2010年,這一比例為1.84∶1.25∶1。這一系列的數據表明,我國地區間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較大。四是行業之間居民收入差距在增大。我國行業之間居民收入差距仍然不斷擴大,一些壟斷行業、新興行業,如金融、煙草、電信、電力部門收入增長較快,而一些傳統的部門如冶金、煤炭、紡織等行業的職工收入增長緩慢。2010年,全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36 539元;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20 759元。平均工資最高的行業是金融業,70 146元;最低的農林牧漁業,16 717元,最高與最低之比為4.2∶1,如此等等。可見我國居民收入差距是客觀存在的,甚至是比較嚴重的。而要縮小貧富差距,緩解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除了政府財政的再分配外,主要靠稅收政策來調節,這是世界各國的通行做法。因此,必須發揮稅收政策的作用,以緩解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

(二)稅收政策調整居民收入分配結構是發揮稅收調控功能的需要。

稅收自產生之日起就有籌集資金,滿足政府政權運轉需要的職能?;I集財政資金是稅收的基本功能,稅收收入已成為我國財政收入的主體,占財政收入的90%左右。我國各級政府和稅務管理部門歷來重視稅收收入,稅收收入增長的勢頭一直保持良好,每年已超GDP甚至高達 GDP 2培的速度增長。2007年我國稅收增長31.1%,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增長速度有所下降,但仍然增長9.8%,2010年又恢復22.6%的增長速度,近兩年隨著經濟的回落,增長速度有所下降,2011年、2012年、2013年也保持在29.2%、12.1%、9.8%的增長速度。稅收的高速或穩定增長,稅收籌集功能的發揮,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民生事業提供了財力保障。在稅收收入增長的同時,稅收調控經濟發展的功能也得到了發揮,2009年以來,為了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我國重新啟動了積極財政政策,而這輪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特點是實施結構性減稅政策,重視稅收調控經濟發展職能的發揮。從2009年1月1日起,在我國所有地區、所有行業推行增值稅轉型改革,即由生產型增值稅轉為國際上通用的消費型增值稅,降低了企業設備投資的稅收負擔。從2011年起國家又陸續出臺了對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從2011年11月1日到2014年9月30日對小微企業增值稅銷售額起征點和營業稅營業額起征點提高到2萬元。自2012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6萬元的小微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從2012年1月1日起國家啟動了將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率先在上海試點,即“營改增”改革,從2013年8月起將“營改增”試點范圍在全國推開。稅收除了籌集資金、調控經濟發展的功能外,稅收還有重要的調節居民收入分配職能,而稅收的這項職能在我國政府雖然重視,但作用或效果一直發揮不好,政策舉措不多,以致居民收入差距大,基尼系數沒有隨經濟發展有所下降,一直居高不下。促進居民收入分配結構的調整,更好地發揮稅收的作用,也是強化稅收調控功能的需要。

(三)稅收政策調整居民收入分配結構是深化稅制改革的需要。

我國目前的稅制是1994年稅制改革后建立的,這期間雖然有過增值稅轉型、營改增試點、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提高等幾次的稅制改革,但稅制的基礎沒有改革,以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等間接稅為主體的稅制結構沒有調整,與居民個人收入關系密切的房產稅、遺產稅和贈與稅基本沒有開征,地方稅體系稅源零星、分散,缺乏主體稅種。同時,稅收的立法滯后,除了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車船稅等少數稅種外,其他的稅種基本以暫行條例的形式執行,稅法的約束力受到限制,這些都直接影響了稅收對調整居民收入結構作用的發揮。而要發揮稅收的調控作用,現行的稅制必須進一步改革,擴大直接稅的比例,這有助于稅制改革的推進。

二、調整居民收入分配稅收政策及存在的問題

(一)稅制結構不利于居民收入分配結構的調整。

稅收按能否轉嫁分為直接稅和間接稅。一般而言,直接稅在稅收結構中的比重越大,則稅收收入中來源于所得和財富的收入越多,同時直接稅的稅負往往難以轉嫁和具有累進性質,因而以直接稅為主體的稅收結構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作用較大;而間接稅相對容易轉嫁,還具有累退性質,如果間接稅在稅收結構中的比重越大,則稅收收入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作用會較小。

我國的稅制不同于西方國家的稅制,西方國家是以直接稅為主,我國是以間接稅為主,間接稅占稅收收入的70%以上。2010年,我國的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流轉稅收入額為44 262.02億元,占稅收總收入比重為60.46%,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等所得稅收入額為17 680.81億元,占稅收總收入比重為24.15%,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契稅等財產稅收入額為6423.77億元,占稅收總收入的比重為8.77%。這種以間接稅為主、直接稅為輔的稅制結構突出了“效率優先”的分配原則,弱化了我國稅收調節收入分配的功能,不利于收入的公平分配。

(二)稅制不完善限制了居民收入分配結構的調整。

稅制不完善,主要表現在現有的稅制由于本身存在一些弊端,影響了稅收的功能作用,使稅收調整居民收入分配結構的功能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從對居民收入調節作用最明顯的個人所得稅制上看,我國現行的個人所得稅采用分類所得課稅模式,即按照收入來源的不同將應稅所得分為11項,每一項按照不同的扣除費用方法和不同的稅率進行征收,而不是對納稅人所有的所得加總進行計征。與綜合稅制模式相比,分類征稅模式難以全面、完整地體現納稅人的真實納稅能力。納稅人由于其收入項目的不同所產生的費用扣除額和征收稅率也不一樣,從而導致相同的納稅人納稅額度不盡相同,甚至會出現高收入者稅負輕、低收入者稅負重的不公平現象。同時,費用扣除標準過于簡單,工資薪金所得費用扣除標準為3500元,這種扣除標準表面上似乎是公平的,但沒有考慮到納稅人本身的狀況、子女的數量、家庭人口等具體情況,造成了納稅人之間的稅負不公平。而理論上能夠對居民收入分配結構調整發揮作用的消費稅,由于征收范圍過窄且在生產環節征收,調節作用也受到限制。

(三)稅制單一影響了居民收入分配結構的調整。

雖然我國已建立了以流轉稅和所得稅為主體的稅收制度,稅制結構不斷完善,但與居民收入分配結構調整密切的稅收調節體系還不完善,還存在不少稅制建設的薄弱環節。

一是社會保障還沒有“費改稅”。我國的養老、醫療和失業等社會保障,主要是以收取社會保險費的形式作為社?;鸬闹饕獊碓矗M和稅最大的區別是缺乏強制性。以繳費方式籌資,存在覆蓋面小、保障項目統籌層次低、征收力度不夠、基金管理制度不健全、政策不統一等一些問題。社會保障稅的缺失,使得社會保障制度難以健全,使社會低收入者的利益難以得到全面的保障。

二是房產稅僅在個別地方試點。房產稅的征稅對象是不動產,直接對納稅人征收,稅負難以轉嫁,征收房產稅可以發揮收入再分配的作用。而我國對居民的住房是免稅的。為了調節居民收入分配結構,控制房地產價格,2011年我國的上海和重慶開始了房產稅的改革試點,將房產稅的征收范圍擴大到房產的保有環節。但征收的范圍小、征收的比例低,重慶僅對高檔住宅和別墅征稅,稅率僅0.5%~1.2%;上海僅對超面積的第二套住宅征稅,稅率僅0.6%。從重慶和上海試點看,實際征收的房產稅非常有限,其他地方的房產稅還沒有試點,我國房產稅在調節收入分配,縮小貧富差距方面所發揮的作用非常有限。

三是遺產稅和贈與稅尚未開征。遺產稅和贈與稅的征收對于防止社會財富的過度集中、緩解收入分配不公、避免不勞而獲具有積極的意義,尤其有利于避免貧困的代際傳承和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的社會鴻溝的出現。雖然我國目前的貧富差距比較大,少數社會成員積累了不少的社會財富,但我國并未開征遺產稅和贈與稅,這削弱了對高收入群體的收入調控效果,也降低了我國居民收入分配的稅收調控效應。

三、調整居民收入分配結構的稅收政策建議

(一)調整居民收入分配結構的稅收政策選擇。

1.處理好增稅和減稅的關系。一般來說,用稅收手段調整居民收入分配結構,要么增加稅收,要么減少稅收。增加稅收主要是對高收入者增加稅收,因為高收入者積累的財富多,負擔稅收的能力強,是國家稅收的主要負擔者。但對高收入者采取過高的稅收,也會導致高收入者財產的轉移,影響政府稅源的穩定和社會福利的改善。對低收入者減稅主要是給低收入者更多的發展機會,鼓勵低收入者自主創業、自謀職業,但稅收政策過多向低收入者傾斜,也會破壞公平的納稅環境。因而,政府稅收政策必須把公平和效益結合起來,掌握合理的度,以促進居民收入分配結構的調整。

2.處理好直接稅和間接稅的關系。納稅人直接負擔的所得稅和財產稅屬于直接稅,稅負不能轉嫁,納稅人就是負稅人。而稅負能夠轉嫁的商品勞務稅則屬于間接稅,納稅人不一定是負稅人,消費者往往是稅負的最終負擔者。稅制改革以來,我國建立了以間接稅和直接稅為主體的稅收體系,其中又以間接稅為主,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關稅等商品勞務稅為主體的間接稅占我國稅收70%左右。間接稅的特點是征收簡便,稅源穩定,但稅負容易轉嫁,不利于收入結構的調節,而直接稅雖然征管要求高,但對居民收入結構的調節作用大,高收入者多納稅,低收入者少納稅甚至不納稅,稅收調控作用的功能發揮好,西方發達國家的稅制結構主要以所得稅等直接稅為主體。

著眼于稅制發展和稅收功能作用發揮,我國應該通過稅制改革,降低間接稅的比例,提高所得稅、財產稅等直接稅的比例,增強納稅人的納稅意識,把稅收調節居民收入分配結構的功能發揮得更好。

3.處理好稅收和社會福利的關系。社會福利主要為社會低收入者、社會弱勢群體提供必要的社會保障,是社會穩定的基礎。在我國,社會福利主要來自企業和居民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費以及財政補貼。

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居民的社會福利不僅水平低,而且覆蓋面窄。因此,國家要加大對民生的投入,尤其是對低收入家庭和低收入人群的扶持,增加低收入家庭和低收入人群的收入,解決低收入家庭和低收入人群的上學難、就業難、就醫難、住房難、養老難等社會問題,以緩解社會分配的不公問題。

(二)調整居民收入分配結構的稅收政策建議。

1.改革流轉稅,增加直接稅在稅收中的比重,增強稅收對居民收入分配結構調整的力度。我國稅制與西方國家明顯不同的是我國以流轉稅為主體,西方國家以所得稅為主體,以增值稅、消費稅為主體的流轉稅特點是屬于價內稅,稅收是可以轉嫁的,體現不了高收入者多納稅的原則,不利于居民收入分配結構的調整。我國稅制改革要逐步降低流轉稅提高所得稅,逐步過渡到以所得稅為主體的稅制結構,使稅收調節居民收入分配結構的功能得到更好的發揮。

一是完善增值稅。增值稅最大的優勢是可以避免重復征稅,由于目前我國增值稅和營業稅的交叉,有些環節、有些行業進項稅額不能抵扣,增值稅的鏈條是不完整的,影響了增值稅的實施效果。為了解決增值稅運行中存在的問題,我國啟動了部分行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改革,即“營改增”改革,從2012年1月1日起國務院決定將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率先在上海試點,從2013年8月起將“營改增”試點范圍在全國推開。隨著營改增試點的不斷的推進,全面征收增值稅指日可待。全面開征增值稅還必須不斷完善增值稅,但我國增值稅的主要問題是稅率高且檔次多,最高的稅率17%,還有13%、6%等檔次,企業負擔重。通過增值稅改革,降低增值稅的稅率,自然增值稅在稅收收入中的比例就降低,這有利于提高直接稅的比重,從而增強稅收對居民收入分配結構調整的力度。

二是改革消費稅。消費稅改革的重點是要擴大消費稅的征收范圍,把高污染、高能耗、高消費的產品納入消費稅的征收范圍,真正發揮消費稅的經濟杠桿和調節消費的作用,以引導消費和經濟結構轉型,推進經濟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兩型社會”建設。一方面要擴大消費稅的征收范圍,擴大消費稅的調節范圍。要加大對高消費的調節力度,對還沒有納入消費稅征收范圍的高檔奢侈品,如高檔服裝、高檔家具、高檔裝飾品、私人飛機等;高檔娛樂消費,如高檔餐飲、高檔夜總會等要開征消費稅。同時,對那些對環境有害的產品,如有害農藥、化肥,電池、塑料制品等也要征收消費稅。另一方面要調整消費稅的稅率,發揮消費稅調節的政策功能。對那些直接傷害人體健康、污染大氣的消費品,如香煙、煙花、鞭炮等消費品,要提高消費稅的稅率;對那些不可再生的消費品,如石油、汽油、柴油等消費品,也要提高稅率。而對那些有利于改善居民生活,不破壞環境的消費品,如再生汽車輪胎、化妝品等,應降低稅率,對那些以前是高檔消費品,而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甚至成為一般消費品和生活必需品的小汽車、摩托車,也應降低稅率。同時,改變消費稅的征收環節,從生產環節轉為消費環節征收,從價內稅改為價外稅,從間接稅變為直接稅,這樣可以避免消費稅因稅源地方分布不平衡而導致的重復建設、盲目建設,從而引發的產業結構雷同和資源配置的浪費。而改革消費稅的征收環節也有利于調節我國的稅制結構,提高我國直接稅的比例,使更多的稅收負擔由企業向個人轉移,既可以提高居民的納稅意識,又有利于發揮消費稅對居民收入分配結構的調整。

2.加快個人所得稅改革,建立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著重發揮好個人所得稅對居民收入分配結構調整的作用。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居民收入分配結構最直接、最有效的稅收政策,必須加快個稅改革,發揮個稅的作用??煽紤]的調整方案有兩個方向。

一是給低收入者更多的個稅優惠。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稅收有強制性的特點,而給低收入者的個稅優惠又體現了稅收杠桿調節的靈活性。給低收入者低稅甚至免稅是稅制的特點,是各國通行的做法。目前,雖然我國居民收入水平已有很大的提高,但我國人均收入水平還處于世界中下水平,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更低,而我國的居民生活負擔、生活成本并不低,僅住房,不少一二線城市的住房價格已超過發達國家的水平,大大超過普通居民的承受能力。如果加上通脹因素,以及低收入者的醫療、子女教育、養老等支出,低收入者的負擔可謂不輕。個稅改革必須考慮這些因素,免征額要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逐步提高,從3500元逐步提高到5000元不是沒有可能性和可行性的,這不僅有利于減輕低收入者的負擔,也有利于擴大社會中產階層的隊伍,確保社會的穩定。同時,為了維護低收入者的利益,個稅的負擔還要考慮家庭人口因素和家庭負擔,可以借鑒美國的做法,推廣以家庭成員為單位申報納稅,使個稅的改革和家庭因素相結合,更多地體現稅收的公平性。

二是加強對高收入者的個稅征管。高收入者是個稅的納稅主體,是個稅收入的主要來源。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分配的多元化,收入差距開始拉開,大中型企業的高管,金融證券、煤炭電力、石油石化等壟斷行業的從業人員,個體、私營企業主,社會中介組織的經營管理者等高收入階層的隊伍不斷擴大。但是,個稅一直是我國稅收管理的薄弱環節,尤其是高收入者的自行納稅申報比例還不高,個稅收入的增長和高收入者的收入增長極為不符,個稅管理漏洞多,稅收流失嚴重。高收入者個稅的流失,加劇了社會分配的不公,影響了社會的和諧穩定。個稅的改革必須加大對高收入者的調節,適當提高個稅的累進稅率,收入越高稅收負擔相應越重,發揮個稅自動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同時,要加強對高收入者的個稅管理,建立高收入者嚴格個稅申報制度和單位的代扣代繳制度,加大偷逃個稅的處罰力度,維護稅法的嚴肅性。

3.完善稅收體系,開征新稅種,充分發揮稅收調節居民收入分配結構的功能。不少與調整居民收入分配結構有關的稅種在我國沒有出臺或沒有開征,稅收調整居民收入分配結構還存在空白點或薄弱環節。要充分發揮稅收對居民收入分配結構調整的作用,必須不斷完善稅制,適時出臺相應的稅種,發揮稅收調節的綜合效應。

一是開征房產稅。我國只對房產交易環節征收房產稅,房產稅在地方財政收入中占的比例還很低。開征房產稅,將房產稅從交易環節擴大到保有環節是必然趨勢,不僅有利于調控房地產市場,完善地方稅體系,也有利于在財產環節對高收入者增加稅收,發揮“限高”功能。可以考慮在上海市、重慶市試點的基礎上,加快房產稅立法,逐步在全國推開房產稅,以發揮房產稅的調控作用。

二是推進社會保障費改稅。社會保障稅與居民收入分配結構調整關系密切,通過“費改稅”,不僅可以彌補社會保障支出缺口,也可以通過社會保障稅發揮收入再分配效應,把一部分國民收入從高收入者轉向低收入者,為低收入群體提供基本的生存保障,有利于“托底”。雖然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沒有明確社會保障稅的改革,但不等于社會保障稅改革不需要研究,不需要改革。由于我國社會保障起步遲,政府社會保障的欠賬多,以至于社會保障的統籌級次低、保障的標準低,而要提高社會保障統籌級次,統一社會保障制度,開征社會保障稅是不二的選擇。我國的社會保障稅可以在社會保險費的基礎上開征,這有利于費轉稅的平穩銜接,確保改革的順利進行。開征社會保障稅,不僅為社會保障事業提供了穩定的資金來源,也可以發揮調節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

三是開征遺產稅和贈與稅。遺產稅和贈與稅有利于平衡社會成員間的財富占有量,具有較強的收入分配調節功能。開征遺產稅和贈與稅可以避免或減少由于社會財富占有的不平衡使富者越富、窮者越窮的現象出現,同時,開征遺產稅和贈與稅也會造成富人的外逃和社會財富的外逃。遺產稅和贈與稅也是“雙刃劍”,各國開征遺產稅和贈與稅也比較慎重。鑒于我國居民收入不斷增長和差距不斷擴大的現實,適時開征遺產稅和贈與稅是必然的選擇。根據我國居民收入水平和收入情況,國家可以通過適當對一定規模以上的財產繼承和財產贈與征收遺產稅和贈與稅,以發揮稅收對居民財產的調節作用。

4.綜合運用稅收政策,發揮稅收政策功能,促進居民收入分配結構的調整。面對居民收入差距,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收入差距懸殊的不爭事實,國家除了通過建立社會保障制度、增加財政轉移支付外,必須發揮好稅收政策在調節居民收入分配中的作用,增加高收入者的稅收負擔,給低收入者或社會創業初期的初創者更多的稅收政策優惠。

一是對高收入者增加稅收。因為高收入者積累的財富多,負擔稅收的能力強,是國家稅收的主要負擔者。美國“股神”巴菲特主動提出的“富人要給國家多繳稅”就是要求國家“對高收入者增加稅收”。高收入者也非常清楚由社會財富分配差距過大而引起的社會不穩影響最大的是高收入者。對高收入者增加稅收,一方面,要對高收入者當年的收入增稅,國家可以提高個人所得稅,可以采用累進稅率,收入越高稅率越高。如我國2011年9月1日執行的新的個人所得稅就體現了這種精神。同時,國家要加強對高收入者的稅收征管,防止高收入者偷稅和漏稅,我國在個人所得稅征收中就明確要求年收入超過12萬元的高收入者要主動申報納稅,就是國家對高收入者加強稅收征管的體現。另一方面,要對高收入者的財產收入增稅,國家可以開征房產稅,對高收入者擁有的房產征稅;國家也可以開征資本利得稅,對高收入者的投資收益征稅。同時,對高收入者的遺產或財產轉移征收遺產稅或贈與稅。

二是給社會捐贈減稅或免稅。無償的捐贈有利于培養社會公益組織,而社會公益組織是政府和私人之外的第三方組織,是現代社會中維護社會正義、保護弱勢群體利益、推進社會公平分配的重要力量,在我國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發展空間大,需要政府和社會的理解和支持。要積極鼓勵和支持公益組織和公益事業發展,對我國企業和個人向公益組織、民政福利組織等的社會捐贈,政府稅收上要給予減稅或免稅的政策支持,以形成熱愛社會公益的社會氛圍,增強公益組織等第三方力量,使社會公益組織在居民收入分配中發揮更好更有效的作用。

三是減輕低收入者的稅負。要對低收入者減稅,甚至免稅。因為低收入者納稅能力弱,國家對低收入者征稅的稅收成本也高。對低收入者減稅一方面是對低收入者的工資薪金收入減稅,主要是降低低收入者的個人所得稅。我國新的個人所得稅把免征額從月收入2000元提高到3500元,可以使我國6000萬低收入者免稅,稅收的政策性效應非常明顯。另一方面是對低收入者的就業和創業減稅,要鼓勵創業和就業,給那些吸收勞動力就業多的、分布廣的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更多的稅收優惠,使更多的低收入者受益。

[1]《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載于《人民日報》2013年11月16日。

[2]余麗生:《調整居民收入分配結構的路徑選擇》,載于《地方財政研究》2013年第5期。

[3]楊虹:《中國稅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4]浙江省財政學會:《促進居民收入結構調整的財稅對策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

猜你喜歡
分配結構
基于可行方向法的水下機器人推力分配
《形而上學》△卷的結構和位置
哲學評論(2021年2期)2021-08-22 01:53:34
應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級探討
論結構
中華詩詞(2019年7期)2019-11-25 01:43:04
遺產的分配
新型平衡塊結構的應用
模具制造(2019年3期)2019-06-06 02:10:54
一種分配十分不均的財富
績效考核分配的實踐與思考
論《日出》的結構
創新治理結構促進中小企業持續成長
現代企業(2015年9期)2015-02-28 18:56:5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人莉莉成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最新无码专区在线| 一级毛片不卡片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 成人在线亚洲| 国产丰满大乳无码免费播放| 熟女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电| www欧美在线观看|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国产欧美精品在线| 97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 欧美亚洲国产视频| 婷婷综合色| 国产亚洲欧美日本一二三本道| 毛片免费高清免费| 白丝美女办公室高潮喷水视频 |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夜夜嗨视频免费视频 | 2020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第一| 国产乱人激情H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专区 |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欧美一区精品| 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潮| 夜夜爽免费视频| 国产91九色在线播放| 日韩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欧洲欧美人成免费全部视频| 久久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区| 国产91无毒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精品| 国产日产欧美精品| 欧美区一区二区三|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在| 婷婷综合色|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三级成人| 亚洲天堂久久久| 亚洲最大综合网| 国产精品分类视频分类一区| a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青青草国产免费国产| 国产91成人|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精品| 找国产毛片看| 亚洲Av综合日韩精品久久久|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电影| 伊人91在线| 国产91九色在线播放| h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一级片网址| 福利国产微拍广场一区视频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a亚洲视频| 狠狠色婷婷丁香综合久久韩国| 爱色欧美亚洲综合图区| 国产精品一区不卡|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99| 色偷偷一区| 亚洲欧美极品|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成人91|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日韩国产黄色网站| 国产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播放| 欧洲日本亚洲中文字幕|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Jizz国产色系免费| 中文毛片无遮挡播放免费| 亚洲日产2021三区在线| 国产你懂得|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人人视频| 国产精品v欧美|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97国产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