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電視節目由采集、制作、播出三個環節組成,呈線性、封閉、單一的特征。互聯網時代,節目的生產流程將向全媒體采編播一體化方向發展,實現跨媒體集成、共平臺生產與多渠道分發。移動新聞直拍直播系統和流媒體技術將被廣泛應用,實現視頻實時拍攝、實時傳輸、實時審核發布、實時播放瀏覽,實時雙向交互。節目生產將縮短制作周期,提高工作效率,調動網民創意,進行開放互動式創作,開展多終端聯動和社交化傳播,形成用戶行為大數據。
一篇題為《假如騰訊也做電視,傳統電視該怎么辦?》的文章描述了互聯網企業將帶來的內容生產流程變革。騰訊在掌握了平臺、資金和用戶的基礎上,將通過自制、購買等手段,挑戰電視臺的內容優勢;將利用QQ、搜索、游戲等應用上積累的數據,提供視頻的個性化推薦和訂制服務;將秉承互動的天性,實現節目與觀眾、觀眾與觀眾之間的全方位深度互動;將利用靈活的市場機制,通過各種產品應用之間、各部門之間聯合運營,擴大傳播影響力。這些恰恰是傳統電視無法實現的短板,卻又是未來電視的發展方向。
面對新媒體的競爭,傳統媒體在生產流程方面開始積極探索。半島電視臺推出的電視新聞脫口秀節目《The Stream》,擺脫了新聞節目依靠腳本、提詞器的做法,節目制作前在各主要社交媒體上征集、發布話題,編導負責內容審核;節目播出時,現場嘉賓與觀眾開展線上即時互動討論;播出渠道除電視屏幕外,還拓展到Facebook、Twitter、Google+等幾乎全部主流社交媒體工具。這種讓普通網民深度參與的節目制作和播出過程,對新媒體時代的受眾吸引力巨大。
(黎斌、李雷、邢靜文,摘自2013年第6期《南方電視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