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梅
2013年南京亞洲青年運動會的高爾夫球系列賽事在南京鐘山國際高爾夫球場圓滿舉行,賽場工作人員英語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服務質量的優劣,熟練的專業英語不僅能提升服務水準和服務質量,彰顯綜合素質,而且有助于創新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為賽事增色添彩。以亞青會為契機,各大院校進一步加強高爾夫專業建設,優化人才培養模式,以項目課程開發作為抓手,通過專業學習平臺,強化專業導向的創業就業教育。本文以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體育管理專業(高爾夫方向)的專業英語為例,解讀該課程項目開發的理論基礎和核心技術,展示創業就業意識下“高爾夫專業英語”項目課程開發教學實踐,探討專業導向下的創業教育。
半個多世紀以前,美國學者邁爾斯·梅斯(Myles Mace)、大衛·伯奇(David Birch)等開辟了創業教育先河,率先提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創業教育,并逐步構建創業教育理論體系。創業教育可以使更多的學生將創業和自我聘用作為一種職業選擇,使之成為未來工作崗位的創造者和創新者,或當作“另一種就業方式”,使之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或生活態度。專業課程的項目化開發有利于學生形成職業意識,通曉崗位技能,掌握創業本領。高校的創業教育應該融入專業教育,在專業為導向的前提下開展。
美國教育學家科伯屈(W.Kilpatrick)在杜威問題教學法理論的基礎上對項目課程系統理論進行了研究和實驗,其核心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把項目課程限定在問題解決領域,通過問題的設計,勾畫課程的本真意義;其次,以學習者的自愿活動為前提,鼓勵參與項目設計;第三,以行為任務的完成作為課程開發的終極目標,項目模塊即單位學習內容,項目活動即主流學習方式。
德國職業教育學者勞耐爾(Rauner)也提出了生成性教育過程與工作過程定向的“職業工作任務分析法”概念,以工作過程為核心的課程體系必須先確定職業崗位典型工作任務,確定所要獲得學習成果的工作過程,進而確定職業學習領域。他還進一步提出,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不僅要具有技術適應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應用能力,本著對社會、經濟和環境負責的態度,參與設計和創造未來的技術和勞動世界。
融入創業就業意識的高職教育項目課程可以理解為,基于創業就業意識,以對工作任務的系統化分析所獲得的工作項目為單位設置課程,并組織課程內容的職業教育課程模式。項目課程強調工作任務的分解,通過習得專業課程的知識和技能,完成一件產品的設計制作,或一個故障的排除、一項服務的提供等,使學習內容具體化。很顯然,課程理論知識與專業知識的學習建立在多項工作任務鏈接完成的基礎上,項目任務的完成為專業知識的學習提供了支撐框架,同時也為學生今后的創業就業奠定了基礎。
1.項目課程開發原則。首先是突出實用本位原則,教學內容的設計必須遵循“實用為主,夠用為度”原則,強調職業性和實用性,學生所學習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必須能夠滿足畢業后從事相關工作所需英語基本技能的要求。
其次,提升職業能力原則。項目課程開發必須堅持以發展職業能力為核心,強調職業能力的培養。項目內容的設計應依托行業工作背景,營造仿真的職業情境和工作環境,滿足學生職業實踐能力學習的需要,提升崗位工作所要求的綜合職業能力。
再次,強化創業就業意識原則。項目課程開發是以工作任務的編排和完成為出發點和歸宿點,項目任務在某種程度上與創業初期模塊的形成有一定的關系,通過模擬某個工作的階段性創業雛形進行演練,讓學生對創業有一個初步的感知和認識,激發創業動機和創業靈感。
最后,融合項目任務序化原則。以工作任務為載體是項目課程開發的特點,其課程內容的序化則是項目課程設計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項目課程以典型的工作邏輯代替知識邏輯,課程內容的序化線索必然體現在各個項目關系之中,它可以是遞進式、流線式,也可以是并列式,根據專業的不同,找出它們所特有的工作邏輯,突出項目任務的序化進程。
2.項目課程技術要素。第一,課程結構架構要素。項目課程改革最根本的技術要素應當是職業教育課程的結構觀,即結構架構要素。職業教育的課程改革應架構在典型工作任務之上,以工作任務來串連課程內容,體現職業教育課程結構。只有有序的任務項目鏈接才能構成完整的工作過程,才有可能幫助學生熟悉和掌握創業就業所需的工作結構和工作經驗。
第二,工作任務分析要素。工作任務分析是項目課程劃分的基礎要素,經過工作任務分析得出的項目任務一定是典型的,工作任務分析會生成不同階段的學習項目任務,學生通過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來完成項目任務,以此達到學習課程的目的。因此,工作任務分析必須針對崗位,提取具有典型特點的任務環節,由此作為項目設計的基礎。
第三,職業能力形成要素。項目課程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創業能力,讓學生在復雜的工作情境中做出判斷并采取行動,以達到提升崗位能力、創業就業能力的目的。項目課程開發強調工作任務的分層設計,它包含多層面的專業能力和職業能力,且層層相扣,交叉遞進。在任務實施過程中,各項能力的培養更具體,更有針對性和方向性,同時項目課程設計為創業就業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礎。
第四,專業知識負載要素。職業教育課程的專業知識可以分為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兩大類,項目課程的設計為這兩大類知識的融合搭建了平臺。項目課程的一個重要功能是整合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實踐知識,以項目活動為線索,找出它們在工作任務實施中的知識交叉點,通過啟發性問題的引導,把知識化解在項目任務的完成過程之中。
1.“高爾夫專業英語”項目課程的認識。“高爾夫專業英語”課程屬于專門用途英語,對于將來從事高爾夫球僮、高爾夫球教練助理、高爾夫球場管理人員或草坪管理人員的體育管理專業(高爾夫方向)的學生來說,是一門必修的專業核心課程。“高爾夫專業英語”的項目課程開發采用典型工作任務引領、項目任務驅動的課程模式,以英語通識能力和英語職業能力的培養為課程目標,結合高爾夫管理和服務專業知識,按照工作任務和工作崗位要求,將教學內容劃分為獨立但又彼此聯系的教學項目群,實施分步分段序化教學,讓學生在任務完成情境中學習高爾夫專業英語知識和技能,在“手腦并用,學做合一”的項目氛圍中,掌握專業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專業英語運用能力,能運用英語解決工作中的一般問題,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
2.“高爾夫專業英語”項目課程的開發。依據職業活動的工作流程和典型工作任務的提煉,將“高爾夫專業英語”項目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成對應工作任務的學習模塊,也可稱為學習任務單元,每個單元的學習內容相對獨立,但彼此關聯。根據典型工作任務分析和本課程特點,“高爾夫專業英語”課程可分為六段主題學習項目,一個主題學習項目可以由2~3個不等的學習單元組成(如下圖)。

基于典型工作任務分析的課程項目任務及學習單元圖
從課程結構架構看,項目課程更關注學生以工作結構和職業流程來獲得專業英語知識;從工作任務分析看,課程的分解突破了按學科知識內在邏輯編排教學內容的體系,融入了工作過程,突出了任務學習的重點;從職業能力形成角度看,有助于學生熟悉復雜工作情境中崗位的鏈接,加強了職業變動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從專業知識負載角度看,項目任務分解融合了英語知識和專業知識,兩者相輔相成,為創業就業打好了專業基礎。
3.“高爾夫專業英語”項目學習單元編排。項目課程學習任務的確定必須保證學生達到高爾夫專業英語課程所要求的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和素質目標。在具體操作中,可以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協同完成項目任務。以“高爾夫球場建設”項目下的“草坪養護”主題學習單元為例,其單元教學由五個遞進式流程組成:明確任務、制訂計劃、實施計劃、檢查評價和記錄歸檔,各個流程配有不同的學習性工作任務和學習過程的組織實施方法。
流程一:教師明確任務,提出資訊建議,提供獲取相關信息的方法與途徑,給予方法指導,據各小組特點,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流程二:學生制訂方案,以學生討論為主,小組描述工作任務、制訂方案,教師審查,師生共同討論計劃的可行性,提出對策。流程三:學生分組,明確分工,教師指導計劃的實施,把學生的思維和意識導向工作體系,聚焦工作任務的完成,引導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建構理論知識。流程四:教師檢查項目的完成情況,包括專業知識、實踐能力和語言運用,對各組項目任務的完成結果進行比較和點評,評價學習結果是否達到課程的要求。流程五:集體觀摩優勝小組的項目完成成果,激發學生提出并解決實踐性問題,找出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的結合點。最后,記錄歸檔優秀成果,以備后用。
1.項目課程開發核心技術與工作任務的對接。項目課程開發核心技術在課程開發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它對接了工作任務的設置,突出了提升崗位能力和創業能力的職業教育特點,做到宏觀理念和微觀操作相結合。課程的項目任務開發能體現教育目標指向的多重性,促進多方面教育質量的提高,激發學生熟悉工作任務,參與項目實施,完成知識的遷移和內化;強化教師成為“雙師型”高素質師資的愿望,一專多能,既懂理論知識,又懂企業工作流程;同時加大學校課程改革的力度,縮短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的距離,重構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機制。現代社會和企業運作進入了以過程為導向的綜合化運行時代,新時代對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提出了熟知工作過程完整性的要求,項目課程開發能使學生通過經歷工作過程獲得專業能力和創業意識,把握工作流程,通過理實一體化鏈接,形成職業能力的全面提高。
2.項目課程開發詮釋了“以學生為中心,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教理念。項目課程開發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職業需要。項目課程允許學生參與教學內容的取舍,讓學生對項目課程發表意見,提出想法,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索,完成項目任務。這樣做能突出學習主人翁意識和學習責任感,在師生共同認可的教學模式和項目任務下,教師的講課會更有針對性,學生的學習會更主動,思維更活躍,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為今后的創業就業和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3.項目課程開發應以“實踐性問題”串連知識與工作任務。項目課程開發是師生共同參與的一項創造實踐性活動,項目任務的完成是一個序化流程,它注重的不是最終結果,而是通過項目任務完成突出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再有,項目課程開發的前提是分析項目任務,項目任務的設計需有明確的問題設置和評價標準,以診斷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為主。每個項目都是一個相對完整的產品,都應有它明確的教學目標和知識覆蓋點,而且項目任務之間通過問題的連接呈互動關系,層層相扣。最后,每一個項目任務和其問題設置要做到難易適中,不宜過大過難,必須要有側重點,讓學生體驗成就感。小型項目對于初涉專業的學生來說更有利于教學,到了教學后期,需要整合學生所獲得的專業理論和專業知識,采用大型項目才有價值,才能最終實現發展學生職業能力和創業能力的目標。
項目課程開發是高職教學模式改革的亮點,它必須要有科學的布局和規劃,立足于學生的專業技能發展和創業能力提升。項目課程開發不僅是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探索,更是教學體系的改良和優化,項目課程把“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能力發展為本位”的職教理念轉化為具體的課堂教學操作,通過一系列項目任務的完成,使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創業就業能力得到最大拓展,成為社會所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從而展示現代職業教育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