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亞寧
(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咸陽 712000)
校園文化視角下高校圖書館的功能與責任分析
齊亞寧
(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咸陽 712000)
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共同構成了校園文化,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是“育人”。高校文獻信息的中心是圖書館,其在校園文化的建設中具有精神熏陶、教育升華和價值導向的作用,故應拓展圖書館的功能。本文論述了校園文化建設,分析了高校圖書館的功能與責任,提出了高校圖書館實現校園文化建設的途徑。
校園文化;高校圖書館;責任;功能
校園文化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在特定環境中創造與時代和社會密切相關的、具有校園特色的生存環境、校園精神和人文氛圍。包括行為文化、素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四個層面,四者相互滲透、相互交融,對校園文化的建設具有主導作用。校園文化建設涉及到學校各個方面,是一項系統的工程。
校園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有三個,分別為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物質是校園文化的基石。物質也是一種文化元素,若其可以與精神互動調和,則必會衍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校園的物質建設如樓房、綠化、雕塑、公共設施的建設、布置與設計,展示著校園的風采,是校園文化最明顯最前沿的表達者。
制度是校園文化的骨架。規章制度與校園各機制的運作直接相關,高校中合理的規章制度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筑造堅實的骨架。文明行為由良好的制度衍生出來,而且良好的制度可以為在校園中學習、工作、生活的學生和教師提供燈塔般的指引。
精神是校園文化的靈魂。高校的精神文化體現在校訓以及老師和學生的學問素養等方面。高校文化的終極目標是不斷培養、提煉并深化承載著自身內涵、價值和追求的精神文化。
校園文化建設中,精神是靈魂,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陣地是高校圖書館,因為其不僅屬于校園文化,而且為其發展提供必要的條件。圖書館在校園文件建設中的功能與責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圖書館的自然環境、文化氛圍、制度文化、館藏文獻以及館員的優質服務。
圖書館的自然環境是物化的文化,對于人的感情、思想的形成具有滴水穿石的影響力。大部分大學的圖書館都建設在校園中心,典雅的建筑,氣魄宏大,成為校園一道亮麗的風景。良好的文化環境,有利于在受教育者的心理結構中注入不同的社會心理因素,從而不自覺的形成深層的心理基礎,逐漸積淀并對受教育者的行為起到引導、規范、激勵的作用。
良好的文化氛圍有利于大學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水準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大學校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圖書館,大學生在此學習知識、交流思想,其良好的秩序,安靜的環境有利于培養大學生高品質的公共道德,建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際關系。圖書館通過張貼標志來提示大學生建立文明高級的學習環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例如“慢步、輕聲”等。
圖書館的制度文化包含圖書館價值觀念、職業道德以及精神,這些既符合公共機構的要求,又符合大學生的要求。當今圖書館的價值取向是通過為讀者提供良好的服務,滿足讀者對文獻資源的需求,承擔著傳播知識的社會責任。
館藏文獻具有多樣性、豐富性、現實的時代性和歷史的連續性,是圖書館基本構成要素。校園文化的展開受文獻資源的直接影響,文獻資源影響著校園文化的發展水平和態勢。圖書館要以讀者需求和自身的任務為依據,有重點、有層次的組織文獻資源,激發讀者通過閱讀提高自身涵養,培養其創造的活力。
圖書館員有幫助讀者掌握獲取信息資源方法的責任,引導讀者健康閱讀。通過進行網絡知識講座、開設文獻檢索課幫讀者區分一、二次信息,使其實現用不同的搜索引擎、用戶界面在不同的檢索系統中進行檢索,提高讀者獲取信息的能力。通過經驗、技能和知識來深化和拓展圖書館的服務職能。
鑒于高校圖書館在自然環境、文化氛圍、制度文化、館藏文獻以及館員的優質服務方面有很多功能及責任,因此高校圖書館要想實現參與校園文化建設就需要美化自然環境、搞好優質服務、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制度、重視對館藏文獻的建設、提高館員素質。
(1)美化自然環境。為學生提供一個舒適、清新、優雅、寧靜的學習環境和學習空間。加強圖書館內部自然環境的建設,使學生來到圖書館就如來到“精神的綠洲”,產生強烈的審美感和求知欲,激發其自豪感,促進大學生審美素質和文化素質的提高。
(2)搞好優質服務。首先要保證全天候開館,方便讀者借閱。其次要通過圖書主頁、信息咨詢、信息簡報、宣傳欄等形式指導讀者閱讀,向讀者推薦圖書。最后要提供個性化服務,定期舉辦檢索文獻資源方法的培訓,隨時對讀者進行個別指導。并針對讀者的閱讀需求和文化層次開展讀書節、讀書競賽、熱點問題大討論,從而培養大學生積極創新的學習方式、思維方式和人際交往方式,使大學生素質和校園文化建設同步發展。
(3)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制度。圖書館的管理需要一套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堅持以人為本為管理理念,對館員和讀者都進行約束,依靠軟約束來規范圖書館運作。建立書刊借閱管理制度、入館須知、大學生文明公約等來約束讀者,利用考核制度、獎懲制度、道德行為規范和工作規范、崗位責任制來加強館員管理。
(4)重視對館藏文獻的建設。根據學科專業設置、讀者需求、教學科研需要、學校的發展目標,制定文獻建設方案。通過多種渠道征求院系老師意見或請專業老師現場協助購置文獻。防止思想內容不健康、格調低下的書刊進入圖書館。
(5)提高館員素質。優秀的館員是圖書館最重要的資源和財富,是知識信息資源與讀者之間聯系的橋梁和紐帶。有創新意識的圖書館館員是圖書館的內在動力,圖書館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持續發展的動力,其中館員的素質具有決定性作用。要加強培訓提高館員素養,同時提倡館員通過自學等途徑來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校園文化建設要將理想信念教育作為核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重點是愛國教育主義,并進行公民道德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對大學生進行素質教育,以全面發展為目標;積極開展校園文化活動,重視校風建設,將德智體美勞有機結合,寓教于文化,促進大學生科學文化素質、思想道德素質和健康素質協調發展。
[1]周肇光.高校圖書館的校園文化引領功能與社會責任[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1,6(1):09-10.
[2]李冬平.高校圖書情報的教育功能研究[J].文教資料,2012,3(2):102-103.
[3]褚兆麟,陳麗云.高校圖書館拓展文化服務功能履行社會責任的思考[J].新世紀圖書館,2013,2(1):59-60.
The function and responsibility of University Librar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ampus culture
Qi Ya-ning
(Shaanxi Vocational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Xianyang Shaanxi, 712000, China)
Substance culture, spiritual culture and system culture constitute the campus culture, and the core of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is "educating people". The documents and information center is the library, with its spirit,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can be education sublimation and value oriented role, wile the function of the library should be expanded.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analyzed the function and responsibility of university library, and put forward some ways of campus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campus culture; university library; responsibility; function
G250
A
1000-9795(2014)02-0204-01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4-01-03
齊亞寧(1969-),女,陜西咸陽人,本科學歷,職稱: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