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恒燕
(柳州市融安縣職業技術學校,廣西柳州,545400)
電工電子由于學科性質的原因,以及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以下簡稱“中職學校”)的學生知識基礎薄弱等原因,學生在學習時會覺得課程復雜,難以理解,長此以往,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從而影響成績的提高,同時也影響班級整體的教學實效。
電工電子的教學內容涉及的知識面廣、實訓性強、原理復雜、比較抽象,學生普遍覺得比較難,因此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目前很多學校還是采用粉筆加黑板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雖然節奏比較合理,使學生有時間理解、吸收知識,有足夠的思考、練習以及討論空間,但也存在著不形象、不直觀,教學面窄,教學枯燥等缺點。電子電工課程本來就比較抽象、比較難學,如果再采用枯燥的教學方式,學生更加提不起學習的興趣,長此以往,必將影響電工電子整體的教學實效。
學校不夠重視實訓教學,實訓課程安排少,再加上實訓教學和理論教學沒有很好地結合起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不是很強。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為提高教學實效、培養技能人才,筆者在電工電子教學中做了一些改進措施。
1.運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調動學生積極性
比如在講授兩個雙聯開關控制一盞燈的電路時,因為電路比較簡單,很多同學實訓時十分鐘之內就按要求接完電路。同學們都接完電路后,筆者進行拓展,提出了一個實例問題:“兩兄弟住一個房間,門口一個開關(不一定是雙聯開關,下同),兄弟甲床頭一個開關,兄弟乙床頭一個開關,應如何設計電路使這三個開關能控制同盞燈?”問題一經提出,學生們都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圍繞問題展開了熱烈地討論,有些同學甚至在紙上畫出模擬電路圖,學習熱情高漲。經過多次日常生活實例講授后,有的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能主動觀察各種電器,并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實際電路問題,并樂在其中。
2.以小課題作為引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電工電子教學過程中,筆者引入“有用”與“有趣”的概念,引入小課題。比如在講到發光二極管時,筆者就插入了跑馬燈這個活動。筆者把課前做好的跑馬燈電路展示給同學們看,同學們看到發光二極管一閃一閃的,都表現出很大的興趣。筆者抓住時機問學生想不想學做這個電路,學生紛紛表示想學。接下來筆者對跑馬燈電路進行剖析講解,并穿插講解發光二極管的工作電壓和使用參數等。每個學生都聽得很認真,表現出極高的學習興趣。
3.以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為契機,催生學生的求知欲
專業教師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為全校師生義務維修小家電,或者在學雷鋒、學校招生宣傳等活動日下鄉鎮為村民提供免費維修家電服務。在實踐活動中,筆者先讓學生找出電器的故障所在,適時切入理論知識講授,主要分析故障的形成原因和排除方法,然后讓學生動手解決故障。通過實踐聯系理論,學生將知識入心、入腦,真正積累了維修經驗,享受了成功的喜悅,從而產生對電工電子實訓的巨大興趣,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4.利用技能競賽的榮譽感,調動學生學習的活躍性
中職學生年輕有好勝心,非常渴望得到教師和其他學生的關注。充分利用這一特點,筆者分別以個人、小組、班級為單位開展對抗賽,對個人、小組、班級優勝者給予獎勵,同時選出技能優秀的學生參加全市的技能大賽。在競賽中,筆者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給予優秀學生物質上、精神上的獎勵,給學生營造一個你追我趕的良好學習氛圍,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活躍性。
很多中職學生綜合素質不高,不愛學習,有時候比較叛逆。顯然,傳統的教學方法已難以勝任電工電子課堂教學。想要提高電工電子的教學實效,就必須改革教學方法。
1.加強直觀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采用實物、模型等具體形象,把學生的視覺、聽覺以及觸覺調動起來,相互協調,從而使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相應的知識點。例如,在講授電阻、電容和電感等元器件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實訓室的電路板上尋找各種電阻、電容和電感,并讓他們記下相應的型號和外形封裝。學生對元器件的型號和外形封裝有了初步的認識,并知道其應用情況,這不但豐富了課堂內容,而且還使學生理解起來更容易,學起來更輕松。
2.利用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手段,突破教學難點
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一步步演示實驗過程和實驗現象,能更直觀、更生動地向學生展示實驗的過程、步驟和原理,實現傳統教學無法達到的生動的效果。例如,在電動機自動聯鎖控制電路這堂課上,很多學生難以理解其工作原理和工作過程,常常盲目接線,會因接錯觸點而造成電路短路。如果把電路的工作過程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動畫演示,讓學生看到整個工作過程后再理解電路并連接電路,就比較容易了。具體如下:當按下開關SB2時,KM1線圈得電,KM1主電路閉合,KM1常開輔助觸點閉合自鎖,電動機連續正轉;當按下開關SB3時,SB3常閉斷開,KM1線圈失電,電動機停止正轉,KM2線圈得電,KM2主電路閉合,KM2常開輔助觸點閉合自鎖,電動機連續反轉。
3.進行電路模擬仿真教學
可利用Protel和Pspice等仿真軟件對一些元器件較多、線路安裝較復雜的電路進行電路仿真教學。學生在掌握電路的基本原理、功能和用途后,利用仿真軟件進行電路連接、檢查、調試,仿真成功后再進行實際操作。通過練習,學生對理論知識有了進一步的消化和理解,逐步熟悉其原理和安裝工藝,能更好地掌握電路的理論、原理知識和實訓操作工藝。
中職學生不喜歡學習理論知識,卻比較喜歡動手操作。針對這一特點,教師要因勢利導,適當加大實訓操作課時,讓學生充分發揮他們喜歡動手操作的優勢。筆者在進行電工電子教學時,就把大部分時間安排在了實訓室,讓學生充分發揮他們動手能力強的優勢,讓他們多操作、多實訓。當他們在操作實踐過程中遇到問題時,筆者就讓他們去翻教材,在書本中尋找答案。比如在講授電力拖動電路時,筆者讓學生每兩個人一組按原理圖用導線接線,并進行檢查分析,培養學生的邏輯判斷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此外,教學經常按初級維修電工的標準對學生進行集中強化訓練和量化考核。
總的來說,電工電子是電類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其教學發展永無止境,還需要認真研究,深入討論。我們要與時俱進、認真探索、勇于實踐,不斷總結經驗,切實做好電工電子教學的課程改革,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學實效。
[1] 唐林.當代電子電工教學中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網絡導報:在線教育,2012(19).
[2] 黃紅艷.淺談電子電工教學中激發學生興趣和動力的有效對策[J].學園,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