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紅
(寧德師范學院 福建寧德 352000)
閩東農村中小學藝術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王育紅
(寧德師范學院 福建寧德 352000)
在藝術課程實施的過程中藝術課程資源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在我國實施對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的工程中,開發和利用藝術課程資源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對于新課程實施、課程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本文以閩東區域內的若干個農村中小學作為研究個例,概括分析閩東農村地區藝術課程資源的現狀,針對當前基礎教育藝術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存在的問題,嘗試提出閩東農村藝術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策略,試圖為基礎教育藝術課程改革的進一步發展與深化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閩東農村;中小學;藝術課程資源;開發;利用
藝術教育在中小學在農村地區起步較晚,基礎薄弱,是學校教育中最薄弱的環節。近年來,在這個過程中實施素質教育、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發展。但藝術教育的發展在農村地區仍然面臨著嚴重的挑戰。
對藝術課程資源的定義是,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自然資源的總和,他們參與藝術課程活動,是藝術課程實施的必要條件,并能保證藝術教學活動的進行。在藝術課程的存在和實施過程中藝術課程資源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作為藝術課程的因素來源與必要且直接的實施條件,藝術課程資源作為藝術課程及其實施的堅實基礎為其提供著源源不斷的必需的物質、能量和信息。
1.閩東藝術課程資源的分類
閩東藝術課程資源的分類依據不同的標準大致有以下幾種:依據空間分布,可分為校內和校外藝術課程資源;依據性質不同可分為:自然和社會藝術課程資源;此外,根據存在方式,藝術課程資源分為顯性課程資源和隱形課程資源;根據功能特點分為素材性課程資源和條件性課程資源;根據開發利用程度分為待開發待利用藝術課程資源、待利用藝術課程資源和待完善藝術課程資源等等。
2.閩東農村地區藝術課程資源的特點
(1)鮮明的地域特色
藝術課程資源由于地理位置,文化傳統和民族風俗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特征。不同的地區,不同的表現形式藝術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也是不同的。閩東地區是我國少數民族畬族的最大居住地,例如:閩東地區的福安市,霞浦縣等農村地區,藝術課程資源的特點,就具有鮮明的畬族藝術文化特點。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下,開發與利用的藝術課程資源的類別自然有異。學校藝術課程擁有這些豐富多彩的藝術課程資源 ,為學校和教師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發展空間。
(2)多功能性
藝術課程資源不僅廣泛多樣,而且每一種課程資源的功能和作用也豐富多樣。對于一首歌曲,老師既可以通過教授唱歌的方式,讓學生聲情并茂的演唱,通過演唱的方式感受民族文化;還可以鑒賞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淳樸,民間音樂最原生態的風格特征,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和鑒賞能力的到很好的提高;一段畬族舞蹈,不僅可以展現畬族人民的古樸的民族風情,為了對學生的綜合藝術表演能力的培養要讓學生積極的參與表揚;還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各種方式收集有關與民歌相關的民族文化、地理風情資料,對學生的自學能力也是很好的培養。一件畬族民間的服飾、建筑等都可以成為美術學科繪畫素材。因此,對于這些民歌、舞蹈、服飾、建筑等藝術課程資源,可從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開發與利用。
1.閩東農村地區藝術課程教師,對藝術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缺乏積極主動性
所有的教材總量中,80%-85%是根據《藝術課程標準》編寫的,15%-20%是地方、學校教材。地方和學校要開發具有地區特色的藝術課程資源,同時結合當地人文地理環境和民族文化傳統。據調查走訪的閩東部分農村學校,大部分藝術課以為,唯一的課程資源是教材。缺少對周圍鄉土藝術課程資源的認識和開發。諸如:學生耳熟能詳、世代傳唱的畬族歌謠,家喻戶曉的畬族舞蹈,精工細作的畬族服飾、頭飾等。沒有加以正確的開發和利用,相反,卻認為大家都知道根本沒有必要去開發、利用。
2.閩東農村部分學校藝術課程教師,對本地區藝術課程資源的分布、特點等非常陌生
在筆者調研過程中,發現藝術課教師對本地區藝術課程資源不是很熟悉,在問卷中,有32.3%的教師表示熟悉;有47.6%的教師表示略知;大部分教師不太熟悉鄉土藝術課程資源,也未認識到他們的潛在價值。從此可以得知,當地少數民族藝術文化,沒有得到很好的傳承和發展。鄉土藝術資源開發和利用,更是無從談起。
3.缺乏對藝術課程資源的識別、開發和運用能力,農村教師在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中存在較大阻力
首先,這些年,隨著大量師范生的畢業分配,到農村去的藝術課程教師逐步增多,從一定意義上說,他們給閩東農村地區的藝術教育,帶來了一片生機。他們具有新時期藝術課程教師的綜合素質,掌握了較為先進的藝術教育知識和技能,帶動閩東農村藝術教育的發展。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 思想上沒有扎根農村的意識,隨時有機會走人,因此,工作缺乏積極主動性,缺乏上進動力,對待藝術課程,只是一本教材,照本宣科,沒有精力去研究藝術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其次,農村藝術教育的經費投入,明顯滯后于城市。閩東農村藝術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的主要困難,主要集中在資金投入不足。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用于藝術課程的經費,常常被挪用其他主要課程上。而學校僅有的藝術教育設施主要依靠上級撥款。因此,在此情況下,農村藝術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顯然就是紙上談兵。
開發和利用藝術課程資源,具有重要意義,這和藝術課程教育教學改革能否順利實施有重要關系,合理有效,結合實際情況,有效開發和利用閩東農村地區豐富的藝術課程資源,對于實現“為了一切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的教育理念,能夠使學生全面發展。
(一)靈活機動的,變通性,創造性使用藝術課程教材
藝術課程實施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內容是藝術課程教材,也是藝術課程最基本的課程資源。然而,藝術課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并不能僅僅依靠藝術教材。根據需要,可以靈活機動,變通性,創造性使用藝術課程教材。特別是補充一些具有當地民族特點,地域特色的鄉土教材。例如,把畬族少數民族音樂,畬族舞蹈,畬族歌曲,畬族民間藝人(包括歌唱,工藝,雕刻等方面)大膽引進藝術課堂。同時,藝術課程教師在使用教材時,應該充分發揮個體的主觀能動性,以藝術課程標準為依據對藝術課程教材進行靈活的、創造性的運用。
(二)多渠道、多途徑,開發挖掘閩東地區校內、外藝術課程資源
藝術教育是一個審美教育體系,這個教育體系是開放的,不僅僅局限于教學課堂,在課堂外有著豐富的有利用價值的課程資源,為藝術教育提供廣闊的藝術世界。
1.合理利用農村的藝術課程資源。當地農村中如:從事音樂教育的人力資源(音樂教育工作者、文藝團體的演員、文化館的研究員、離退休的專業藝術工作者以及熱愛音樂的非專業人士等)、村鎮的文娛演出活動、共用的文化藝術場館(禮堂、劇院等)、民族歌舞活動、戲曲活動等。這些豐富的音樂課程資源中組藏著豐富的音樂知識與技能、活動方式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課程要素,需要藝術課教師和學生一起去開發與利用。
2.積極開發并利用閩東地區富有地方特色的藝術課程資源。閩東農村地區,畬族民族具有這豐富的文化資源,藝術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潛力巨大。畬族的編織工藝品巧奪天工,種類豐富,色彩斑斕。畬族的傳統服飾斑斕絢麗,豐富多彩。 畬歌豐富多采,其歌詞古樸自然,又清新活潑,充滿鄉野田園風味,反映了畬族的風情特色。畬族人民酷愛體育活動,“打尺寸”、“盤柴槌”、騎海馬和竹林競技等,都是畬族民間流傳已久的體育活動。
對于學校、家庭以及社會中豐富的藝術課程資源,學校與家庭、社會的聯系也應該加強,教師、學生、家長的積極性更需充分調動,從更多的方面,不同的方式開發與利用豐富的校內、外藝術課程資源,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綜合的支持。
(三)激發藝術課程教師對藝術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積極主動性
在藝術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中,藝術課程教師的積極能動性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他的價值與意義,不僅是因為課程資源的載體是藝術課教師,通過對藝術課程教師主動性的調動,讓更多的課程資源得以開發。重視提高藝術課程教師的專業技能和業務素質,積極開展并推廣藝術課程教師的交流培訓再教育等活動。
教師在藝術課程改革中起到主導和決定性的作用。所以,教師要對自身的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適當提高。把藝術課程教師隊伍建設當成重中之重,對教師的培訓和提高方面嚴格把關,教師在課程開發過程中如有好經驗總結出來,要及時推廣,對教師的才能和潛能發掘要充分調動和利用。盡量在異地開展交流學習活動。
在閩東農村地區開發和利用藝術課程資源,是一項艱巨而長期的任務。它需要政府、學校不斷地投入經費,藝術課任教師不斷學習資源開發和利用的理論知識,結合教學實際以及閩東農村實際情況,經濟適度,逐步開發,穩步推進。如今,藝術教育改革向縱深發展,怎么樣使學生的整體藝術素質得到迅速而又地提高,仍需藝術教育工作者和社會各界群策群力。閩東農村地區中小學藝術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工作任重道遠。
[1]何芳,吳艷玲,樊瑩.初中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的實踐智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李娜.鄉土音樂與多元文化音樂教育[J].中國音樂,2001(3).
[3]陳家斌.我國農村課程資源的現狀及思考[J].教學與管理,2004(12):37
[4]代永忠.因地制宜發展農村音樂教育[J].中小學音樂教育,2003(06):4
[5]王鑒.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多元化模式[J].教育評論,2003(2).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art curriculum resources in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Wang Yu-hong
(Ningde Normal University, Ningde Fujian, 352000, China)
Very important role with arts curriculum resources in the art curriculum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of Engineering in our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is a very important aspec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rol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curriculum reform. In this paper, a number of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s a case study of Fujian area,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rt curriculum resources in rural area of Fujian Province,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urrent basic education and the art curriculum resource development, try to put forward the rural art curriculum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strategy, trying to deepen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art curriculum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to provide some useful reference.
Fujian rural; school; art curriculum resources;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G630
A
1000-9795(2014)02-0279-02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3-12-22
王育紅(1978-),男,河南洛陽人,講師,從事聲樂演唱與教學研究?;痦椖浚罕菊n題研究是2011年福建省教育廳A類社科研究項目 項目編號JA1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