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超 張 暉
(安徽財經大學 安徽蚌埠 233000)
新型城鎮化內涵建設與金融支持研究
張 超 張 暉
(安徽財經大學 安徽蚌埠 233000)
新型城鎮化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也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是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經濟工作的中心。新型城鎮化建設能夠協調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發揮城鎮化綜合效應,釋放內需巨大潛力,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與社會和諧進步。新型城鎮化建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金融作為宏觀經濟的支柱產業和重要的經濟杠桿,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城鎮化;金融;支持
國務總理李克強指出,推進城鎮化,核心是人的城鎮化,關鍵是提高城鎮化質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農民。要走集約、節能、生態的新路子。要為農業現代化創造條件、提供市場,實現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輔相成。新型城鎮化是不同于以往的城鎮化。過去的城鎮化多數側重于城鎮人口的增加。當前的城鎮化與以往相比,內涵更加豐富,目標更加明確。可以看出,當前中央提出的城鎮化注重的人、農村、城市的共同協調發展。
(一)新型城鎮化需要科學推進工農業、服務業協調發展
新型城鎮化提出的“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城互動”應當在政府的組織下,以符合市場規律和當地經濟特點為依據進行科學合理地規劃,融入到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分工當中。發揮工業在促進經濟增長和就業中的作用,進一步解放農業生產,加快農業生產要素的市場化發展,實現現代化的大農業、或特色農業的發展。合理地發展現代服務業,盤活市場經濟,促進經濟繁榮。
(二)新型城鎮化需要鼓勵新興產業發展,淘汰落后產能
新型城鎮化作為未來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應當契合時代的發展和需要,實現現代工農業和服務業的發展。對于高污染、高能耗的產業應當予以限制,并逐步取締。高污染高能耗的產業從長遠來看,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弊端遠遠大于其當前帶來的短暫的利益。因此在新型城鎮化規劃和建設中,要鼓勵先進、限制落后。
(三)新型城鎮化要為城鄉居民提供豐富、平等的公共服務
李克強總理在提到城鎮化概念時,提出城鎮化的核心是人。只有人們安居樂業,才是新型城鎮化的真正目的。因此做為政府要為城鄉居民提供公平的、豐富的、有保障的公共服務,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城鄉居民在基礎設施、生活、社會保障、住房、教育等差距應當逐漸縮小并趨向一致。
金融與新型城鎮化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關系。金融業的發展對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了豐富的資金支持。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同時也帶動金融業的繁榮。金融對新型城鎮化的影響具體提下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金融業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和多樣化的融資渠道。金融發展是促進城鎮化建設的重要手段之一,城鎮化建設同時進一步促進金融深化。金融發展與城鎮化存在互動機制。金融發展可以通過儲蓄向投資轉化、提高資本配置效率、優化金融市場結構等促進城鎮化的發展。金融業可以通過銀行體系、信托、小額貸款公司、政策性銀行對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資金支持;也可以通過金融創新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更多的金融產品。
(二)金融業對新型城鎮化建設具有導向作用。金融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的命脈,聯系著國家的各個行業,是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實施的重要渠道。通過不同的金融政策對資金進行合理的引導。將資金引入到新興產業和高效集約的行業中去。對于落后的產業通過金融手段給予一定的限制,進而實現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的目標。
(三)金融業對城鄉一體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當前我國仍然處于城鄉二元制的社會格局。在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過程當中,有大量農村人口轉移為城市人口,這給城市帶來的壓力是非常巨大的。同時農村和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農業基礎設施的完善、農村生活條件的改善都需要大量的資金。這些資金僅僅依靠政府的投入或居民自身的積累是完全不夠的。充分發揮金融業在基礎社會建設和投融資方面巨大作用,對改變城鄉二元制體制、實現城鄉一體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四)金融業能夠為公共服務提供資金支持。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實質是以內涵式城鎮化為主,其核心是“人”的城鎮化。因此建立城鄉公共服務體系是城鎮化比不可少的內容。當前僅僅依靠政府公共資金的投入,不能滿足居民的需要。金融可以為公共服務提供資金支持,可以有力地支持內涵式城鎮化發展。金融可以在養老、醫療、教育等領域發揮重要的作用。同時,為滿足城鄉居民自主創業和就業需要,還要提供大量的創業貸款和風險投資。伴隨著農業生產的擴大化,還要為農業生產提供農業保險等。
(一)加大金融領域的開放,促進多種形式的金融發展,為新型城鎮化提供資金。金融領域的壟斷和行業限制導致資源不能夠合理進行配置,同時也導致了金融部門資金的緊張。加大金融領域的開放,鼓勵各種形式的資金進入金融部門,有助于資本合理的流動,改善資金緊張的狀況;有利于引導資金進入政府側重發展的部門和地區。商業銀行、投資銀行、政策性銀行以及保險、信托、證券等多種形式的金融行業的開放和發展,可以激發經濟的活力,解決城鎮化建設的資金問題。
(二)發揮金融在經濟中的宏觀調控作用,合理引導產業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要實現“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的目標,必然要求政府在城鎮化的規劃中進行科學布局、合理引導。通過運用貨幣、信貸、債券、利率、匯率等金融工具和杠桿,構建調節經濟運行、調控產業布局、引導合理消費、服務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金融支持體系,可以有力的推動產業結構的升級和轉型,支持地區產業政策的落實。同時同時,政府可以利用金融這一重要的宏觀調控的工具,結合各地不同的特點,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制定一系列的鼓勵經濟發展的產業政策。
(三)促進金融創新,提供更多形式的金融服務,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是城鎮化建設的一項重要的工作。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大,效益低,回收期長。金融創新是解決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問題的重要手段。未來,國家可以放開市政債券融資市場,通過公開的地方債券籌集建設資金;也可以通過促進開放性金融的發展,采取資金+項目+市場對接的形式,為基礎設施提供資金。同時也可以通過金融工具的創新,如BOT、BTO、ABS、PPP、PFI等項目融資方式,盤活社會資本,增加城鎮化建設中的資金來源和渠道。
(四)加快金融改革,推進金融民主化,支持城鄉公共服務發展。金融業的發展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城鄉居民有權利獲得公平的金融服務。因此加快金融體系改革,建立多層次的金融服務體系,有助于推進金融民主化,為城鄉居民創造公平、合理的金融服務環境。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和商業可持續原則,采用靈活的方式為城鎮化進程中的公共建設、城市發展和居民生活提供全方位、多層次和一體化的信貸支持和金融服務,解決在城市化進程的住房、醫療、就業、創業等一系列民生問題。
[1]范立夫.金融支持農村城鎮化問題思考[J].城市發展研究,2010(7).
[2]李克強.在改革開放進程中深入實施擴大內需戰略[J].求是,2012(2).
[3]孟祥林.城市化進程的經濟學分析[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
[4]方少勇.小城鎮城市化金融支持與政府干預[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5(4).
Research on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and financial support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Zhang Chao Zhang Hui
(Anhui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Bengbu Anhui, 233000, China)
A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is the historical task of our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maximum potential is to expand domestic demand. Is the future for a long period of economic work center. New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can coordinate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urbanization comprehensive effect of play, the huge potential release of domestic demand, promote the long-term stable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harmony and progress. New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is a huge systems engineering, the financial industry as a pillar of macro economy and the important economic lever, ha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towns.
urbanization; financial support
F830
A
1000-9795(2014)06-0497-02
[責任編輯:陳懷民]
2014-03-06
張 超(19810),男,安徽含山人,副教授,從事金融和經濟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