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燕飛
(貴港市平南縣平南鎮第二小學,廣西貴港,537300)
從學校的常規管理工作實踐中我們發現,如果教師在貫徹執行學校管理制度和決策時能持熱情、主動負責的態度,學校的辦學理念就能真正得以實現,同樣學校的各項教學工作也能最大限度地獲得成功。所以,學校領導者創設各種條件,實行“人本化”的管理制度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1.巧設目標。一個正確而合理的目標會對人產生巨大的激勵作用,同樣,在學校管理中,巧設目標能大大激發學校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校領導首先要充分了解學校每位教師的工作性質、內容、條件、強度,了解現有目標設置和期望值激勵力量的大小,然后再對教師工作提出具體的要求,幫助他們設定各階段的奮斗目標和總的奮斗目標,并創造各種條件為教師實現個人目標打好基礎。
2.精神激勵。教師的特點是文化素養高、獨立性強、民主意識高。在工作上,他們希望有好的平臺展現自己;在事業上,他們想有所成就;在心理上,他們渴望得到校領導的重視,得到學生的尊重,得到社會的認可。從某個方面來說,教師對其精神的需求和滿足較其對物質的需要更為重要。學校領導可因勢利導,積極采用民主管理的方式,讓教師參與學校的各項事務,廣泛征求教職工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培養他們在管理中的合作意識。對于教師在工作中的所取得的優異成績和良好表現要及時給予肯定和獎勵。
3.處理好各種關系。首先,正確處理上下級關系。在學校管理的過程中校長的權威性是無可置疑的,校長必須有感召力才能得到教師信任,才能樹立威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凡事以身作則,才能更好地要求教師。同時,校長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用言行去感染和激勵學校教師。另外,校長還應具備豁達的氣度和寬廣的胸懷,能夠接納不同的價值取向、個性風格、愛好追求等,并不斷激勵教師。其次,處理好利益關系。校長應向教師灌輸“水大魚肥、根深葉茂”的理念,使他們明白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才能促使自己進步,讓教師在團結奮進的工作氛圍中獲得滿足。最后,處理好師生關系。師生關系是學校關系中最基本的內容,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是教師完成教育任務、成就事業的唯一合作者和支持者,動員他們要用情感培育學生成長,用人格造就學生素養,用理解贏得學生尊敬,從而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形成精誠團結的合作理念。
4.引進競爭機制。各個學校之間引入競爭機制才能激發學校不斷地修整激勵辦法,為學校的管理工作增加動力。同時,學校還要努力尋求和接受社會給予的中肯評價及學生家長反饋的各種有利信息,這樣才能使學校在激烈的競爭中更好地生存。
1.要學會巧用賞識。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學校領導不能只看到教師的缺點與不足,如果校領導經常帶著“挑刺”的心態去對待教師,可能會深化二者之間的矛盾。領導與教師之間的摩擦、誤會不斷,會給學校教育事業帶來麻煩。為了更好地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領導應為教師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
對教師的賞識管理要做好三點,即真、誠、情。所謂“真”,是指賞識要符合客觀實際,不夸張、不掩蓋,如果某些教師通過弄虛作假都能獲得賞識,那將會打擊認真努力的教師的積極性;所謂“誠”,是指賞識要真誠,要動于中而形于外,發自內心地給予被賞識者肯定,那些只流于表面的恭敬和廉價的客套,會讓正直的教師厭惡,讓無知的教師更加沾沾自喜;所謂“情”,是指賞識時要有激情,熱情的態度和方式更能打開的教師心扉,還能增強賞識的影響力和感染力。
2.要及時了解教師心理動向,做好賞識管理,做教師知心人。“你希望別人成為什么樣的人,他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要達到這種境界,領導就要做教師的心理“按摩師”。一個人生活在批評中,他會滿懷譴責;一個人生活在冷漠中,他會感覺到孤僻;而一個人生活在激勵中,他會信心十足。領導的賞識會對教師產生積極的心理暗示,會讓教師朝著期望的目標發展。賞識管理是“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對營造一個良好的學校氛圍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這樣的教育理念下,教師才能更好地掌握和駕馭教育規律,從而確立教書育人的正確方向;在這樣的教育理念下,富有成效的個性化教育特色才能在學校中形成。
3.要營造賞識氛圍,培養教師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才會有所發展,有興趣才想去研究,有興趣會更容易學有所成、勞有所得。校長對教師的賞識,可能就是為教師未來的成就作好一層鋪墊。校長要甘愿充當“配角”,不能只顧自己盡情發揮;學校領導必須為教師服務,校長更是“勤務人員”,要在服務上多盡心盡力。相關實踐說明,培養教師興趣最有效的方法是賞識教師,作為學校領導應該尊重教師的教學成果,對教師所取得的成就要給予肯定。
“管得最少的政府,才是管得最好的政府”,這是美國的開國元老杰弗遜曾經說過的話。他的意思是要最大限度地相信民主、相信人民。相同的理念,我們也可以這樣認為,“管理最少的學校,才是管理最好的學校”。但要注意的是,“管得最少”并不意味著完全放手不理會,必須讓學校維持最基本的教育教學常規。
1.“知人善任”是管理的核心。作為一名成功的校領導,他通常會領導于無形之中,善用他人之智,巧用群眾之力。首先,要做到正確用人,揚長避短,用當其才。其次,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信任別人幾分就用別人幾分,用別人幾分就相信別人幾分。最后,要放寬眼界,著眼于整個學校,了解所有的教師,看準人,做出最合理的決定。我校有一位德高望重退休的老校長,筆者很贊同他管理學校的策略,一直把他當作老前輩、老領導,在學校工作中很多制度的制定、工作的檢查都邀請他參加,有些重要的決策都和他交流,尊重他的建議,安全方面的工作、畢業班的工作更是給予其充分的權力,在筆者的信任和支持下,他很樂意去接受,并且竭盡全力去做。
2.“喧賓奪主”是管理的藝術。要想成為一名人人敬佩的好校長,必須做到謙遜有加、張弛有度,要避免淪為一個趾高氣揚、盛氣凌人、目空一切的獨裁者。如果把學校看作一個舞臺的話,校長應坐在臺下的觀眾席,當他鼓掌歡呼的時候,會讓整個舞臺生機勃勃,充滿活力,同時在座的其他觀眾也會受他感染,一起為表演喝彩。校長可以是一名“柔弱者”,這里主要指的是校長要注重修身養德,善于傾聽教師的心聲,處處以學校教師之心為心,以學校教師之想為想,容納百川、以柔克剛,做好學校的創新管理。
總而言之,校長通過創造“人本化”的管理方法,鼓勵教師、賞識教師、相信教師,想方設法地調動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才能更好地實現學校管理的最大化目標。
[1] 陳桂生.“學校管理體制問題”引論[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2).
[2] 張國華.“以人為本”與小學學校管理[J].內蒙古教育,2012(12).
[3] 張勁松,蔡慧琴.規范學校管理促進素質教育——南昌市上海路新村小學學校管理改革實驗調查[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