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浩
(銅仁職業技術學院農學院,貴州銅仁,554300)
近年來,隨著大中型企業的不斷發展,企業對高素質技能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加大,職業教育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逐漸凸顯,其占整個國民教育的比重逐年增大。與此同時,職業院校數量增加,高職院校的學生培養質量越來越受到社會及家庭的廣泛關注。頂崗實習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校培養學生的質量。頂崗實習一般安排在第二或第三學年,時間因院校、專業及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不同而有所變化,大都從三個月到一年不等,是整個教學環節中非常重要的環節,也是高職院校有效推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最重要的形式。[1]本文對職業院校學生頂崗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做了具體剖析,并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
學生頂崗實習與在校學習不同,筆者從實習崗位較單一、實習崗位與所學專業不對口、學校對頂崗實習管理力度不夠、頂崗實習效果評價機制不完善四個方面,對頂崗實習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做了分析。
筆者對一屆畜牧獸醫專業學生的頂崗實習崗位做了分析。根據對企業或公司經營的產品分類,頂崗實習主要集中在豬場、飼料生產及銷售公司,極小部分在牛場、羊場、雞場和獸藥生產部分實習;根據不同類型的實習崗位,實習崗位主要集中在產房管理、保育豬的飼養管理、配種員、飼料銷售等崗位,只有一小部分學生從事獸藥生產管理、飼料品質管理、雞的人工授精工作。與在校期間學習的豐富課程內容相比,實習崗位較單一。當然,這與學校校企合作的企業和公司數量、種類及學生對課程的偏愛有關。
有研究表明學生實習對口率低,只能達到60%。[2]教研室對學生頂崗實習崗位,按照一人一崗進行安排。實習崗位最終的確定由實習企業或公司根據崗位空缺情況進行安排。部分實習單位會依學生的性格、興趣愛好安排。另外對于在養殖場實習的部分女生,由于怕臟怕累,不能容忍畜禽舍難聞的氣味,實習單位不得已將其安排在服務或辦公室部門,雖實習單位對口,但最終的實習崗位與學生所學專業不對口。另外一部分學生不遵從學校的實習安排,自己隨便找一個企業或公司實習,也可能會造成實習崗位或單位與所學專業不對口。
頂崗實習由企業、學校、學生三方共同參與,具有管理主體多元化、實習地點分散化、實習內容多樣化等特點[3-4]。學生的頂崗實習工作,學校擔負著連接學生與企業的橋梁作用。目前學校對實習學生的管理主要體現在了“兩頭”,即實習前聯系企業、對企業的宣傳介紹、頂崗實習的動員及實習后對學生頂崗實習綜合成績的評定等。但實習過程中學校對頂崗實習管理力度不夠。實習期間,學生在實習單位負責人領導下工作,在校外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實習,校內指導教師定期檢查學生的實習情況。但由于學生實習單位過于分散,校內指導教師在學校同時擔負教學任務,師資不足等因素,給學生頂崗實習過程中的管理造成很大困難。
以銅仁職業技術學院畜牧獸醫專業為例,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接受學校和企業的雙重指導,校企雙方共同對學生的工作過程控制和考核,實行以企業為主、學校為輔的校企雙方考核制度??己朔謨刹糠郑阂皇瞧髽I指導教師對學生的考核,占總成績的70%;二是學校指導教師對學生的頂崗實習報告及匯報情況進行考核,占總成績的30%。憑這兩項考核不能夠完全反映學生的實習情況,企業指導教師對學生的考核往往敷衍了事。所以說學生頂崗實習效果評價機制不完善,學校不能夠完全了解學生實習的真實情況,建立新的學生頂崗實習評價機制顯得尤為重要。
針對學生頂崗實習中出現的以上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拓展校外實訓基地,使實訓基地、實習崗位呈現多樣化。學校應積極拓展校外實訓基地,盡量滿足學生頂崗實習的需要。一部分企業不愿意和學校建立校企合作關系。學生到實習單位一般需經一個月的培訓,方可帶薪上崗。實習單位對不同崗位的投入有所不同。有些實習單位對崗位投入很多,而學生在實習期間不能給實習單位創造任何價值。等實習結束,學生在畢業后又有很大可能不回實習單位工作。這意味著實習單位之前對學生的投入包括學生的培訓費用及支付實習生的工資打了水漂,增加了其經營成本。所以部分實習單位不愿意接收實習生。針對此情況,建議政府出臺相關政策,給實習企業或公司按接收實習生的數量給予一定的補貼或減免部分賦稅,促進企業或公司和學校建立校企合作關系。
學校應加強對實習單位安排學生實習崗位的干預。學生實習崗位的確立,由學校與實習單位共同確定,避免了實習崗位與所學專業不對口情況的發生。另外,應建立并嚴格執行學生頂崗實習制度。不允許學生自己聯系實習單位,或者對于學生自己聯系的實習單位,學校經實地考察,經鑒定符合實習要求,和學校簽訂校外實習基地協議,成為校企合作單位,也可安排到相應崗位實習,學生同樣要遵守頂崗實習制度。
建立多樣化的頂崗實習檢查機制,加強校內指導教師對學生實習過程的干預和管理,將頂崗實習結果評價融入到過程考核當中,將檢查結果計入實習總成績。通過實習過程的檢查,校內指導教師到企業了解學生實習情況,并考核其實習崗位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另外,校內實習指導教師要加強同校外指導教師的聯系,定期交換有關學生實習的意見。除此之外,通過完善學生的頂崗實習制度,要求學生定期向校內指導教師匯報實習情況,將匯報情況也計入實習總成績。多樣化的頂崗實習檢查機制有利于校內指導教師隨時了解學生實習情況,提高學生頂崗實習的質量。
頂崗實習是畜牧獸醫專業工學結合實踐教學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重要保障。學生通過頂崗實習,能夠全面了解養殖或飼料企業整個的生產管理過程,縮短學生從學校到工作崗位的適應期,提高學生的職業綜合能力和就業能力。針對學生在剛實習階段不適應企業管理制度的問題,通過引企入校,提前讓學生感知企業文化、企業理念,可防止這類問題的發生;通過拓展校外實習基地,滿足學生實習的多樣化要求;通過加強對實習單位安排學生實習崗位的干預,完善學生實習制度,可解決實習單位或崗位與所學專業不對口的問題;另外建立多樣化的頂崗實習檢查機制,加強校內指導教師對學生實習過程的干預和管理,將頂崗實習結果評價融入到過程考核當中。通過完善學生的頂崗實習制度,要求學生定期向校內指導教師匯報實習情況,來加強校內指導教師對學生實習過程的干預,進一步完善學生頂崗實習的評價機制,以及在實習前通過實習協議明確實習過程中實習單位、學校和學生的權利和義務,加強實習單位、學校對學生實習過程的管理。[5]另外,建立學校和實習單位的校企合作模式,學生在實習期間接受學校和實習單位的共同指導,如能夠在細化合作上下功夫,定能實現學校、企業和學生三方的共贏。[6]
[1] 周云,高職學生頂崗實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成人教育,2010(16):78-79.
[2] 段小斌.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3(15):159-160.
[3] 夏棟,謝淑潤.高職學生頂崗實習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探索,2012(5):96-97.
[4] 孫吉春,劉鳳.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價值工程,2010(22):205-206.
[5] 吳文倩.淺談高職院校頂崗實習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觀察,2013(10).
[6] 唐小翠,劉玄啟.關于校企合作共建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思考[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6):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