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杰芳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素質人才培養的要求隨之提高,高校的職業指導工作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實踐證明,職業指導是實現學生職業發展的關鍵。推動高校大學生職業指導工作,將有利于促進大學生充分就業,提高大學生就業質量。
1.職業指導工作缺乏規范性,未能與學校教育完全融合。高校只有充分發揮學校教育作為職業指導工作開展的載體作用,職業指導才具有生命力。雖然部分高校力圖使職業指導實施系統化,但在實際工作中難免把職業指導工作看作一項具體的工作,且從事高校職業指導工作人員多為政工干部,專職職業指導人員配備不足,容易使大學生職業指導工作與學校教育脫節。例如,沒有在整個教學體系中對職業指導課程進行科學定位,明確職業指導工作在推動大學生就業過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部分專業教師只關注專業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在專業教學中引導學生認識本專業的發展特點、前景,極少向學生介紹與專業相關的行業、職業發展狀況,更談不上將職業指導與專業設置、學科建設相結合等。
2.職業指導工作缺乏針對性,指導效果不理想。目前,部分學校在實際職業指導工作中主要采用團體輔導的形式,如專題講座、授課等,對就業政策與形勢、就業派遣、職場禮儀、創業教育等問題介紹較多,而忽視對學生個人困惑的解決,特別是針對學生自身就業資源的占有狀況、存在的困惑、學生潛能開發、創新能力培養等問題而開展的個性化職業指導較少。部分高校的職業指導工作不到位,缺乏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的職業指導,造成個別大學生對自我定位不準確,不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使得學生就業期望值過高等。
3.職業指導工作缺乏系統連貫性,未完全發揮多元化功能。高校職業指導工作主要對學生擇業、從業、就業、創業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指導。但目前部分高校誤認為職業指導工作是一項行政工作、階段性工作,只強調就業數量、就業率,而忽視就業質量。還有部分高校認為職業指導工作就是做好畢業班的就業工作,極少在在校生中開展職業指導工作。同時,對于歷屆畢業生缺乏長期系統的調查跟蹤分析,特別是對畢業生就業質量、職業信息、職業滿意度等情況的調查統計分析,難以建立信息檔案、數據庫,未能有效發揮高校職業指導工作的多元化功能,無法體現職業指導工作對大學生充分就業的推動作用,更談不上通過職業指導工作獲取的反饋信息來指導高校進行專業和學科建設。
4.職業指導工作形式單一、內容陳舊,與社會發展趨勢需求脫節。目前,用人單位在錄用人才時強調畢業生首先要有責任感強、忠誠度高、吃苦耐勞、踏實肯干等優良品質,而目前部分高校在學生人才培養中主要重視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培養,在開展大學生職業指導工作中多以就業指導課為主要依托,較少結合社會現實關注學生的通用能力與個人素質的培養,職業指導工作的內容實用性不強,缺乏新意,與社會發展趨勢需求脫節,造成高校職業指導工作不能滿足學生實際需要,不能為學生很好地解決在擇業、求職、就業過程中遇到的現實問題,這導致大學生職業指導的服務質量不高。
1.職業指導與學校教育結合,促進畢業生充分就業。為實現職業指導的全程化,高校應建立分階段、分專業的培養模式,將不同階段的教學目標任務和高校職業指導工作有機結合,從而使職業指導工作發揮最大的效果。例如,要側重對低年級學生的職業意識、職業通用素質的培養,形成牢固的專業思想,使他們了解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通過抓好新生入學教育、新學期開學教育,注重把職業指導作為常規教育,與日常學生管理和專業教學相結合,把職業指導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多采用角色扮演法、模擬教學法、頭腦風暴法、案例教學法等教學方法,通過專業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就業觀念,幫助其養成良好的職業品質。高年級和畢業班的學生需要著力培養其創造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和團體合作精神。通過高校職業指導工作的開展,讓學生轉變就業觀念、職業觀念,增強實踐動手能力,幫助其調整就業心態,掌握擇業技巧,盡快完成向社會人、職業人的轉變。對于已經畢業的學生,學校除了要為他們提供各種職業指導和培訓教育外,更應該注重對他們的職業發展狀況進行跟蹤分析,建立完善的反饋機制,并以此對學校進一步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參考依據。學校通過與實習單位聯系,讓用人單位更進一步了解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這有利于指導用人單位選拔合適的人才,也利于學校培養的人才符合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更好地促進畢業生充分就業,從而實現人職匹配。
2.團體與個體相結合,提高職業指導的實效性,促進畢業生就業穩定。學校舉辦的主題活動是開展職業指導的有效平臺,是激發學生能力和智慧的有效手段。筆者對167名廣州在校大學生進行了隨機問卷調查,結果顯示,27.5%學生喜歡經驗分享,25.7%喜歡面對面咨詢,21.6%學生喜歡案例分析,17.4%學生喜歡模擬面試,只有7.8%學生喜歡專題講座。因此,在職業指導實施中,高校可以面向廣大學生大力開展他們喜聞樂見的職業指導校園文化活動,如職業規劃設計大賽、創業計劃大賽、小組討論、面試培訓、模擬面試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邀請社會名人、企業成功人士及優秀校友以經驗交流、個案分析等形式開展座談會,提高學生就業的技能、競爭實力、心理自信心和自我認同感。團體輔導方法對于解決求職技巧欠佳、求職準備不充分、專業發展前景和就業形勢迷惘等問題的幫助尤為有效。同時,個體職業指導與團體職業指導相結合,特別是對于有共性疑問個體組成的團體,采取共同學習、互相幫助的形式進行職業指導,將大大提高職業指導工作的實效性。針對特殊個體,職業指導工作者可以根據個體情況單獨對其輔導,在單獨輔導中同時可以配合采用預約面談、電話咨詢的輔助方式,針對不同個體進行職業興趣測評結果分析、職業生涯規劃輔導、自我性格認知分析、求職技巧和求職能力提升準備輔助、專業發展前景和就業形勢迷惘輔助、求職困難輔助和就業心理障礙咨詢等,幫助其調整情緒,強化自信,鞏固團體職業指導的效果。在團體職業指導開展過程中,可以與個體職業指導有機結合,這將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解決個體問題和困惑,有利于提高高校職業指導的實效性,促進學生的就業穩定性。
3.理論與實踐結合,提高學生參與職業指導工作的熱情,實現人職匹配。社會實踐是檢驗理論是否正確反映客觀實際的具體標準,是認識的唯一來源,這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原理。但是,大學生因為真正接觸社會的機會不多,缺乏實踐鍛煉的機會,所以他們對職業的理解較為片面,也很難真正明白就業擇業的艱難。高校應引導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到勞動力市場參觀學習,讓他們充分認識和考慮自己的學業、職業、就業、創業等,直接了解用人單位的情況,真切把握用人單位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標準,以便更好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高校還可以利用寒暑假安排在校學生到各用人單位進行見習或實習,讓學生深入社會,了解職業,加深學生對本專業的了解,激勵學生自覺培養個人能力,根據自己的個性、愛好及其職業素養要求,樹立明確的職業觀,增強就業競爭優勢,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為就業做好充分的準備。在職業指導實踐工作中,高校應根據學生需要開展實踐活動,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由選擇,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這對促進學生充分就業、實現人職匹配具有重要的意義。
4.職業指導與教育教學改革相結合,實現畢業生的職業發展。職業指導與教育教學改革具有互為促進的作用。高校通過對社會職業信息的分析,可以了解社會職業狀況、職業崗位的能力要求等方面的情況;通過加強與用人單位的聯系,可以了解實習生在用人單位的表現,以及學校各專業畢業生就業后在職業能力素質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還可以掌握用人單位對學校畢業生上崗后的工作表現及其能力的綜合評價;通過加強與歷屆畢業生的聯系,可以了解畢業生的就業質量、職業滿意度等情況,以此建立職業指導工作檔案并對其進行系統分析,可以作為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評估的重要參考指標。學校根據回訪情況適當調整高校的專業設置、課程安排、人才培養方案,這將更利于學校培養符合用人單位要求的人才。高校實行教育教學改革,通過開展新生職業能力測驗、開設《就業指導》課程、實行創業教育,幫助學生了解自我、認識社會、了解職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依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點做好職業定位,有利于提高學生創業的基本素質,提高高校職業指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因此,職業指導通過對畢業生就業工作實踐的總結,有利于學校專業學科建設的發展,促進教育教學改革,也有利于培養社會需要的專業人才,實現畢業生充分就業、就業穩定和職業發展。
5.傳統指導方式與新技術、新工具運用相結合,充分發揮新媒體作用,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以手機、互聯網為主的新媒體成為大學生學習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因此,在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職業指導工作除了采用座談、討論、授課、參觀等傳統工作方式外,可以把傳統方式與新技術、新工具的運用相結合,發揮新媒體傳播速度快、互動性強、信息量大、途徑多等優勢,適應社會信息化的要求,增強職業指導工作吸引力,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一是高校可以建立專業的職業指導平臺、網站,在這些平臺、網站上設置國家就業政策與形勢、招聘信息、職場信息、在線互動交流、職業測評、網絡課程等板塊,讓學生通過網絡課程學習,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尋求有關職業指導的理論知識、求職資訊,便于學生及時了解社會人才需求的動態,掌握用人信息;同時,通過網絡在線互動交流,有助于學生主動參與對話交流和真實反映情況,及時解答學生在求學求職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樂于接受,自覺提高就業競爭力。二是建立畢業生就業信息數據庫,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和效率。高校建立畢業生就業信息數據庫,有利于高校掌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快捷查找專業對口匹配的用人單位的招聘信息,為高校職業指導人員提供寶貴的就業信息資源,也是在校學生獲取就業信息的一個重要渠道。三是高校可以利用飛信、博客、微博、QQ、微信等網絡信息平臺,向廣大畢業生提供實時、準確、針對性強的招聘信息、通知等,為畢業生提供高質量的就業信息服務,提高畢業生的就業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