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綱
(揚州大學體育學院,江蘇揚州,215000)
引體向上屬力量類的項目,主要反映的是握力、上肢力量、肩帶力量的綜合情況。有關調查顯示,近年來,我國男生該力量素質普遍薄弱,城市地區尤甚。這不僅使個體失去陽剛之氣,也使集體力量會稍遜于他。如今《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明確規定引體向上是大中男生體質健康測試項目之一。
要做好引體向上,首先握力、上肢力量、肩帶力量整體要好。也就是說,這些力量的綜合力能夠較好地克服身體的重量。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常常發現身體瘦小的大中學生通過教學與練習易于完成動作,而身體肥胖的乃至超重的根本完成不了,力量不足是其主要原因。另外,動作方法要正確。身體力量好,而完成動作的方法不正確,那也無法完成引體向上。“有勁使不出”就是這個道理。
當前男生做不出該動作的主要原因是手部、上肢、肩帶綜合力量差。這是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如果力量差,即使動作方法正確,也是無濟于事的。導致當前大中學生手部、上肢、肩帶綜合力量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隨著我國城鎮化的迅猛發展,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上沒有用手拎、提、拉、壓、推等的勞動機會。這些力所能及的生活勞動,貌似對手部、上肢、肩帶等影響甚微,但從小到大,對學生的綜合力量等會產生很大的作用。從當前一些調查來看,生活在經濟落后地區的學生,上肢力量普遍好于城市城鎮。
我國的體育課程歷來注重學生全面發展。無論是針對學生上肢力量的教學內容安排,還是通過其他教學內容對其的影響,都有要求。但實際上,特別是近十多年來,諸如攀爬、單杠、雙杠、推鉛球等教學內容因諸多原因大多已淡出了學校體育教學的范疇。這些內容的教學的缺失,對學生上肢力量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在整個教學過程,對于學生力量素質的提高,針對性的力量練習是必要的,但事實上當前往往因學生怕臟、累,甚至不安全而被“拒絕”,被迫走過場或不安排。此外,在家庭及社區體育生活中,力量的練習也因安全等問題而常常被忽視。
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力量因這些原因而導致沒有發展,但學生的體重卻有了一定增長,有的甚至增得很多。也就是說,在自然生長下,力量沒有得到外界干預得到同步或超前發展,此時就會差或很差,在此狀態下來檢測學生的引體向上,結果很差或做不出來應是肯定的。
在當前城鎮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已無勞動己成為事實,即使在農村地區也日漸稀少,想通過此路徑來影響或發展學生的握力、上肢力量、肩帶力量等已不現實。那么,剩下來的只能通過體育這條路徑了。在此,筆者從體育與健康教學角度談談提高學生引體向上成績的策略。
這些力量的產生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通過短暫時間就能形成的,而且錯過發展的關鍵期,要增加就難上加難。比如,雖然小學生不檢測引體向上這一指標,但小學階段不注意、不好好進行這些力量練習,初中也不好好練習,那么高中時候肯定不會好的。常聽到大學體育教師說大學生引體向上不行是因為高中時未好好練習,高中體育教師說高中生引體向上不好是因為初中時未好好練習。但學生該力量的發展要取得好的效果,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系統練習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最基本的。
1.難易有度,注重敏感期
力量練習時一定要注意難易,特別是低年級的小學生,不可用大力量訓練,因為小學生的肌肉、骨骼等都很脆弱,極易造成傷害。這一點在練習中必須注意。整個過程中特別是力量訓練敏感期一定要有針對性的練習,不可錯失。這個時期錯失,往往帶來很嚴重的后果。
2.內容切實,周期安排
用于上肢力量練習內容有很多,確定用時要適合學生和教學。小學中年級可用采用投輕物、器材等練習,提高用力協調性;高年級則可加強舉小重物、懸垂、斜體引身、俯體屈伸等練習,用以提高力量。初中階段可用屈臂懸垂、對拉粗繩、雙杠支撐、攀爬、蕩橫梯前進、俯臥撐、雙杠屈伸、舉重物等練習,提高力量。高中階段可用舉重物、推重物、俯臥撐、雙手爬桿、拔河等練習提高力量。這些內容在每一水平段可采用周期性的安排。有的周期可長些,有的周期可短些,視學生、內容具體而定。
這些都是專門針對的練習內容。在其他內容的教學過程中,也會對力量發展產生作用,如攀爬、單杠、雙杠等方面的內容。這些內容不僅對學生的力量,還對學生空間感、平衡感及勇敢頑強意志品質等產生巨大的作用,不可缺少。教學內容一味趨于娛樂,那肯定出問題。如果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將專門性練習與其他內容教學結合起來,那么學生的力量發展應是有很好效果的。力量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這就為能夠做出引體向上奠定了基礎。
當條件許可時,方法就變得重要,因為每一動作都有其特定的技術要求。在示范與講解要領后,兩人一組一抱一托與慢拉練習就很重要了。這個是讓學生體會用力的順序。多次練習,才能掌握。這樣,學生才能夠獨自順利地完成。否則,就是僅存一身蠻力吊在單杠上,兩腿亂蹬也無濟于事。
學生會做后,不等于能做多個。要想做出若干甚至更多,持之以恒的練習就成為關鍵。體育學習與文化課不一樣。文化課學習,有的知識掌握后,一輩子也忘不了。但體育不行,一段時間不練習就減退,當然,有的減退得慢,有的快而已。有的學生在課余每天練習,有的則隔三岔五進行。有的為了促進學生平時加強練習,在運動會特設這樣的項目來鼓勵,來讓他們展示。如果平時再有一些針對性的上肢力量練習,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所做的引體向上的個數就一定能達到要求。
引體向上是用來檢測大中男生握力、上肢力量、肩帶力量綜合反應的一個項目。當前大中男生此項水平差的原因主要是力量差導致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科學、合理地對學生力量發展做出系統安排并進行有效練習,這包括諸如攀爬、單杠、雙杠等教學內容不可或缺,還有一些針對性的力量練習內容也不能少。在每一學段中應該達到課程方面的目標要求。如果前面不力,那么后面就很難延續開展。如果這樣的問題不解決,那么這樣惡性循環下去,最后檢測的結果就必然是差的。
[1] 教育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S](2014-07-07)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273/201407/171692.html.
[2] 常愛鐸.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學體育教師課程觀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體育學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