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群
(茂名市第六小學,廣東茂名,525000)
上個學期,筆者又被“委以重任”——任一年級的班主任工作和語文教學工作。開學不久的一天早上,筆者早早來到教室,發現有幾個同學正拿著書本大聲讀剛學過的新課。筆者心里一熱,不動聲色,立即拿起一支紅色的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個紅五星,在下面寫上那幾個同學的名字。一個小小光榮榜誕生了。一幕意想不到的情景出現了:旁邊的同學也趕緊打開書本讀起來,原來的那幾個同學讀得更起勁了。這時,一些同學背著書包陸陸續續走進教室,一看教室里的同學都在大聲讀書,一臉詫異,再回頭看看黑板恍然大悟,立即加入晨讀大軍……小小光榮榜上的名字也不斷增加。就這樣,那天早上,早讀課鈴聲還沒響,教室里早已書聲瑯瑯。這就是表揚的力量。一個小小光榮榜的啟示使筆者重新思考低年級學生最有效最簡單的教育方法,結合過去的一些經驗做法得出結論——以表揚鼓勵為主。一個學期過去了,實踐證明了其有效性。
為了讓一年級新生盡快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總會在開學時教一些相應的兒歌,讓學生一邊唱一邊做。這一招用在開學初讓新生熟悉一些行為規范很管用,但時間長了,學生沒了興趣,就不管用了。這時,教室里就會響起一些老師吆喝聲:“上課鈴聲已經響了,怎么還不安靜?”“誰還沒坐好?”……這一招有些見效,稍微控制了局面。但不一會兒,“百靈鳥”們又按耐不住竊竊私語起來。其實,在這樣的情況下,樹立榜樣,以點帶面的辦法更管用。筆者會一言不發,巡視教室,尋找表揚的對象。“第一個坐好的是某某,看他坐得多端正,真棒!”話音剛落,一個個“某某”涌現了,嘈雜聲銷聲匿跡,個個坐得端端正正,昂首挺胸。一句溫柔的表揚話語勝過大聲埋怨大聲訓斥,這就是表揚的作用,這就是表揚的魅力——孩子們都希望得到表揚。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聲暑天寒。”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喜歡受到表揚和鼓勵。尤其是小學生,恰到好處的鼓勵能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幫助學生揚長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樹立自信心,讓學生看到自身不斷增長的智慧和力量。
一年級上冊語文科中內容較難的就是拼音知識部分,特別是對于生活在粵語方言地區的孩子來說就更難了。小江同學是班里個子最小、膽子最小的學生。拼音學習跟英語一樣都要開口讀,多讀。語文課上,她總是低著小腦袋,小嘴巴微微一動,或不動。一個星期下來,筆者做了個小測試,她得了班里最低的58分。從接送的保姆婆婆口中得知,她在家也不開口讀,媽媽在外地進修,爸爸常常出差,沒人輔導。于是,筆者找出解決問題的切入點——以鼓勵的方式揚起其自信的風帆。筆者先幫她把第一周的學習內容補上來。在個別輔導時,不忘一次一次鼓勵:“真聰明!老師才教一遍,你就記住了!”“你的聲音一定很好聽,老師想再聽一聽!”……在課堂上,筆者創造機會,讓她體會成功的喜悅: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她回答,聲音太小時或答錯時,筆者會鼓勵她,讓她再答一遍,甚至幾遍,組織同學表揚她的點滴進步:“比第一次響亮多了!”“加油!再來一次!”……自信的笑容在她臉上綻開,小小的腦袋也抬了起來。她的變化一點一點呈現在眼前:高高舉起的小手,稚嫩的讀書聲,畫著紅五星的作業本……一天,她的爸爸見到筆者欣喜萬分,說她還能借助拼音讀課外書了。筆者笑了,眼前似乎看到,小草在春風春雨的沐浴下茁壯成長。
低年級的班主任剛上完課,想回到辦公室休息一下,但學生特別喜歡打“小報告”,一會兒你來說“某某不好”、“某某犯錯誤了”,一會兒他來說“某某欺負我”……可細細調查,學生檢舉揭發的只不過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有些同學更是互相找茬,當一方受到批評時,另一方就會露出勝利者的笑容。面對這股“不正”之風,筆者一直思索、找尋教育的良方……
在組織學生開展“火眼金睛找優點”活動時,筆者讓學生找自己的優點,同時更多地去找別人的優點。同學們你夸我、我夸你,連班上的“冤家”也為對方找到了許多優點。同學們為發現的每一個優點興奮著。接著,筆者定下每周的班會課擠出十分鐘讓同學“‘打小報告’——我又發現了同學的優點”。
作為班主任,筆者處處關注同學的進步,特別是對表現不是很出色的學生,擦亮眼睛發現其優點,及時表揚。班里有一位小李同學,剛開學時總愛上課不報告就上廁所,坐在位置上歪歪扭扭,愛欺負同學……筆者私下指出其不足的地方后,不再重復念叨,而是挖掘其“閃光點”,及時在班上表揚。“老師今天發現了小李一個優點——愛勞動。看,教室那么干凈,就是他打掃的!”“老師今天又發現小李一個優點——上課坐得很端正!”……同學們受到老師的影響,也關注起他的進步:“老師,我也發現他不欺負同學了,還借筆給我用哪!”“我也……”在老師和同學的一次次“發現”中,一次次夸獎中,小李同學的缺點漸漸減少了,優點越來越多了,成了一個受同學歡迎的好學生。“好孩子是夸出來的”一點兒不假。
賞識的語言和行動,如明媚的陽光溫暖孩子的心田;一句贊美,如不滅的火炬點燃孩子自信之光;一次鼓勵,如春風揚起孩子遠航的風帆……讓孩子生活在微笑和關愛中,猶如讓花草生長在春風雨露里!
[1] 凡欣.基于學生對賞識教育的需求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012(2).
[2] 談儒強.探尋師道走向 確立師德坐標[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