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大學生志愿服務是新形勢下對雷鋒精神的延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自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青年志愿者行動”啟動以來,大學生志愿服務作為中國青年志愿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區志愿服務、大型活動志愿服務、公益慈善志愿服務、專業性志愿服務和社會建設類志愿服務等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大學生在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時,很少能夠有意識地把志愿服務和專業知識結合起來。如果能夠引導大學生自覺地實現二者的結合,則可以提升志愿行動的質量,提高志愿行動對廣大學生的吸引力。不僅有助于大學生學以致用,鞏固、深化專業知識的學習,而且在奉獻服務的過程中,實現道德的生活踐行,志愿精神培育也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體育專業學生是大學生中比較特殊的群體,他們反應靈敏、好動熱情、樂于助人,不怕苦不怕累,在參加志愿服務活動時,態度積極,做出了自己努力。盡管如此,在專業與志愿服務相結合方面,體育專業學生仍有待加強和改進。
1.體育專業大學生志愿服務取得的成效。一是響應黨的號召,服務祖國邊疆。體育專業學生積極響應黨的政策,聆聽祖國的召喚,在西部計劃、三支一扶等服務邊遠地區的志愿活動中,積極報名、踴躍參加,許多學生愿意將自己的寶貴青春奉獻到西部、奉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他們利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為西部及邊遠地區的孩子傳授知識的同時也送去溫暖。二是積極參加各類社會公益活動。因為自身的性格特點,體育專業的學生習慣幫助和保護別人,無論是自然災害面前,還是在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面前,他們總會挺身而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如發生自然災害時自覺組織隊伍為學校排憂解難,從自己僅有的生活費里拿出錢來捐獻給受災的群眾,在每年醫院的捐血活動中主動獻血,在保護地球、保護環境的活動中積極參加,認真對待,到敬老院和福利院為老人講故事、讀報、剪指甲等。三是擔任地方體育賽事的組織和裁判工作。在地方各類級別的體育賽事中,體育專業學生利用自身的專業特長,積極主動幫助地方單位和部門策劃、組織,并擔任一定的裁判工作,因為他們的參與和支持,使得地方各類體育賽事得以順利開展,而通過參加這些活動,學生的專業能力和裁判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為地方和高校之間的聯系架起了橋梁。
2.體育專業大學生志愿服務存在的問題。第一,缺少社會支持和制度保障。志愿服務只有得到社會的認可,才能激發大學生的參與熱情,但在現實生活中,社會往往低估了大學生的志愿服務,認為大學生志愿服務是免費服務、無償服務,用人單位在招聘大學生時,看重大學生的黨員身份、學生干部身份,以及各類等級證書等,而忽視了大學生的志愿服務經歷。如參加政府的西部計劃,政策規定一年以后學生需要重考編制或自謀職業,而國家沒有相應的政策保障學生后續就業;對于參加各類社會公益活動,大都是學生社團或是學校團委組織的志愿服務,因為沒有相應的制度保障和社會支持,使活動內容常常居于表面,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在擔任各類裁判、服務地方賽事的志愿活動中,體育專業的學生也嘗試通過自己所學專業服務地方全民健身,但因為缺乏相應的協調和組織,沒有得到相關部門的支持,使學生在志愿服務的過程中困難重重。第二,沒有相應的志愿經費保障。雖然參加志愿服務活動是學生的志愿行為,但在活動過程中,常常需要就餐費、車費等經費開支,作為本身還是消費者的學生來說,讓他們來承擔這筆經費勢必會影響學生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同時這筆經費也不應該由學生來承擔,學校對志愿服務經費會給予一定程度的支持,但非常有限,無法使志愿活動更加深入或是持久地開展下去,政府和社會一直在倡導大學生志愿服務,但很少有企事業單位會給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予以經費支持。第三,志愿服務活動的形式比較單一。活動主要集中在一些傳統的服務領域,服務項目內容貧乏,活動形式簡單,如義務勞動、義務獻血、去敬老院或兒童福利院獻愛心等。由于活動形式的單一,部分學生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夠高,常常為了完成學校的任務而參加志愿活動,對于負責組織活動的教師來說,也知道單一和單調的活動無法調動學生參加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了使活動能夠順利開展,往往采取量化考核的形式來管理學生,但這與志愿活動的初衷相違背。
1.以專業設置為基礎成立相應的志愿服務隊伍。志愿服務隊伍的成立是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的首要條件,可以體育專業學生的專業設置為基礎,設置相應的志愿服務隊。在隊伍設置前,首先根據專業和地方的體育賽事以及鍛煉需求成立相關的志愿服務隊伍,既要把握好體育專業學生專業設置的特點,還要做好地方相關單位以及社區需求了解,如根據專業和需求成立:健美操服務隊、體育舞蹈服務隊、乒乓球服務隊、羽毛球服務隊、籃球服務隊、武術服務隊等;其次要使學生了解志愿服務活動的目的以及意義,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報名并參與到志愿服務活動中來,學生在報名以及參加的過程中,可以結合自己的特長以及愛好,參加相應的服務隊伍;最后要成立相應的領導隊伍,如主管志愿服務隊伍的領導、專業指導老師、志愿服務活動帶隊教師,每個志愿服務隊伍的負責人等,雖然學生對服務活動有熱情,但在活動的開展前需要教師的指導,在活動的開展中需要教師的帶領,在活動開展后需要專業的總結。只有這樣,才能使志愿服務活動有組織、有計劃、有效果地開展下去。
2.以服務活動為導向建立相應的志愿服務章程。志愿服務章程的建立是志愿服務隊伍持續發展和活動持續開展的必要條件。志愿服務章程的內容包括志愿服務隊伍的名稱、志愿服務的原則及宗旨、志愿服務的主要內容、志愿服務成員的權利及義務、志愿服務隊伍的組織機構以及志愿服務經費的來源等。服務隊伍的名稱使隊員找到了集體的名字,服務的原則和宗旨使隊員知道了最終的追求和目的,服務的內容使隊員知道了自己志愿活動該做些什么,隊員的權利和義務使隊員知道了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隊伍的組織機構使隊員知道了集體的構成,更找到了集體的感覺,而經費的來源更是志愿活動得以順利開展的保障。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志愿服務章程的建立則是“規矩”,是志愿服務活動有條不紊開展下去的條件。
3.以活動效果為目的制訂相應的活動宣傳方案。一是網絡、報紙、電視、廣播、公告欄宣傳。當今社會是網絡的時代,人們大多數時候通過網絡了解健身、娛樂、新聞等時事動態,如果將志愿服務活動的具體事項以網絡的形式告知給市民,市民應該會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活動的相關事項。而報紙則是人們了解外界的窗口,許多人愿意利用下班時間、坐公交車時間甚至是飯后的時間來看一份自己喜歡的報紙,如果將活動的時間、地點、服務內容以及領導機構等情況登載在報紙上,也可以為志愿服務活動做一很好的宣傳。電視和廣播則是人們生活中常常接觸的媒體,可以將活動的相關內容錄制成宣傳片,寫好、錄好相關的宣傳文字,在電視臺以及廣播電臺輪流播放,可以為市民參加活動做一最直觀的宣傳;公告欄是市民經常關注的窗口,人們常常會在有意無意間留意街道兩旁、小區內等公共場所的公告欄動態,即使是逛街的閑暇時間、等公交車的時間,大家也會將注意的目光盯在公告欄上,所以,公告欄無疑是宣傳的有效途徑之一。二是開展體育表演、健康講座。人們雖然很多時候沒有抽出多余的時間鍛煉,但熱愛健康、追求健康卻是人人喜愛的話題,為了使人們將熱愛健康、追求健康的心理落到實處,首先要使大家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健康,健康需要人們做些什么。而開展體育表演、健康講座則是有效的途徑,通過開展體育表演,使人們看到擁有健康的人可以做到許多自己平時做不到的事,體育鍛煉不僅給他們帶來了身體上的健康,同時還帶來了心理上的愉悅、情緒上的放松,可以使自己的身體現狀、生活質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和改善,從而使人們愿意參與體育鍛煉活動。健康講座則是為人們開啟體育鍛煉的心理之門,許多人并不知道不參加鍛煉、身體亞健康會給自己帶來多大的危害,通過講座則可以使大家了解許多關于鍛煉與健康的知識。
4.加強與學校和地方相關部門的聯系、協調和溝通。第一,加強與學校相關部門聯系、協調及溝通。志愿服務活動需要得到學校以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才能順利開展。在活動開展前,活動組織者需要讓學校主管部門知道活動開展的意義以及價值,從而使學校能夠從人力、物力和財力方面大力支持,如人力方面的支持,可以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及操作機構,物力方面的支持,可以為活動的開展提供相應的器材和物質,財力方面的支持可以使活動長久持續地開展下去。第二,加強與地方相關部門聯系、協調及溝通。首先與地方社區的溝通,即與社區負責人進行溝通和聯系,制定相應的調查問卷,了解社區居民對體育各類項目的愛好以及選擇,了解他們大概可以參加鍛煉的時間和地點,由有經驗、有方法的教師組織和帶領學生到社區內進行健身指導和服務,服務的時間、項目和地點根據實際情況與社區的負責人進行協調;其次與企事業單位的溝通,大型企事業單位都有自己的運動隊以及定期的運動賽事,與企事業單位的聯系和溝通可以更多地為學生創造鍛煉以及就業的機會,可以通過與企事業單位的負責人聯系,安排學生定期到單位進行健身指導和服務,了解企事業單位的用人需要,學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加強對學生培養;最后與地方主管志愿服務的部門聯系,體育專業學生到校外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必須得到地方主管部門的支持才能順利開展,如學生到廣場、公園、社區等公共場合開展活動,加強與體育局、居委會、電視臺等部門的聯系和協調。
5.加強志愿服務活動的制度建設。國內至今還沒有出臺一部全國性的法律、法規來規范志愿者行動。志愿者行動的社會角色、服務對象及范圍、權利與義務關系都缺乏明晰的法律規定,導致大學生志愿者在服務過程中權利邊界不清,極易引發糾紛,傷害志愿者權益。通過加強大學生志愿服務的制度建設,可以保護大學生在志愿服務期間應有的權利,如大學生在參加西部計劃志愿服務中,如果對大學生后期的就業有一定的政策保護,勢必會提高學生參加志愿服務的積極性,同時,制度的加強可以避免學生參加志愿服務活動時出現糾紛,是安全保障之一。如果出臺相應的政策,允許大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地點為相應的企事業單位以及社區提供與專業相關的志愿服務,為他們提供一定的場地以及器材支持,保證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組織活動,無疑有利于志愿活動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