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成志
(淮陰師范學院 江蘇淮安 223300)
國家獎助學金制度育人功能及其路徑探究
殷成志
(淮陰師范學院 江蘇淮安 223300)
國家獎助學金制度的實施體現出黨和國家對廣大學生的關愛,弘揚了教育公平理念。文章通過對國家獎助學金特有的物質資助、激勵、導向和人文關懷功能進行分析,并針對當前國家獎助學金操作過程中育人功能發揮的不足的問題,提出實現國家獎助學金的育人功能途徑,需要構建立體資助模式,豐富教育內容內涵。通過培養大學生感恩意識、誠信教育、責任意識,充分發揮國家獎助學金資助育人功能。
國家獎助學金;育人功能;途徑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問題受到國家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國家獎助學金制度經過幾年的發展與完善,逐步細化為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和國家助學金。但在進行獎助學金資助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協調:如表解困與育人目標之間的不協調、解決暫時困難與為學生長遠發展負責的不相協調。
(一)資助功能
從2002年起我國就開始設立國家獎學金,以此幫助那些家庭經濟困難卻又品學兼優的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經過幾年的發展,國家獎助學金資助力度不斷擴大,資助標準調整為國家獎學金8000元/生/年,國家助學金的平均標準為3000元/生/年,國家勵志獎學金的標準為5000元/生/年。隨著國家獎助學金評選范圍的擴大、評比比例的提高,獎優與資助并重,基本覆蓋了所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也真正兌現了決不讓一名學生應為經濟困難而失學的承諾。
(二)激勵功能
國家獎助學金制度及實施過程中發揮出對學生的激勵功能。通過對學生的資助與獎勵,在幫助受資助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的同時,更要培養受資學生愛國愛校的情感,讓他們學會做人的道理,培養他們的感恩意識。激勵作用的核心內容在于,學校之所以獎勵這些學生,其目的是很明顯的,即在肯定受到獎勵學生的行為時,無不希望受獎勵學生能繼續實施受獎行為[1]。
(三)導向功能
國家獎助學金制度及實施過程中能夠發揮出對學生的引導作用。在通過給予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或者在思想品德、學業成績等方面表現突出的學生給予表彰和獎勵,能在學生中起到一定的積極引導作用。告訴學生哪些行為是提倡的;哪些是國家、社會或者學校所重視的,引導學生發揮個人的潛力并發展自身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知識素養,并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人文關懷
國家獎助學金的人文關懷“體現在教育資助政策上,就是堅持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的價值導向,形成面向全體學生的資助政策體系,在正確反映和妥善處理富裕家庭學生和特別貧困家庭學生利益的同時,著力研究和解決來自中、低收人家庭的廣大學生的資助問題,并據此做出相應的制度安排,只有這樣,才能不僅緩解貧困學生接受教育所面臨的困難,而且從整體上提升教育資助的倫理價值。”[2]這種制度的規范,一方面是使得學校在實施資助工作過程中有章可循,另一方面也保證了獎助學金體系實施的效果。
(一)評定標準不完善,實踐鍛煉較缺乏
雖然目前高校學生資助工作的政策及配套的實施細則層次較清晰、內容較具體,但在實施細則過程中側重于完成政策范圍內規定的任務,而對一些細節缺乏一定的考慮,從而忽視政策實施過程中的教育作用。無論是獎學金,還是助學金,體現出來的評價標準籠統表述為“學習成績優異”或“學習成績優秀”。這些導向使學生在學習目的和學習態度產生一定的功利傾向,只重智育發展而輕其它素質和能力發展,甚至會產生實踐鍛煉沒有用處的錯誤認識。
(二)缺少內涵凝練宣傳,功能發揮不明顯
長期以來,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往往偏重對受助學生的經濟補助,忽視對學生的心理、精神和能力的幫扶,具有簡單經濟化傾向,資助與教育脫節。根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特點,高校獎助學金工作的內涵已絕非經濟貧困單方面所能涵蓋的,學校應該各方面照顧周全,引導學生有責任感和自立自強精神。因此,獎助學金工作應結合學生自身的身心、物質和精神幾個方面的需求,在解決其自身經濟壓力問題的同時,更注重解決其學業、能力培養等發展方面的問題。
(三)缺乏長效評價機制,育人效果不突出
獎助學金現行的評選機制,由于要求公正、公平、公開,許多貧困學生的隱私被一一揭開,加上評定前未及時做好貧困學生的心理疏導,評定之后缺乏必要的人文關懷,給許多學生造成一定的心理負擔,只為他們解決經濟上的需要,卻忽略了其內心世界的溝通。因此大大減弱了獎助學金的激勵作用,學生走上社會后的感恩意識、自強意識則缺乏。
(一)構建立體資助模式 發揮多維資助育人體系
1.轉變觀念 構建立體資助模式
目前,我國高校已基本上建立了以獎學金、助學貸款、勤工助學、國家助學金、特殊困難補助、學費減免為主體的多元化和資助貧困家庭學生的資助體系。要發揮國家獎助學金育人功能,則需要高校轉變觀念,幫助受資助學生在解決其經濟困難的同時,幫助學生順利接受高等教育,改變其生存狀態,走入社會后能占一席之地。因此資助體系的建立就要充分地與教育相結合,將濟困資助、扶志資助與能力資助行為結合一起構筑“濟困、扶志、強能”立體資助模式,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立體式和個性化資助。[3]
2.搭建平臺 切實發揮育人功能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來自民間、企業等各界人士的社會資助源源不斷,拓寬了高校資助渠道。多元化的資助體系使得貧困學生在經濟上得到了很大的環節,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在資助貧困生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另外應在學校和社會之間搭建平臺,為貧困學生提供社會實踐崗位和工作崗位,讓學生認識在接受社會和他人的關愛的同時,更有責任和義務將愛繼續傳遞下去,將知恩圖報理念付諸工作實踐。
(二)豐富教育內容內涵 拓展資助育人外延
1.培養感恩意識
高校在解決經濟困難學生經濟上困難的同時,要通過多種途徑幫助她們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養和文化素養,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4]。作為資助體系的直接執行者,高校可以通過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心理咨詢、座談等形式培養學生的知恩、感恩教育,引導受資助的學生領悟并體味這種情感。另外高校還可以開展一些以感恩為主題的教育活動來激發學生們對感恩教育的認同感,如感恩演講、感恩征文、感恩家書等等,通過這些主題鮮明的活動培養大學生們的感恩意識,陶冶他們的道德情操。
2.加強誠信教育
由于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大學生或多或少的看到了一些不守誠信、言行不一者卻能或多一些實際利益的現象,使他們產生一種錯誤的認知。大學生中不誠信的現象突出表現在對國家助學貸款的拖欠問題上。雖然學生畢業前都會按照要求填寫承諾書或者還款計劃,但畢業后惡意拖欠貸款甚至利息的學生不在少數,大學生誠信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因此大學生在校期間利用獎助學金發放為契機對學生針對性開展誠信教育是必要之舉。
3.強化責任意識
國家獎助學金一方面是通過獎勵品學兼優的學生給其他學生一種積極的導向,另外一方面是資助經濟困難的學生凸顯國家和高校關注經濟困難學生,扶弱濟貧,幫助其順利完成學業。但通過這項工作更要強化學生的責任意識,培養學生的健康心態。但現實中國家獎助學金申領發放過程中出現的學生造假冒領,肆意揮霍等現象暴露出學生的不健康心理。因此,對于高校要在對大學生責任意識和養成教育上下功夫,培養他們對社會、生命、家庭甚至對自己負責的態度,正確合理地使用國家獎助學金。
[1]胡少波.大學生獎勵資助及其教育價值研究[D].長安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2]蘭明.心理健康的哲學智慧[M].吉林人民山版社,2006.
[3]程曉娟.以人為本視域下的高校助困育人工作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4]趙貴臣,劉和忠.試析高校學生資助體系的育人功能.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1).
[5]黃碧峰,劉水林,張健兒.高校國家獎助學金育人功能及其實現路徑[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1(01).
[6]蔡穎.高校國家獎助學金制度實施現狀調查[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5).
[7]鄭建春.對目前高校國家獎助學金育人功能和實現路徑的幾點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4(32).
Analysis on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the national scholarship assistance and its approach
Yin Cheng-zhi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Jiangsu, 223300, China)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scholarship system reflects the love and the care of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promote the educational equity idea.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pecial functions of the national scholarship assistance, such as material support, encouragement, and guidance and humanistic care.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shortage of educational function in the process of operation, the approaches of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s of the national tuition assistance are proposed. In that way, we can build three-dimensional pattern of the national tuition assistance, rich the education content. By cultivating students' gratitude consciousness education, honesty,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national scholarships funded education function will be given full play.
national scholarship assistance; educational function; approach
G640
A
1000-9795(2014)08-000214-02
[責任編輯:周 天]
殷成志(1979-),男,江蘇連云港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