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麗群
(桂林市第十七中學,廣西桂林,541002)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使學生能夠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已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在中學階段,創新教育就是以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及創新個性為主要目標的教育活動,這給一線教師提出了很大挑戰。教師應該采取何種方法來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成了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就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羅杰斯提出:“有利于創造活動的一般條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 由此可見,氛圍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良好開端,和諧的教學氛圍可以有效地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因此,課堂上教師必須尊重學生,以平等、寬容、友善的態度對待學生,善于傾聽學生中的不同觀點,保護學生在學習中探索的積極性和好奇心,倡導相互合作,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全過程。這樣民主、寬松、和諧的氣氛,形成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痹跀祵W教學中只有創造一個能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興趣的環境,才能讓學生產生創造性思維。如果我們每一堂課都能營造出學有樂趣、學得忘我的氛圍,那么一定能使課堂成為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樂園。
數學中概念的形成,公式、定理的推理過程等,都蘊藏著深刻的數學思想。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展示知識的形成、發展過程,要讓學生在原有認知基礎上,自主探索,從探索中找規律,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使學生經歷一個完整的知識形成過程。這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應當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出有利于學生建構認知的教學環節,把概念的形成過程,公式、定理的推導過程等充分暴露在學生面前,不僅要讓學生知道怎樣做,還要讓學生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樣既讓學生掌握了數學知識,又讓學生掌握了研究問題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開拓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求異思維是創造思維發展的基礎,它是指從不同角度去想別人沒有想到的方面,或去找別人沒有找到的方法和竅門。數學教學要鼓勵學生去大膽嘗試,勇于求異,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教師要創設求異的情境,鼓勵學生多思、多問、多變,培養學生勇于質疑的精神,使學生在探索和求異中有所發現和創新。為此,教師要培養學生養成不拘泥于一種思維的習慣,鼓勵學生勇于提出新觀點、新解法。這就要求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當學生提出“古怪”的、別出心裁的問題時,應該及時給予鼓勵。此外,教師還要善于選擇具體的題材創設問題情境,精心誘發學生的求異意識,對于學生在思維過程中的求異思維,教師要及時予以肯定,使學生感覺到自己求異成果的價值,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在學生欲尋異解而不能時,教師要及時給予指導,幫助學生獲得成功,讓學生體驗到成就感,從而漸漸養成求異的意識,發展創新能力。
為了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數學教學應當多進行變式訓練,或引入開放性問題,讓學生在解題中有更廣闊的思維空間,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意識。而且,這樣的教學過程也是學生探索和創造的過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開拓精神和創新能力。因此,教師應巧編習題,以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例如,可以改編教材上的習題,進行“一題多變”或“多題一解”的訓練;也可以只給出結論,讓學生探索條件,或將題目的條件、結論進行推廣、演變,形成一個發展性問題,等等。這都有利于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實踐表明,進行變式訓練對于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有很大作用。它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也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僅能活躍學生思維,也能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思考、分析的積極性,也有利于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
猜想是立足于學生已有知識經驗上的合理推測,猜想是一種創造性思維活動,是點燃創造性思維的火花,它可產生新穎獨特的思維成果,很多著名的數學結論都是從猜想開始的。所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勤于猜想,敢于猜想,善于猜想,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目的。
教師要吃透教材,結合教學實際,在教學時盡量創設出形式多樣、開放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不斷發現和提出問題,并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猜想、驗證等發現規律,從而獲取新知。同時,還要教會學生學會由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考方法,引導他們得出猜想結果,使學生在不斷的猜想和驗證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品質。
利用計算機可展示常規教學中很難講解的動態數學問題及規律,能有效突破教學難點和重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因此,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應用軟件制作出多樣化、直觀化和程式化的課件,借助良好的教學手段,讓以往的數學學習變得更直觀,更容易理解,從而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提高教學效益,讓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較好的培養。如在教學“平移與旋轉”“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等內容時,利用多媒體的“幾何畫板”進行教學能有效地讓學生發現幾何問題的實質。在教學“二次函數的圖像”這一部分內容時,電腦可以逼真地顯示拋物線的平滑效果及連續性,二次函數圖像的移動規律也可以在電腦上直觀地操作出來,圖像動態地演示使學生很容易得出二次函數圖像的性質,教學效果十分明顯。
創造性思維是創造力的核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對學生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樹立開放意識,一方面從學生的學情出發,建立一種互相尊重、民主平等、自由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置身于一種敢于想象、敢于質疑、敢于標新立異的學習氛圍中;另一方面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精心設計,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激發出來,讓學生保持長久的學習動力,積極主動地探索相應的數學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1] 蔡日增.創新原理與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張向葵.教育心理學[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3.
[3] 朱永新,楊樹兵.創新教育論綱[J].教育研究,1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