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悅娜
(蘇州中學園區校,江蘇蘇州,215000)
語感是人們對語言的感受和理解能力。擁有好的語感將有助于學生學習英語。但是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大多數學生的語感都普遍缺失,這導致學生對英語的理解不到位。本文主要是分析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語感缺失的原因及對策。
通過對初中英語教學的調查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很多學生覺得語感這種東西看不見,摸不著,沒有確定的標準來界定,并不重要,所以他們自行放棄了語感的培養。大多數學生單純地認為,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只要多記一些單詞,多做一些題目,英語成績自然就會提升。其實,他們并沒有認識到英語語感的重要性。盡管語感是隱形的,但它卻是用來提升聽、說、讀等綜合能力的關鍵因素。如果一個學生的英語語感非常強,那么他的語法理解力及記憶力也會相對較好。所以,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過程中,學生應該認識到語感培養的關鍵性和迫切性。
目前,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都是把語法與語法規則等同視之。教師認為只要將語法規則解釋清楚了,學生自然就了解和學會語法了。在這樣偏頗的認識下,很多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非常注重對語法規則的解釋,而忽視培養語感的重要性,使得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出現了語感缺失的現象。
很多初中學生由于受到自身語言習慣的影響,形成了難以改變的漢語習慣,而英語學習或多或少都會被漢語的習慣所影響。譬如很多學生在說英語的過程中,都會夾雜一些漢語的表達習慣。這種習慣的程度越深,學生的英語語感就越不清晰。[1]
目前,我國教育還是處于“應試教育”的模式之下,這給英語的教學造成了很不利的影響。在英語分數和成績面前,英語的語法訓練及語感培養都會被弱化,甚至被徹底地忽略。盡管很多學生的考試成績非常優秀,但是其英語語感卻不是很強,英語運用能力也較差。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雖然對很多事物都比較好奇,但是其各方面的能力還有一定的局限性,他們的生活閱歷缺乏,邏輯思維能力也還未完全成熟。因此,在英語語法學習過程中,學生依然不能深刻地理解所學知識。另外,教師如果對學生學習語言能力的認識欠缺會影響教學效果的提升,以及影響學生英語學習效率的提高。[2]
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可以使用游戲教學的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加強對學生語感的訓練。在游戲過程中,當學生進行表述時,應最大程度放慢語速,隨著游戲不斷深入,再相應地加快語速。在這種有趣的游戲過程中,學生的語感不知不覺得到了培養。譬如,英語教學時,學生學到了“have a bath”等動詞短語,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動詞的運用,教師可以把全部短語寫在一些小紙條上,在游戲過程中讓每個學生都抽取一張,接下來教師和學生根據紙條上的內容進行英語對話,用這種游戲的方式提升學生英語語感。[3]
在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如果學生對英語材料中的語法知識,如詞語的用法和搭配句式的變化等分析得越詳細,那就表明學生的英語語感越強烈。所以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對英語材料中不同的語言現象進行獨立的分析和思考,從語言實例中歸納語法規則。學生如存有疑問可以向教師提出,通過教師適當的語法講解,增強學生的語感,讓學生能夠及時地糾正錯誤的語感,進而掌握正確的語法規則。一般來說,如果學生歸納出來的語法規則是正確無誤的,那就表明學生具有良好的語感,這會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還可以讓學生主動地使用語法規則來檢驗自己的語感習慣。這樣經過一段時間后,學生的英語語感就會變得越來越強烈,語言能力也會逐漸提高。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情境教學方式被廣泛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所以,在進行語法教學時,可以采用情境教學的方式,不斷地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使學生在接近實際的語言環境下,利用自身對于語言的感知和理解,明白英語表達的語義。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擺脫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提升學生對英語表達的感受能力。一般情況下,英語教學采用情境教學方式相對比較容易,教師可以結合網絡多媒體在課堂上播放美劇視頻,然后讓學生模仿其中的角色進行對話,這樣學生的英語表達就完全處于一種真實的環境中,語感自然會得到提升。譬如在美劇《生活大爆炸》中有一段這樣的對話:
Leonard:Penny,wait.If you don't have any other plans,do you want to join us for Thai food and Superman movie marathon?
Penny:A marathon?Wow,how many Superman movies are there?
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在英語的表達和訓練中,慢慢培養英語語感。
初中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讓學生親自參與活動,體驗現實生活中感受到不同的事物,通過英語描述事物,表達自己的感受,進而提升自己的英語表達能力及英語語感。教師布置一定的任務,讓學生通過不同的形式完成,最后對學生任務完成的情況進行驗收,查看學生的成果。學生需要充分利用課后時間進行練習,從生活中的大小事物入手,不斷地培養自己的英語語感,最終達到理解和掌握語法知識的教學目標。譬如,教師在講解完課程之后,給學生安排一定的任務,讓學生通過調查、訪問等方式來完成任務,在此過程中提高學生表達和溝通的能力。
綜上所述,初中生正處在學習能力較強的階段,教師應抓住初中生好奇心重的心理特點,把英語語感的培養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注重對學生英語語感的教學與培養,強化學生的英語語感訓練,最終使學生正確地認識到英語語感學習的重要意義。
[1] 張艷杰.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語感缺失原因分析及對策[J].考試周刊,2014(4):104.
[2] 曾憲敏.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語感缺失成因及對策分析[J].中學生英語,2014(11):96.
[3] 徐旭輝.基于新課程標準的高中英語教科書目標達成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2012: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