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麗
(貴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貴州貴陽 550025)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研究
薛 麗
(貴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貴州貴陽 550025)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任務,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本文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相關概念進行了科學的界定,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策略。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因素;對策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化表現形式,是大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具體來講,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通過對涉及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理論,進行時代性、實時性的章節內容及體系安排設計,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思想品德教育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一種授課教育方式,該教育方式更加凸顯黨和國家的意志,具有思想性、政治性和階級性等特點,與傳統的學術性、知識性的一般講解與描述有所差異。實效性指的是在某項實踐活動的控制范疇內,人們以主觀需要、愿望以及實現和滿足的程度為標準,對其進行評價而得出的積極結論。涉及實效性的研究主要圍繞兩個問題展開,即該活動是否達到了預期目的以及在達到活動效果的過程中效率如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是指思想政治理論授課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使用一定的方法、媒介及手段對受教者施加影響,使其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道德觀和法制觀,確立正確的政治立場和方向,堅持科學的理想信念方面獲得的實際效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僅要培養大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觀點、立場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改革創新的能力,幫助大學生增強抵制錯誤思潮、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和拜金主義等腐朽思想侵蝕的能力,還要激發和提升大學生對現實中涉及該課程的熱點、疑點、難點問題及重大的理論問題的研究興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即是教學的出發點也是其落腳點,始終貫穿于教學工作的全過程,從實效性出發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踐,才能夠實現低成本和高效益的統一、內在效果與外在效果的統一、個體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
我國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具有較多的保障性和提高性的條件:首先表現在以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為主的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其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和加強;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不斷豐富和發展,賦予了傳統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新的內涵,同時增加了如社會主義榮辱觀在內的許多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新內容;最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得到加強,整體素質得到不斷提升,教學方法手段不斷豐富,形成了黨政群齊抓共管、全校緊密配合、黨委統一領導、專兼職隊伍相結合、學生自我教育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
(一)與教師主體相關的問題。首先,教師自身角色定位不準,對現代教育要求的自身學習者、研究者、實踐者、服務者的角色認識不夠,主體性不強,教育與教學被割裂了,學校與豐富的社會生活被割裂;其次,教師的言傳身教能力有所欠缺,不能充分發揮知識傳授和教育示范作用,以自身的形象和師德行為感染或影響學生,部分理論課教師在課堂上照本宣科,與學生缺乏交流,或在課堂上言語隨意,在為人師表上不盡人意;最后,理論課教師隊伍數量穩定性及結構合理性欠佳,行業間人才流失及中西部經濟發達地區優秀理論課教師向東部經濟發達地區流失嚴重,在隊伍結構合理性上,年齡結構不合理,老、中、青比例失調。在學生主體方面,部分大學生在學習理論課時學習態度和目的不明確或不端正,需求意識不足,功利性太強,學生在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時表現出不主動、不積極。
(二)與教學客體相關的問題。首先,理論課教學內容與實際聯系不夠緊密,說服力有限,部分教學在授課過程中不聯系實際,拘泥于書本的純理論,缺乏前沿性的理論成果,照本宣科,對深層次力的理論的分析度不足;其次,理論課教學內容安排上忽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主要是概念、知識和理論排列組合,缺乏啟發性的內容、政治判斷和道德選擇能力,無法體現理論課實效性;最后,理論課教材可讀性還不夠強,不合當代大學生的口味,政治性、理論性較強,內容理解難度較大,理論課教材中文字描述過多,圖例和數據過少,使學生缺乏必要的學習興趣的引導。
(三)與教學法及教學環境相關的問題。在教學法方面,新課程的評價提倡發展性評價,但實際課堂上缺乏師生皆能受益的教學方式,有的教學手段的應用欠佳,注重形式,不求實效,不重視教育對象的思想實際,不注重分析青年大學生所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有的教學手段的應用欠佳,注重形式,不求實效。在教學環境方面,理論課的組織領導不夠理想,沒有形成有利于保障理論課實效性的校園環境,一些高校缺乏統一的領導部門和教學承擔部門、相關單位配合不力,學校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視程度不高,扶持力度有限,一些管理者未把握好工作重心,管理者專業素質不過硬,敬業精神不夠。課程及教師安排死板,開班人數過多,學生基本處于被動。
(一)以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強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主體。首先,重視理論課教師隊伍專業化的培養,專業化的理論課教師應具備以下特質:明確的專業定位,遠大的專業理想,健全的專業情感,扎實的專業知識,嫻熟的專業技能。所以要嚴把入口關,規范理論課教師資格認定標準,實行嚴格的資格認定標準,重視崗前和在職培訓,對在職理論課教師定期進行培訓,加強教師的社會實踐鍛煉,提高教師的社會實踐能力;其次,要加強理論課教師與學生課上及課下的協作互動,轉變觀念,充分調動學生,把握方向,正確引導學生,一方面教師要在科研的基礎上提高授課水平,掌握理論聯系實際的技巧,吸引學生對所講內容的興趣;另一方面要在考試方式和內容的多樣化,盡可能減少學生的背誦壓力,把考試重點轉移到考核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認識和解決社會現實問題的能力上來;最后,應該應用多種方式做好課上協作互動,主要的協作互動方法有提問法、角色互換法、課堂討論或辯論法等;同時還要做好課下的協作互動,主要方法有課后閑聊法、召開座談會、網上交流等。還要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學習的需求意識的培養。
(二)以教材建設為基礎強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客體。首先,要以學科建設為基礎強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增設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突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對理論課的支撐作用,為理論課教學內容提供可參照的研究成果,為理論課內容選定和充實提供學術基礎,為完善理論課教學內容提供人才資源;其次,以新的模式建設高質量的理論課教學內容體系,促進教材、教師、學生三者間的多向交互對話;最后,理論聯系實際,以為學生服務為宗旨確立教學內容特別是教材體系,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備課和教學中,要有的放矢,抓住學生的“興趣點”,解決學生的“疑惑點”,避開學生的“反感點”。理論課教材要在文字表述、敘述方式、內容編排等方面下足功夫,人性化的考慮,一切從便于學生學習的目的出發。
(三)以教學方法創新為關鍵環節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法。首先,可以采用新型教學法,倡導師生共同發展,采用反思性教學,即教學主體借助行為研究,不斷探究與解決自身和教學目的,以及教學工具等方面的問題,努力提升教學實踐合理性,使自己成為學者型教師,這種新型教學法強調以探究和解決教學問題為出發點,以由教師信念而生的主動性為先決條件,以獲得信息反饋為必要條件,以循環漸進為運轉方式,以實現“課堂公平”為理想,以“兩個學會”為目標;其次,要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揉合傳統與現代手段,在教學實際中需要注意的是要認識到不論是多媒體手段還是傳統板書或教師口授等手段,都是方法而不是目的,它們之間是互補關系而不是替代關系,信息運用要適量,學生節拍要合理把握。
(四)加強組織領導,優化理論課教學環境。首先,要加強理論課的組織領導,提高認識、更新理念、出臺政策,設立專門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承擔部門和教學工作領導小組,多方配合形成有利于理論課的良好校園環境;其次,創新理論課課程安排和教學組織方式,組建課程教學組,以專題方式授課等,最后,提高高校領導、管理人員的素質,注重、肯定管理人員的地位與作用,給他們展現自己價值的機會與舞臺,樹立自信心,增強工作責任感,培養愛崗敬業的高尚情操。
[1]盛湘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及其評價[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9(01).
[2]程志紅.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探索[D].河南理工大學,2011.
[3]白琳.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必須處理好的幾對關系[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9(07).
Study on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Xue Li
(Marx College of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 China)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o bear Marx's theory of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have a systematictask, is the main channel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related concepts of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of thescientific definition, analyzes the university thought politics theory class teach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effectivestrategi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effectiveness; factors; countermeasures
G641
A
1000-9795(2014)06-0038-01
[責任編輯:董 維]
2014-03-04
薛 麗(1981-),女,貴州六盤水人,碩士,講師,從事社會學、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