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雅
(江陰市教師進修學校,江蘇江陰,214400)
進入21世紀,信息技術的重要性愈來愈顯現。幼師學生是幼兒教育專業的師范生,作為未來的幼兒教師,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技能、養成較高的信息素養非常重要。因為相對來說,幼兒教育更加需要豐富的資源、多樣的形式。多媒體的運用將使幼兒的教育教學活動更加出色。
在傳統課堂中,由于受計算機等級考試和課時安排等因素的制約,幼師生的信息技術課堂相對比較呆板,有時甚至更像是技能培訓,學生的信息素養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而我校為了豐富學生課余生活,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社團活動。首先由本校教師根據學生需求結合自身特長開出社團菜單,由學生自主選擇加入哪個社團。在實踐中,針對學生的興趣特點、實際生活和今后工作的需要等幾方面的考慮,信息技術方面開設的社團有電子相冊制作、PPT課件制作、個人Blog經營等,這些社團為拓展學生信息技能、提升信息素養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電子相冊是指可以在電腦上觀賞的區別于CD/VCD的靜止圖片的特殊文檔,其內容不局限于攝影照片,也可以包括各種藝術創作圖片。由于電子相冊表現方式多樣,圖、文、聲、像并茂,且制作電子相冊不需要額外的支出,能方便地與好友分享,因此,使用電子相冊來處理電腦中的照片是比較合適的。
電子相冊制作軟件很多,Windows系統自帶的Windows Movie Maker、Office系統中的PowerPoint都可以制作,但相對來說,它們的功能比較單一,如果想欣賞到更豐富多彩的效果,則要使用更專業的電子相冊制作軟件,如數碼大師、MTV電子相冊制作軟件等。經過試用,筆者發現數碼大師是一款比較不錯的軟件,因此就購買了正版軟件來進行教學。
學生進入電子相冊制作社團后,首先要挑選一些數碼照片作為素材,然后從照片的簡單處理(光影魔術手)開始,到添加照片,再到相冊、設置轉場效果以及使用背景音樂、甚至制作片頭和片尾等,最終制作出精美、有一定主題和含義的電子相冊。很多學生會選擇班級同學的生活照或活動照,制作出非常有紀念意義的相冊,可用于班會、家長會或畢業留念。
PPT是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簡稱,是一款非常優秀的演示文稿制作軟件。它操作簡單易用,又有比較強大的功能,是當今社會各行各業都普遍使用的一款軟件。作為一名未來的幼兒教師,如果能夠熟練地制作出圖文并茂、交互性強的適合幼兒學習的課件,相信一定能在眾多的應聘者中脫穎而出。
幼師班的學生都有一定的計算機及辦公軟件的操作基礎,作為office系列軟件之一的Power Point操作與Word、Excel比較接近,因此學生比較容易上手,一些基本操作不需要介紹。但如果僅僅是文字和圖片的簡單演示的話,就毫無新意了。筆者經過自己的探索進行了四方面的擴展學習:
一是在PPT中添加多媒體,包括聲音、視頻和動畫。PPT中可以直接插入特定格式的聲音和視頻,如mp3、wma、wmv、mpg等,如果是PPT不支持的格式,可以借助格式轉換軟件進行轉換。
二是對PPT中的對象設置動畫效果。“自定義動畫”功能使得PPT中的演示對象可以在播放時“動”起來,特別是office2003以上的版本,動畫效果非常豐富,運用“動作路徑”可以賦予對象多樣的變化,如星星的閃爍效果、小蜜蜂飛來飛去的效果、電影片頭字幕效果等。只要有足夠的想象力和創造力,PowerPoint制作的動畫甚至可以和Flash動畫相媲美。
三是對PPT畫面進行美學設計。演示文稿在播放時可以看成是一幅幅圖畫,因此制作演示文稿還要注意每一幅畫面的美學設計。如在進行圖文編排時,可以采取上下分割、左右分割、斜向分割,或者采取L型、N型、U型、三角形及螺旋形編排方式,編排設計時亦可運用大小對比、明暗對比、曲直對比、虛實對比、疏密對比、動靜對比等原則,使畫面更富于表現力。總之,設計畫面要更具創造性、畫面文字要更具可讀性,要增加幻燈片畫面的美感。
四是在PPT中增加交互設計。PowerPoint中使用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工具可以設計出一些交互操作,如選擇題、判斷題等。在運用時將按鈕功能組合在一起,然后添加簡單的程序代碼就可以實現選擇、判斷等交互功能。
以上這些技能必將輔助幼師生在未來更好地展開工作,能讓他們在眾多幼兒教師中脫穎而出。
信息化時代里,網絡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各個角落,成為一個必不可少的交流平臺。因為網絡的存在,我們的人際關系和交流方式都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可以說,如果不能很好地運用網絡,人生的廣度和深度都會大打折扣。信息技術的使用已經不僅僅是一種技術層面的操作,更體現著一種時代精神和個人風貌。
Blog和與此類似的以及由此派生出的一系列信息技術,是在網絡時代興起的一種交流方式。通過Blog等方式,我們可以快捷地在網絡上發布消息,及時與他人分享和交流。它代表著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更代表著新的學習方式。
目前,已經有相當多的教師建立了自己的個人博客,而各地的教育網站也基本都建立了專業的教育博客網站,以供本地教師加入。與普通博客相比,教育博客的針對性更強,教師可以把自己日常教育教學中的生活感悟、教學心得、教案設計、課堂實錄、課件等上傳發表,它可以超越傳統時空局限(課堂范疇、講課時間等),促進教師個人隱性知識顯性化,記錄教師的個人成長軌跡,同時讓全社會都可共享知識和思想。
可以預見,在不久的未來,隨著教育系統信息化平臺的發展應用,眾多的教育網、校園網和班級網將整合成為一個云平臺,實現互聯網、電信網、廣電網跨平臺使用并且手機短信支持聯通、電信、移動全網覆蓋。而未來的教育博客將是這一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將成為這一系統當中重要的交流部分。擁有網絡的人生將在更廣闊的舞臺上得到拓展,我們的視野將因為信息技術而延伸至世界的每個角落,我們的思想將因為信息技術而閃耀出五彩繽紛的光輝。
電腦社團作為信息技術課堂的一個有益補充,一方面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為生活、工作和未來的人生服務的本領,另一方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由于學生社團是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的,因此學生能自主學習,學生課堂的組織形式也可以豐富多樣,大家的學習積極性都比較高,同時社團也方便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分享;教師在社團學習的過程中更多地扮演“導師”的角色。這樣的課堂是學生真正“當家作主”的課堂,也是真正能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的課堂。
[1] 孫云霞.發展中職學生社團建設,促進素質教育有效性[J].新課程學習:下,2013(8).
[2] 郭占普.中職學生社團發展探賾[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27).
[3] 譚文娜.談如何提高幼師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