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原文
(淮南市大通區第三小學,安徽淮南,232000)
新課標倡導解放學生的大腦,讓學生走出課本知識,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結合。可以說,拓展延伸環節已成為教學一個重要的環節。課堂拓展猶如一把雙刃劍,用得好會帶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無限驚喜,用不好則會帶來“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無所適從。因此,我們要為當前小學英語課堂拓展環節細心“把脈”,對癥施治,以達到教學最優化。
拓展環節可以鞏固新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但是,拓展延伸并不等同于“一拓千里”“展開越多,效果越好”。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容易步入以下誤區:一是脫離文本。有些教師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課堂變得有趣、熱鬧,脫離教學目標盲目設計活動,最終影響拓展效果。二是層次單一。花開百態,各不相同。有些教師設計活動或任務時,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層次性,拓展的內容偏難。這樣一來,有的學生興味盎然,收獲頗豐,有些學生則一臉茫然,不知所從。三是千篇一律。表演是鞏固拓展環節常用的活動之一,表演可以將學生引向一個妙趣橫生的英語世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情緒。可有些教師往往忽略詞匯課、對話課、寫作課、閱讀課的不同,千篇一律地用表演來檢驗課堂的教學效果,這樣的做法看上去氣氛活躍,實際上效果甚微。
對于學生的學習過程來說,英語教材僅僅是一個“階梯”,那么在教學中,教師該怎么做才能真正實現拓展教學的意圖呢?
“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一堂好課,無論教學內容還是教學組織形式的選擇,都要圍繞教學目標而展開,因而課堂的拓展延伸,也應緊扣重點,瞄準目標。如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B部分“Let's talk”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感知、理解和運用現在進行時。在鞏固拓展環節,筆者設計了以下活動:
1.Let me guess
教師播放各種模擬聲音,讓學生猜一猜小動物們在干什么。競猜后教師課件出示:(1)The elephant is walking.(2)The bee is flying.(3)The rabbit is running.(4)The wolf is running.(5)The bear is sleeping.
2.Tell a story
教師根據出示的內容編一個簡短的小故事并分小組講述。幾分鐘后,一個個情節不同的故事被學生講述得栩栩如生。在這一環節,師生緊緊圍繞動詞“ing”形式的教學目標進行活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得到有效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拓展環節,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以及教學內容的需要,設計一些說、唱、畫、演等活動,讓學生在朗朗上口的歌謠中、美麗的畫面中和活潑有趣的表演匯中鞏固新知,使學生的思維、想象力、審美情趣、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得到發展。
如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B部分“Let’s learn”。在學完“white,black,yellow,green,red”等顏色的單詞后,筆者做了這樣的嘗試:播放WeddingMarch,Thecityofsky,TheWayOfThe,WindMusicofjoy四段不同情緒的音樂,提出問題:“What color is it?” 通過欣賞,學生用耳朵感受顏色,體會到音樂也有顏色。如在聽了Musicofjoy后,有的學生說:“ I think it’s red, because red is a happy color.”然后,筆者出示了班級幾位同學的照片,讓學生來說說他們是什么顏色的。學生的回答十分出彩:“Cheng Xin is red, because she is very beautiful.”“Xue Zijian is blue, because he is quiet.”在這一拓展環節中,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把顏色和歌曲、人物結合起來,課堂氛圍十分熱烈,學習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拓展并不意味著教學難度的加深。教師在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拓展時,一定要考慮學生的已有知識與認知水平。拓展要在學生所掌握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給學生一種“跳起來摘桃子”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取得成功。
如PEP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A部分“Let’s learn”,這一課時主要教學12個月份的單詞。本節課的詞匯量較大,有的教師在教授完單詞后,還拓展了該月份的節日,并用句型“… is in January…”進行操練。這種拓展加重了學生的負擔,不但拓展部分內容學習效果不理想,連重點單詞也沒有牢固掌握。人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What Are You Doing?”的第一課時主要學習6個“動詞-ing”詞組。在這堂課的拓展環節,某教師針對孩子們愛玩的特點,設計了一個填空題“I hope I’m ________ now.”讓學生發揮想象進行填空。面對這個題目,學生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回答很精彩:I hope I’m eating chicken now. I hope I’m playing computer games now. I hope I’m flying in the sky now…由于任務設計的難易適中,在天真可愛的回答中,學生對本課的重點進行了很好的操練,無疑這是一個成功的課堂拓展。
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當知識變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發人的興趣和熱情的時候,才能稱之為真正的知識。”因此,教師在進行拓展教學時,不應只關注學生多學了多少詞匯或句型,而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知、能、情、意要素,把它們巧妙地融入教學之中.
在學習了形容詞的比較級后,一位教師說: “In our life, we have lots of friends. You can see some are much taller, prettier and even cooler than you. But do you know what your advantage(教師解釋意思) is? What about your friends and yourself. Please write the passage.”接下來,教師出示寫作提示:“I have a good friend. He/She is much ________ than me. He/She is ________ than me. And ________. But I think I am also great! I’m a little ________ than ________. I’m a little ________ than ________. I’m ________.”在柔和的音樂中,學生書寫小短文,寫完后朗讀自己的文章。這個拓展環節的設計讓學生尋找并發現朋友身上,特別是自己身上的長處和閃光點。這種拓展延伸在深化新知的同時,教育學生要時刻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情感教育水到渠成。
“風弄林葉,態無一同;月當流波,影有萬變。”客觀事物有如此多的變化,我們的思維更應當有無限的空間。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若能以生為本,適時有效拓展延伸教學的時空,那課堂必將成為一個充滿生機、充滿激情的天地。
[1] 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 曹偉華,張自信.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拓展性練習的設計[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8(12).
[3]毛燕萍.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英語課堂鞏固拓展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學習月刊,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