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玲玲 沈瑩瑩
(滁州學院教育科學學院 安徽滁州 239000)
師范生就業指導現狀分析
——以滁州學院為例
駱玲玲 沈瑩瑩
(滁州學院教育科學學院 安徽滁州 239000)
當前國內師范專業畢業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師范生的就業指導工作是否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和就業市場的變化,體現師范生特色存在很大的疑問。為了了解師范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現狀,促進師范生順利就業,本文通過問卷調查法,對滁州學院的師范生就業指導狀況進行調查,具體從就業指導的內容、形式、方法、過程、隊伍和效果六個方面進行調查,旨在了解師范生就業指導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改善我國師范生就業指導的對策和建議。
師范生;就業指導;全程化就業指導
師范生一直是我國寶貴的人才資源,也是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力量。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高等教育經過連續十多年的擴招,我國師范生的規模也在不斷變大。因此,如何做好師范生的就業指導工作,促進師范生順利就業成為師范專業面臨的重大問題。
據統計,2013年滁州學院畢業生總數是3704人,其中師范類畢業生總數1042人,幾乎占據了全校畢業生總數的1/3。從這些師范生中隨機抽取300名師范畢業生,通過發放《師范生就業指導現狀調查問卷》進行問卷調查,實際回收296份,其中有效問卷291份。有效回收率97%。
(一)師范生就業指導內容調查
在師范生的就業指導內容調查統計中,指導內容主要集中于提供就業信息方面,同時在基本符合中較高的是就業政策、法規和就業技巧兩個方面,但是都沒有達到百分之五十。目前,就業指導內容中職業生涯規劃不符合最高,占72.64%,自我認知及職業定位、創業、就業心理、職業能力及素質的指導還尚未被重視,這幾個方面“不符合”被選率都超過了50%,由此看出,就業指導內容上并沒有滿足當前師范生的需求,大多停留在就業安置階段。
(二)師范生就業指導形式的現狀調查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高校的就業指導形式首先以就業信息網為主,被選率87.84%,說明大部分高校應經擁有自己的就業網;其次是舉辦招聘會,被選率達到68.24%,就業指導課和講座也是高校就業指導的主要形式,被選率分別是62.16%、40.88%,因此,就業指導課和講座可能在程度上還存在些不足,也可能是就業指導課和講座的內容、方法上的單一,使其缺乏吸引力和實效性。
(三)師范生就業指導方法的現狀調查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高校的就業指導主要是采取講授方法,占85.47%;除了講授法以外,其他方法的“符合”率均低于30%,這說明高校的就業指導普遍存在指導方法單一現象。其中談話法“符合”被選率僅為7.43%,說明高校就業指導中嚴重缺乏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在“基本符合”選項中討論法被選率相對較高,說明高校的就業指導雖有運用,但是程度不高,效果一般。
(四)高等師范院校就業指導過程的現狀調查
從調查的結果發現,師范生業指導在過程存在著不均衡現象,在職業意識的出現階段(大一)、職業的定向階段(大二)“不符合”的被選率特別高,在職業定向的執行階段(大三)“不符合”的被選率略有好轉,但有超過半數的師范生認為就業指導沒有展開,在職業定向的穩定階段(大四)“不符合”的被選率大大降低,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高師院校的就業指導主要集中在大四階段。就業指導應該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在師范生在不同發展階段選擇不同的指導內容,而目前高校的就業指導更注重“短期促銷”的形式。而這種短期行為使就業指導工作缺乏實效性。
(一)師范生就業指導內容缺乏全面性、實用性
目前,我國高校的就業指導多以“信息提供,知識講解”為主,內容多停留在對就業政策、就業法規的宣講與詮釋,當前就業形勢的分析,求職、面試技巧的理論介紹,用人單位職位信息的提供、指導學生如何辦理就業手續等應急指導,而缺乏對師范生的教育引導,忽視了就業指導的教育功能。
(二)師范生就業指導形式缺乏多樣性、個性化
高校就業指導形勢單一,主要通過就業信息網、就業指導課和講座開展就業指導,面對的群體是全部師范生,主要進行就業政策、就業形勢的介紹,屬于集體教學,“集中營”式的指導,缺乏相互間的交流,缺乏個性化的指導。
(三)師范生就業指導方法缺乏科學性、實踐性
目前,師范生就業指導主要是通過講授方法向學生“宣讀、講解”,導致就業指導如同“填鴨”式的指導,枯燥、乏味,對學生缺乏吸引力。同時,講授法只在乎是否傳授內容,而不在乎內容是否被師范生所接受、吸收。
(四)師范生就業指導過程缺乏階段性、系統性
通過調查,發現目前我國高校師范生的就業指導缺乏階段性和連續性,就業指導集中在大三大四進行。對大一、大二師范生開展的就業指導較少,而且就業指導的隨意性較大,缺乏對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層面,對師范生的師范教育的全過程,即從大一到大四,甚至可以外延到畢業后的一兩年這一過程,針對不同階段師范生的特點、生涯發展的任務對師范生進行系統地指導。師范生的職業生涯發展又是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所以統統等到畢業前來解決,對于高校來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就業指導過程缺乏系統性阻礙了師范生的職業發展及個人發展。
(一)完善師范生就業指導的內容、任務
高校的就業指導不是簡單地提供就業信息,而是要以促進師范生職業生涯發展為主要目標,開展內容全面的就業指導,促進師范生的全面發展。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實現:幫助師范生了解形勢、了解自我,合理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幫助師范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高尚的道德修養;幫助師范生提高自主學習意識,全面提高職業相關的素質;開展就業心理指導,幫助師范生進行就業心理調適;積極開展師范生的創業教育,拓寬就業途徑。
(二)豐富就業指導形式
高校就業指導的形式應該不拘一格,充分體現其多樣性。就業指導的多樣性是指在指導過程中,不僅要對傳統的做法加以鞏固和提高,更應加強對新形式領域的探索,從而提高就業指導的效果,促進師范生的職業生涯發展和順利就業。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實現: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指導;開設執業相關證書考核培訓課程,提升師范生就業競爭力;加強實習和就業基地建設,培養師范生的職業適應能力和實踐能力。
(三)科學運用就業指導方法
首先,要以學生為主體,運用談話、討論等方法,增強互動交流,以了解學生的需求為基礎地開展具有針對性、有意義的指導。其次,要通過參觀法和實習法加深師范生的職業認識、提高職業能力。通過實踐,所以要加強師范生的實習意識,為師范生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第三,及時在過程中進行評價方法。就業指導作為一種教育活動,需要在過程中及時對師范生的某一階段的被指導情況進行反饋和評價,一方面推動師范生個體的不斷成長,隨時發現錯誤,隨時改造,另一方面,運用評價法對師范生的被指導情況進行總結、評分也為接下來的就業指導提供了行動依據。
(四)實施全程化就業指導
高校師范生就業指導的最終目的應該是以學生為本,促進師范生的職業生涯發展。因此,就業指導也應該是一個長期的、連續的、系統的過程。師范生就業指導要貫穿于師范生的整個大學階段,要依據不同年級、不同階段的師范生特點,明確指導目標,突出重點,進行具有針對性的分步實施。
[1]孫百才,龔麗華.師范生就業難與西部農村教師短缺[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0(2).
[2]王瑩.高等師范院校就業指導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遼寧:遼寧師范大學,2010.
[3]胡向紅.師范院校本科畢業生就業現狀研究-以H學院為例[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8.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mployment guidance to college students--Chuzho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uo Ling-ling, Shen Ying-ying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Chuzhou University, Chuzhou Anhui, 239000, China)
The current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college graduates becomes more and more serious, if the students’ employment guidance to adapt to the chan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job market,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reflect a lot of question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guidance work, promote students’ employment, through questionnaires to survey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guidance of Chuzhou University, to investigate the career guidance from the contents, forms, methods, processes and effects of six aspects, to know the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guidance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our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guidanc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guidance; the whole process of employment guidance
G473.8
A
1000-9795(2014)06-0214-01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4-03-10
駱玲玲(1986-),女,安徽定遠人,滁州學院教育科學學院輔導員,助教,從事高等教育學研究。
沈瑩瑩(1993-),女,安徽合肥人,從事學前教育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