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靜
(廣東金融學院 教務處,廣東 廣州 510000)
“十二五”期間教育部、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相繼啟動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已經成為在校大學生受益面最大、覆蓋面最廣、影響力最強的本科教學質量工程項目。大創項目培養了學生崇尚科學、追求真知、迎接挑戰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培養了學生嚴謹的學術作風,提升了學生創新實踐能力,促進了優秀人才和優秀成果的涌現,引導學生求實創新,增強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校大創項目從2008年開始首屆立項,至今歷年8年,從單一校級項目層次到如今國家級、省級和校級項目三個層次,從僅有的30 項校級專項資金資助到近百項省財政廳資金支持,我校大創項目在層次、數量與質量上完成了質的飛躍,成為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平臺。
我校大創項目受益面廣,成果豐碩。大創項目開展6年來,輻射影響學生參與創新科研項目人數達5000 多人,科學研究氛圍逐步形成,學生公開發表論文篇數逐年增加。剛結項的2012年省級大創項目,學生公開發表論文25 篇、應用成果4 項和創業實戰5 項。大創項目培育了省級以上挑戰杯等競賽獎項多項,2012年培養的省級大創項目《新生代農民工心理融合狀況調查》獲得了第十三屆“挑戰杯”國家級三等獎;《廣東畢業季文藝策劃》獲第十二屆“挑戰杯”省級銅獎;2013年培養的省級大創項目 《印先生圖文快印有限責任公司創業計劃》、《向陽花開網絡花店》分別獲首屆“創青春”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省級金獎、省級銅獎等。同時大創項目培育了多篇校級優秀畢業論文。
從取得的成績來看,大創項目已然成為我校大學生提高科研水平、培養創新創業能力、發揮潛能、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舞臺,但大創項目開展過程與結項情況中反映出的問題不容忽視。
調查數據難獲取、數據分析結果沒達到預期效果、團隊凝聚力不夠等困難讓少數項目組產生畏難心理,項目開展動力與信心不足,導致中期檢查與結項均有少數項目自動撤項或項目質量太差無法通過結項評審的情況出現。2012年大創項目的結項率僅為62.3%。
雖然有評審專家根據項目評分標準對項目質量嚴格把關,但從學生提交的結項成果與答辯表現來看,項目質量還是存在各種問題,比如問卷設計不夠合理,數據分析工具使用不當,論文格式不規范,文章邏輯不夠清晰等。
大創項目作為學術含量比較高的項目,涉及的專業知識跨學科跨專業,如果沒有老師引導指明方向,傳授專業知識,學生即使有一腔熱情,項目的開展是一件艱難的事情。實際的項目開展中,由于學生沒有積極主動與指導老師聯系或指導老師因科研、教學事務繁忙等原因指導不夠充分,以致指導教師的引導作用沒有充分發揮。
上述存在的問題,本文認為可以從項目管理的角度提出相關的建議與措施,通過加強項目管理,完善激勵措施,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不斷完善大創項目管理模式,注重過程管理,監控項目質量。大創項目實行專家評審與指導相結合的評審制度、開展教務處跟蹤管理的過程管理模式。項目由“立項——中期檢查——結項評審”三環節構成,各個環節均有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項目突出過程育人,實施過程評價強調選題前期研究基礎、實地調研、統計分析、實踐性結論,發表論文等過程;項目結項重點關注研究數據來源于實地調查、生產實踐第一手資料,研究結論有一定的實踐價值;項目成果要求公開發表論文,突出小論文撰寫的過程規范化訓練,培養嚴謹的學術規范。項目在立項申報、中期檢查、結項論壇過程中均采用公開答辯形式過程指導,評委專家對項目選題、研究方法選擇、研究方案設計等每個環節進行嚴格把關,根據項目特點,提出修改意見。專家指導過程相當于一堂“社會調研+數據分析+論文寫作”綜合性的課堂教學。
3.2.1 項目晉級、降級機制的動態管理
由于存在國家級、省級、校級三層次的項目級別,項目經費資助金額上也有很大差異,低級別的項目有強烈的意愿晉升更高級別項目。鑒于此,項目實施過程中實行項目晉級、降級動態管理,既可以激勵項目組向更高的目標沖刺,也讓高級別項目組為了保持原位不被降級,更加認真對待項目開展。動態管理也讓項目組明白成功立項僅僅是項目組邁出的第一步,接下來的項目開展工作才是重點,不能懷僥幸心理、用敷衍態度對待。項目動態管理在中期檢查時實施,由評審專家團根據項目開展情況做出優秀項目晉升和不及格項目進行降級或撤項等決定。
3.2.2 項目團隊的動態管理
為了保證項目團隊的構成的科學合理性,充分發揮成員的才能,保持項目團隊的活力,允許項目成員變更,理由充分的條件下可以更換項目負責人與指導教師,鼓勵跨年級、跨學科、跨專業的團隊組合。
學校制定了《廣東金融學院大學生創新實踐活動優秀指導教師評選辦法》的有關激勵措施,鼓勵校內教師擔任大創項目的導師,積極聘請企業導師指導學生創業訓練和實踐。指導大創項目完成結項的教師,學校按規定分項目級別進行獎勵,并由學校頒發大創項目指導教師證書。
學校將育人成果納入申報上一級職稱申報考核評價體系。鼓勵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博士以及廣大教師積極參加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指導,增強指導教師隊伍的質量。
搭建學生科研和創業平臺,營造創新創業文化氛圍。鼓勵表現優秀的學生參加校內外學術會議,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交流經驗、展示成果、共享資源的機會;不定期地組織各種形式的研究方法培訓班、創業培訓班、創業專題講座,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學校定期組織項目指導教師之間的交流。
[1]郭莉,王菡,王栩楠.探索“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的管理模式[J].現代教育技術,2012(06).
[2]劉大軍,羅一帆,周合兵.基于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下學生主體性的發展策略[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08).
[3]廖蓉.談實施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對高校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03).
[4]許朗,貢意業.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探索——項目參與式創業教育[J].學術論壇,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