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韞
(江蘇省靖江中等專業學校 江蘇泰州 214500 )
利用數字化教學平臺,強化中職德育課輔助教學行為
徐 韞
(江蘇省靖江中等專業學校 江蘇泰州 214500 )
德育課程是中職教育教學中一項極為重要的內容,是我國德育工作的一個主要途徑,同時還是素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強化中職德育教育,對幫助中職生養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以及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社會主義思想覺悟,都有著極為重大且深遠的現實意義。鑒于此,文章將利用數字化教學平臺,來進一步加強中職德育課程的發展,促使中職生職業道德素養與思想政治素質的進步。
數字化教學平臺;中職德育課;輔助教學
在現今世界,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科學技術不斷進步,數字化、信息化已逐漸時代發展的一大潮流,而在信息技術飛速前進的趨勢之下,數字化教學平臺輔助教學技術應運而生,因此,為了能夠充分滿足新時期數字教育發展的需要,對數字化的教育進行分析,已經成為教育界不懈努力的方向。以下筆者將就中職德育教育中數字化教學平臺的利用加以闡述。
(一)有助于教學資源的拓展。教師利用數字化教學平臺進行教學,可以有效的打破傳統課堂教學中的時空限制,進而提供一個更為豐富、全面的學習內容給學生,以便促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發散思維,且激發自身的創新精神。此外,近些年來由于中職院校不斷擴大招生,進而使得教學資源呈現明顯不足的現象,如果在中職院校中利用數字化教學平臺展開教學,那么就能很好的處理這一問題。依據教育部精品課程建設所給出的要求,省級以上的精品課程必須構建課程網站,以便當作一個公共教育資源向廣大師生開放,從而實現教育資源的有效共享[1]。利用數字化教學平臺,能夠有效處理教師怎樣將自身的課程資源傳送到網上的問題,將集中管理替代了分散管理。
(二)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近些年所涌現出來的“網絡大學”、“網絡教育”,就是把課程資料通過多媒體改造之后,利用互聯網向大眾發布,然后學生利用不同的瀏覽器開展課程學習。而以WEB為基礎的網絡教育教學平臺就是其關鍵的工具。教師將互聯網看作是教學媒體,將自身的教學內容予以上傳,實行教學資源管理,且展開網上互動與測試,數字化教學平臺提供了一個立體化、多層次的交流平臺,教師利用學生學習情況追蹤、評價以及學習成果分析工具,能夠及時掌握平時的教學狀況與網上教學狀況,進而對自身的工作實行有效的調整[2]。在某種程度上而言,數字化平臺對教學資源進行了擴展,因此,教師由最初的反復性工作模式中擺脫出來,且能夠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研究,進而有效的指導學生進行學習。水平較好的教師還可以在追蹤學生學習狀況的同時及時予以引導,從而有效的彌補課堂封閉式教學中的不足。針對全日制學生來講,互聯網中的資源還能夠擴展到實際的教學課堂中,進而提升課堂教與學的有效性。此外,數字化教學平臺還能夠對學生的學習進程與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有效的監督,以便促使教學環節的掌控趨于簡單化,進而推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強化網絡課程的設計。在中職德育課程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網絡課程的設計,可以依據教學內容的實際情況,在其中添加類似于視頻、動畫等方面的內容,從而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例如在學習《依法公正處理民事關系》時,其中牽涉到許多有關民法的定義(民事侵權、民事責任、人身權以及生命權等等),其內容具有極強的理論性,極為的抽象,但是在實際的生活中常常會碰見此類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播放一些視頻給學生,展現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狗患傷人”,之后將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律師、原告、被告以及法官等,然后依據所掌握到的法律知識對該民事事件進行處理,如果在活動進行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利用互聯網查找所需的資料。與此同時,在每次的分析結束之后,將案例在實際生活中的處理情況與學生的處理情況進行對比,且通過多媒體呈現出來,在激烈的探討氛圍中,學生能夠進一步加深對有關民事關系的法律知識的準確理解,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教學內容的合理選擇。在利用數字化教學平臺展開教學時,應該依據中職德育課程的特點,合理選擇教學模塊,例如作品展示模塊、課堂互動模塊、在線測試模塊以及在線調查模塊等等,另外,通過網絡,指導學生對各種學習資料進行收集與整理[3]。然而,可以將網絡課的優點充分展現出來,且具有極高使用率的模塊,主要有作品展示模塊、課堂互動模塊以及充分運用網絡資源。因此,筆者認為最理想的網絡課的內容應當與上述內容有關。
首先,研究性的學習。利用網絡資源,對某個研究課題所需的各種資料、信息進行有效的收集、整理以及總和。假使所研究的課題較大,教師可要求學生分組,對小組成員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工,一同努力完成課題的研究。例如在學習《個人的收入》這一節時,其中會出現一些經濟理論,如“國家的稅收政策”、“分配制度”等,教師在向學生講解之前,可以先要求學生上網查找該方面的資料,這就是一種較為單一的研究性學習方式。
其次,探討互動性內容。利用網絡對某一個問題進行探討,并發表自身的見解與看法。假使所探討的問題具有思辨性的特征,那么就可以有效的調動學生互動溝通的愿望。例如男女交往問題,在實際生活當中,這一問題是青少年極為向往但是許多教師卻是避之不提的,但是其所發現的各種學生心理問題是教師所不能忽視的,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以以“因為等待所以美麗”為主題,制作一個課件,在課件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即怎樣看待青少年時期男女之間交往過程中的性行為,之后將《新聞調查:長大未成人》的視頻播放給學生,利用各式各樣的現實事例和青春期少年的自我闡述,讓學生有所感觸,進而換位思考:自己應當如何面對這一問題,該如何處理。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真實情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綜上,在中職德育課程教學過程中利用數字化教學平臺展開教學,具有一定的優越性,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與不足,例如課件的內容應該及時對其進行更新,那么相對于教師而言,其備課量就加大;另外,數字化教學要求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應用水平。因此,在中職德育課程教學過程中,應該依據實際的教學情況,合理使用數字化教學平臺,這樣方能實現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1]徐韞.落實“三貼近”原則,加強中職學校德育課輔助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10):140-140.
[2]劉伯寒.淺談多媒體在中職德育課教學中的運用[J].新校園:理論版,2011(12):44-44.
[3]孫麗.計算機輔助中職德育課教學模式初探[J].考試周刊,2013(10):111.
Use of digital teaching platform, strengthen mor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teaching behavior
Xu Yun
(Jiangsu Jingjiang Vocational School,Taizhou Jiangsu,214500, China )
The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main ways of mor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but also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quality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mor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right to help the students form the view of life, values and world view, and further enhance the ideological consciousness of this socialism itself, have a very importan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and far-reaching. In view of this, this article will use the digital teaching platform,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course, make students occupation ethic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ies of progress.
digital teaching platform; moral education course; teaching
G711
A
1000-9795(2014)03-0050-01
[責任編輯:董 維]
2014-01-12
徐 韞(1978-),女,江蘇靖江人,講師,從事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教學策略方向的研究。
該文為江蘇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2013——2014年度職業教育研究立項課題《基于“三貼近”原則的中職學校德育課教學策略研究 ——以江蘇省靖江中等專業學校為例》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3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