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鑫
(中國人民銀行通化市中心支行,吉林通化 134000)
金融支持人參特色小微企業的制約因素分析
——以吉林省通化市為例
李 鑫
(中國人民銀行通化市中心支行,吉林通化 134000)
人參產業是吉林省通化市的一項傳統特色產業,小微企業是給力經濟發展的“輕騎兵”。為了解人參特色產業小微企業融資現狀,近期筆者通過走訪的形式對通化市銀行業金融機構以及人參特色小微企業等,開展了一次專項調查,調查顯示:金融支持人參特色小微企業作用顯著,但仍存在一定的制約因素,需進一步引起關注。
通化市位于吉林省東南部長白山區,是著名的“中國人參之鄉”,人工栽培人參有400余年的歷史。所轄7個縣(市、區)均有人參種植,集安市、通化縣和輝南縣列入吉林長白山人參原產地域保護縣(市)。目前,全市有12個人參產業原料基地,其中集安市9個,通化縣3個。主產人參的鄉鎮22個,人參專業村206個。通化市園參留存面積達到1010萬平方米,林下參19萬畝;人參產量穩定在6000噸以上,占到吉林省的31%、全國的26%和全球產量的15%。擁有的“新開河”人參品牌是全國人參唯一“中國馳名商標”。
東寶、修正、萬通、紫鑫、益盛、振國、長龍等39戶醫藥企業,已成為全省人參加工重點龍頭企業,有16戶企業的130個產品進入全省“藥食同源”試點。通化市修正、萬通等企業以人參為原料的醫藥產品達31種,形成了人參品牌集群優勢。益盛藥業自主研發生產的以人參為原料心悅膠囊是國家二類新藥,人參單體Re、西洋參二醇組注射液分別列入國家星火計劃和“863”計劃。2013年末,全市人參總產值74億元,較2009年增長了4.6倍。
近年來人民銀行通化市中心支行積極貫徹落實穩健的貨幣政策,以調結構、促增長為主線,指導轄內金融機構做好對特色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工作。及時轉發了《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開辦支小再貸款支持擴大小微企業信貸投放的通知》(銀發[2014]90號)文件;起草了《關于2014年科學貫徹落實穩健貨幣政策支持通化市經濟轉型升級和持續較快發展的意見》,得到市政府高度重視,并由市政府進行轉發,引導轄區銀行業金融機構重點加大對特色小微型企業的信貸支持。
(一)金融支持人參特色小微企業力度、覆蓋面不斷加大
截至2014年9月末,全市金融機構共支持638家人參特色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0.3億元,占全市小微企業貸款的9.2%;同比增加2.3億元,增長28.8%,高于全部貸款增速14.4個百分點。從貸款投向來看,覆蓋面較廣,覆蓋了人參生產的種植、收購、加工、銷售等各個領域環節。
(二)各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支持人參特色產業,地方法人類金融機構投放較多
目前,通化轄區內除農村信用社、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等“農”字頭的金融機構發放人參特色產業貸款外,其他金融機構也積極參與。從貸款發放規模來看,截至9月末,農村信用社貸款余額4.7億元,占到全部人參特色產業小微企業貸款的45.6%,占比最大。
(三)積極創新金融產品,推動人參產業快速發展
在人民銀行通化市中心支行及政府相關部門的積極推動下,各金融機構積極進行金融產品創新,支持人參產業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9月末,創新金融產品貸款余額3億元,同比增加0.77億元,增長34.5%。據對200戶人參特色小微企業(含種植、加工、銷售類)2013年利潤水平進行測算,達4.3億元,同比增長38.7%。
1.“國內訂單質押貸款”豐富了金融創新產品鏈
集安市人參產業集成度較高,為人參產業鏈金融奠定了較為廣闊的市場空間。根據這一特點,2013年秋,集安聯社以“訂單真實有效、鎖定融資用途、業務全程監控、結構融資覆蓋”為基本原則,明確相關各方的責任,強化對資金鏈和物流鏈的監控,選擇有潛力優勢小微企業,首次試點推廣“國內訂單質押貸款”這一產業鏈金融產品,截至2014年9月末,共支持6家人參特色小微企業貸款3550萬元,生產訂單人參181噸,產值8,025萬元,實現利潤2,006萬元,較支持前利潤水平1350萬元增長48.6%。在豐富自身產品結構,鍛煉貸款營銷管理團隊的同時,也為未來的產業鏈金融推廣營造了良好的內外部環境。
典型案例一:集安市俊鵬參業有限公司經過集安聯社支持,發展壯大,已由原來作坊式的生產模式向正規的流程化模式進行了轉變。獲得支持前,企業銷售收入730萬元,實現利潤68萬元,上繳稅金74萬元;獲得支持后,截止2013年底,集安市俊鵬參業有限公司資產總額達到5,133萬元,銷售收入實現1,236萬元,利潤總額108萬元,上繳稅金162萬元,為當地解決了近80人的就業問題。
2.“網貸通”助企業資金周轉更輕松
“網貸通”是通化市工商銀行結合人參種植加工企業用款的周期性特點,為人參加工企業開辦了小企業專門業務,此項業務品種一般期限設定為一年,一次審批確定貸款額度后,企業可以在授權額度內經由工行電子銀行自由提款、還款,使企業在需要時迅速的獲取資金,在不需要資金時自由還款,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截至2014年9月末,共為21戶小微企業發放6492萬元,同比增加2090萬元,利潤水平從2670萬元躍升至5978萬元。
典型案例二:集安市虹盛參茸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經營人參產品(紅參、西洋參)的小企業,產品主要銷往香港九珍堂藥業有限責任公司,2013年開始在工行辦理小企業網貸通業務,獲得500萬信貸支持。得到信貸支持前,銷售收入800萬元,利潤總額82萬元,上繳稅金78萬元。經過支持,2013年末,企業資產總額達到3676萬元,銷售收入2801萬元,利潤總額635萬元,上繳稅金291萬元,一舉躍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
3.深化“公司+農戶+訂單”(參農大戶)的支持方式,創新“參發展”新模式。即將“公司+農戶”進一步充實內容,形成“人參產業協會(合作社)+保證金+三戶聯保+資產強制性執行公證抵押擔保+總擔保人+銷售收入監管”的“參發展”新模式。
通化市建行近年來通過“參發展”模式,支持人參種植、加工小微企業10戶,截至2014年9月末,創新金融產品貸款余額4500萬元,同比增長4200萬元,利潤水平從支持前942萬元上升至2070萬元。密切了銀企關系,促進了特色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銀行在獲得資金收益的同時提升了自身社會服務形象。
(一)小微企業受自身素質和發展水平限制,導致融資困難
一是資金需求大,自有資金不足,市場競爭能力弱,經營風險大,還款能力無保障。調查顯示,轄區多數人參特色小微企業,存在生產周期長,資金需求量大的問題。同時由于企業規模小,經營規范性差,產業鏈條短,科技含量低,企業生產以初級產品為主,品牌意識淡薄,抵抗市場風險能力較弱,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在自有資金缺乏的狀況下,償還貸款能力無法保障。二是有效抵押、質押不足,信用低,擔保難,商業銀行為防范信貸資金風險,很難直接提供資金支持。轄區多數人參特色小微企業起步較晚,規模小,家底薄,有效資產存量少,而要取得擴大再生產貸款必須有可行的擔保單位和抵押物。但由于其自身抵質押不足,信用評級低,尋求擔保單位較難。加之財務管理不規范,其生產經營所需資金因此很少能直接得到滿足。
以通化縣為例,目前由于人參特色小微企業貸款申請條件與商業銀行的信貸準入門檻標準不匹配,所以在以企業名義不能直接獲取信貸資金情況下,轄區近9成的特色小微企業的承貸方式主要以企業經營者個人及家庭成員承貸為主,貸款方式主要是不動產抵押或倉單質押。如通化縣建設銀行和通化融達村鎮銀行,是縣域開辦人參種植加工貸款的專業行,2014年9月末2家機構,人參種植加工類貸款共計358戶,金額4.47億元,而其中以企業名義貸款的只有16戶,共計0.57億元,占比12.8%。
(二)基層商業銀行由于經營方式與理念制約,抑制了產業規模化、現代化發展
一是針對人參特色小微企業開展的信貸品種少。目前基層商業銀行經營的信貸產品多是上級行制定的,很少有針對區域特色產業發展特點設計的信貸品種,并且農戶的多,小微企業的少,只有少數機構開辦了抵押貸款業務品種,不能滿足需求。二是貸款期限與人參特色小微企業生產周期不符。人參種植加工特色小微企業,資金需求量大、期長,每畝人參種植成本約在2.5-4萬元之間,生長周期一般為5-7年,而目前轄內涉農金融機構目前貸款期限為一至三年 ,沒有針對人參特色小微企業特有的中長期信貸品種,由此導致貸款期限與人參生產周期嚴重不匹配,抑制了人參特色小微企業規模的進一步擴大。
(三)缺乏特色小微企業貸款擔保機構,加大了特色產業企業貸款的抵押擔保難度
受到有效資產少、生產周期長等特色產業特點影響,目前轄內尚無特色小微企業專業合作組織,缺乏特色企業貸款擔保機構,致使人參特色小微企業貸款抵押擔保難問題突出。
(四)特色產業風險補償機制缺失,制約了金融機構的信貸投入
由于轄區人參種植加工優勢特色產業,為農業產業,是弱勢產業,受其整體生產周期長、效益不穩定,自然環境影響大等因素影響導致經營風險難以規避。而特色產業發展對信貸資金的依賴程度又較高,特別是一些成長型企業更是需要大量信貸資金投入,在風險補償保障體系缺失的情況下,商業銀行為防范風險而謹慎投入信貸資金,從而使特色小微企業喪失發展機遇。
(一)進一步加強政策扶持,籌資組建區域人參特色小微企業貸款擔保機構
有效資產存量少,抵押不足是人參特色小微企業難以直接獲得銀行信貸資金的主要因素,要想短時期內解決人參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應首先解決擔保問題 ,政府很有必要組建擔保機構。建議政府出臺相關政策,安排本級財政出資或聯合相關企業籌資組建人參特色產業企業擔保機構,有效解決貸款擔保難的問題。
(二)銀行業金融機構轉變經營理念,加大對人參特色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
應降低人參特色小微企業信貸準入標準,下放基層機構授信審批權限,縮短審批流程,讓更多的人參特色小微企業進入信貸融資的門檻。上級商業銀行應把把支持人參特色產業化發展作為信貸扶持的著力點,下放基層商業銀行信貸授信權限,合理部局農村服務網點,努力開拓人參特色小微信貸業務。
(三)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擴大信貸規模,延長貸款期限以適應區域人參特色小微企業融資需求
金融機構要適時開辦人參特色小微企業的種植、加工中長期貸款業務,適應企業提升產品檔次、發展精深加工的需要,有計劃地逐步安排企業技術改造、生產基地建設等中長期貸款業務,增加新的貸款業務品種,支持人參特色小微企業調整和優化產品結構,提高市場競爭力。
(責任編輯:何昆燁)
李 鑫,男,漢族,碩士,中國人民銀行通化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