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衛剛
(河北師范大學法政學院 河北石家莊 050024)
河北省“一五”時期工業布局探析
侯衛剛
(河北師范大學法政學院 河北石家莊 050024)
工業布局是生產力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發達程度的重要指標。[1]本論文從工業總體布局、工業行業的區域分布及主要工業產品的區域分布三個方面對河北省“一五”期間工業布局進行深入分析,為河北省現代工業的發展提出建議。
河北省;一五;工業布局
河北省有比較發達的鋼鐵、采煤、電業、機械、水泥、玻璃和化學等重工業。經過四年的過渡時期他們不但已恢復了戰前水平,而且多數已經超過了戰前水平。河北省棉花產量占全國第一,所以紡織工業發展最快,到1953年大的紗廠、布廠、針織廠全省有16個。
河北省工業總體布局:
1.河北省輕重工業的比例
經過五年的建設與發展,河北省的工業布局逐漸形成。一五計劃的完成,使全省工業生產得到了較快發展。從1953年至1957年,平均每年增長速度為12.4%,其中重工業增長16.8%,輕工業增長9.9%。各工業結構的總產值變化如表1所示。

2.河北省全部工業主要部門的構成
經過一五計劃的執行,河北省工業發展得到很大的進步,截止到1956年,各部門工業的總產值及所占比重如表2所示:

由上表可得:重工業生產在全部工業中占比重最大的是金屬加工部門,其次是煤炭開采及鋼鐵冶煉部門。這三個工業部門占整個工業的29.77%,又在整個重工業中占68.58%;輕工業以紡織、食品兩個部門占的比重最大,在全部工業中占47.95,在整個輕工業中占84.75的比重,地方工業紡織、食品占地方工業的66.1%,占地方輕工業的84.7%。綜上所述,五個工業部門占全部工業總產值的77.72%。
1.各地區的工業產業比重
為了減小通貨膨脹對統計數據的影響,選取的全部都是比例數值,即某地市某產業的比重=某地市某產業的總產值/全省某產業的總產值。河北省工業主要分布在省轄六市,截止到1956年底企業分布情況如表3所示:

由上表可得:六個省轄市中,以唐山、石家莊二市工業最多,職工人數和總產值均占六市總計60%左右。
2.工業行業的區域分布
(1)煤炭工業的區域分布[3]。煤炭工業作為基本建設的重點,1957年全省礦井設計能力達到年產1763萬噸,占全國總能力的12.27%,成為全國重要煤炭基地。原煤產量達1520萬噸,比1952年的977萬噸增長了52.5%。
(2)電力工業的區域分布。在電力工業方面,建成投產的大中型項目4個。到1957年年底,全省發電裝機容量達20.98萬千瓦,比1952年增長近一倍;發電量達到9.76億度,比1952年增長1.3倍。
(3)紡織工業的區域分布。在紡織工業方面,開始興建石家莊和邯鄲兩大紡織基地。到1957年底,全省面紗產量25.86萬件,比1952年增長2.74倍;棉布3.12億米,增長60.8%。
(4)冶金工業的區域分布。在冶金工業方面,擴建和新建了龍煙鐵礦,增加鐵采礦能力295萬噸/年;改造唐山鋼廠、壽王墳銅礦,形成銅礦采礦能力73萬噸/年。
(5)化工工業的區域分布。化工工業方面,前蘇聯援建的全國最大的化學藥品生產廠—華北制藥廠于1955年在石家莊開工興建,1958年投產。并在保定投資興建了保定造紙廠、保定膠片廠等。
1.工業基礎薄弱。經過五年的發展計劃,河北省工業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總體水平相對不高,工業門類較少。除煤炭、電力、鋼鐵、紡織外,機械制造和化學工業寥寥無幾。
2.工業結構不合理。河北省全部工業中是輕工業多,重工業少。分別中央與地方工業來觀察,中央工業中重工業占很大比重;地方工業中輕工業則占很大比重。如按總產值計算:

由上表可以看出,截止到1956年,中央工業中重工業比重仍然較大,是輕工業比重的3倍還多;在地方工業中,輕工業比重則是重工業比重的3倍還多。
3.產業結構較為單一.河北省利用自身擁有的自然資源,在河北北部唐山、秦皇島等地發展鐵礦、冶金等重工業;河北南部是棉花的主要產地,在石家莊、邯鄲等重點發展紡織等輕工業。
4.產業集群特征不明顯。一五期間,主要形成了電力、煤礦、鋼鐵、紡織等主導產業。但是各產業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并未形成產業現代意義上的產業集群。各產業未能與全省其他產業形成緊密的協作關系,對其他工業部門和第三產業的拉動作用不強。
1.提升技術水平,加快產業結構升級。傳統產業如電力、煤礦、紡織等曾經是河北省的主導產業,隨著經濟形勢的發展及資源的消耗應加快高新技術的發展優化河北省的工業結構,促進生物制藥、紡織、化工等傳統優勢行業盡快實現優化升級。
2.以循環經濟和生態工業理念加快依賴能源發展工業地區的轉型。河北省正處在工業化、城填化快速發展時期,高耗能的傳統工業應盡快向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工業轉變、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一方面,河北省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大對這些地區發展循環經濟的扶持力度,促進循環經濟盡快形成較大規模;另一方面這些地區應積極發展其他產業,尤其是那些在當地具備可持續性發展、對其他產業有比較大的帶動作用的產業,以便在將來資源枯竭時有較強的替代產業。
3.培育河北省城市優勢工業集群。聯合國貿易與發展大會發布的世界投資報告指出:產業集群優勢已經超越低成本優勢,成為吸引資本流向的主導力量。[5]城市優勢工業集群的培育與發展是河北省業布局調整與優化的核心內容之一。政府應當采取一定的調控措施加快集群內核的形成速度,出臺恰當的產業政策培育河北省城市優勢工業集群的發展。
[1]常金年,孫經蕙.中國經濟地理教程.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7,4(第2版).
[2]河北省檔案館.河北省工業概況[G].942-1-306.
[3]苑書義,孫寶存,郭文書.河北經濟史[M].人民出版社,2003.
[4]河北省檔案館.河北省書記處會議討論[G].855-3-645.
[5]劉斯康,王水嫩.用產業集群理論來規劃新的產業布局[J].當代財經,2003(01).
The industrial layout of "one five" period of Hebei Province
Hou Wei-gang
(School of Law and Political Science,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24, China)
Industrial layou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oductive forces, is an important index to measure a national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The paper from the industrial layout, industry distribution and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major industrial products of the three aspects of Hebei Province during "one five" industrial layout analysis,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
Hebei province; one five; industrial layout
F427
A
1000-9795(2014)02-0458-02
[責任編輯:陳懷民]
2013-12-26
侯衛剛(1981-),男,河北邯鄲人,從事中國近代社會轉型與變遷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