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秀娟
(成都市成華區紅花學校,四川成都,610000)
正式踏入教育行業短短的幾年,筆者對于一切尚處學習摸索階段,自認為還不能自如地處理發生在孩子們身上的各種事情,也還未真真切切地體驗到成功教育學生的成就感。然而在與他們相處的每一天,孩子們都在用他們的行動教育著筆者,并吸引著筆者去探索他們純真而困惑的世界。
在學校里,滿懷熱情與憧憬的筆者與一群質樸而可愛的孩子結下了難得的緣分。這是一所純粹的農民工子弟校,這里的孩子有著最簡單的課余活動:打沙包、跳橡皮筋是他們的最愛;踢毽子、老鷹捉小雞是他們常玩的游戲。雖然簡陋的紅泥地遠比不上舒適柔軟的塑膠操場,還經常因為下雨而不能活動,但它卻裝滿了紅花孩子最純真燦爛的笑容。雖然緊挨著的平瓦房教室由于不隔音上課常常受到影響,但它也同樣承載著孩子們對未來的憧憬。就在如此簡樸的校園里,孩子們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識的營養,滿懷信心地放飛童年的夢想。因為在他們的肩上擔負著更艱巨的責任,幼小的心靈早已祈盼著逃脫現實的牢籠。
孩子們的父母大多是外來務工人員,由于生活所迫,他們不得不從一個城市輾轉到另一個城市,年幼而無人照管的孩子也不得不緊隨父母的腳步。由于家庭環境的影響,這些孩子往往比城里的同齡人更早成熟,也更早懂事。除了學習,他們還要擔當起一份家庭責任,甚至成為父母工作上的得力助手。下面這個孩子就是他們的典型代表。
我從事五年級的體育教學。有一次,在上課時,發現有個學生沒精神,上課又不認真。于是我把她叫到身邊,很嚴肅地問她為何上課無精打采的。她的臉頓時紅了,牙齒不自覺地咬住了下嘴唇,手腳也不自然地無處安放,但眼睛仍勇敢地注視著我,只是眼中多了膽怯,多了點委屈,似乎還有點別的東西,但就是不吭聲,不告訴我原因。從她的表現看,她應該是知道自己錯了。于是我換以柔和的態度拉著她的雙手,誠懇地告訴她:“老師知道你們喜歡玩,是不是不喜歡上體育課,是不是覺得體育課上期很累,但學習對你也很重要,要認真練習了后才會有收獲。在學習上,你要更自覺才行,你這樣的學習態度讓我很失望。”聽完我的話,她的嚴重閃爍著淚花,還是若有所思地看著我。于是我趁熱打鐵,“老師一直都認為你是個好孩子,我相信你一定會管好自己,讓我們共同努力把體育成績提上去,好嗎?”原本我以為她會堅定地點點頭,告訴我“好!”可沒有想到,當我說完這句話,她徹底崩潰了,眼淚奪眶而出,顯得很激動,大聲地告訴我:“爸爸走了。”這一情形我始料未及,更不知道她到底要表達什么。于是我先讓她平息一下心情,然后再慢慢告訴我發生什么事情了。后來,我終于清楚了,她的媽媽在一個月前已離開家出去打工了,前兩天她爸爸也扔下他們姐弟倆出門了。他們不知道爸爸媽媽到哪里去了,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回來。她還告訴我,現在家里只有她和弟弟,每天放學回家,她要照顧弟弟,要做飯、洗衣,做一切家務。也沒有親戚鄰居來關心幫助這對孤單的姐弟,她很想媽媽,想爸爸媽媽回家!聽完她的話,我深感慚愧,也很悔恨。慚愧對自己的學生關心了解不夠,悔恨自己不該武斷地批評她不認真。沒有想到學生沒有認真的背后有這么一個讓人難以接受的事實!此刻,她低下了頭,傷心地獨自流淚,不再看著我。我恍然大悟,之前她眼中不僅有委屈,有畏懼,還有猶豫和探尋。她在猶豫該不該告訴我內心的痛苦,她在探尋我是否值得她信任!五年級,十歲的孩子,心中卻藏著傷痛,沒有父母的關愛與照顧,沒有人傾聽她的痛苦與煩惱,她還要獨自支撐起一個家。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堅強,她也讓我更加深切地了解到,這些孩子的肩上不僅擔負著父母殷切的期望,同時也過早地擔負起了沉重的家庭重擔。我想,培育這樣的孩子,我們更應該付出更多的關愛與耐心。因為他們更渴望、更需要來自別人的愛!因為他們沉重的童年不能讓他們把全部的心思都用在學習上,這樣一群孩子,他們在我的眼中不僅僅是學生,也是值得我們敬佩與學習的老師!
周恩來一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感動鼓舞了幾代人,而我校的學子也有“為建設家鄉而讀書”的豪言壯語!有一次,在與學生閑聊時,筆者無意間問起大家將來想做什么,其中有個學生的回答讓筆者震驚。他說:“我要好好學習,將來有出息了,就回老家,把我老家建設得像成都一樣漂亮!”聽完他的話,筆者暗暗想到:“我的學生真了不起!比起他們,我都無顏成為他們的老師,能夠教他們知識真是我莫大的榮幸。”千萬別小看這些來自鄉村的孩子,他們的胸襟,他們的志向不是幾座凸起的小山能封閉得了的!因為家鄉落后,所以要為家鄉的建設出一份力;因為家境不好,所以改變這種狀況!要讓爸爸媽媽不再那么辛苦地工作,要讓他們的生活更輕松,要讓家鄉變得更富裕!這些都是孩子們小小的腦袋中大大的夢想!認真的表情、堅定的眼神、質樸的話語,筆者相信這群可愛的孩子一定會創造出他們理想中的生活!
雖然命運沒有賜給他們多變的變形金剛,也沒有會說話的洋娃娃,沒有機會三歲開始練琴,五歲開始習畫,但他們卻通過父母臉上的汗珠和手上的死繭,為自己設想了同樣美好的未來!
[1]趙親祿.農村小學留守兒童質疑能力培養策略的研究[J].教育觀察,2013(5).
[2]蔣士會,林唐廣.民族貧困地區農村中小學新課改的外部阻力源新探——基于改革主體博弈的視角[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