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菱
高職商科類學生核心競爭力就是高職商科類學生本身具有的區別于本科學生或其他學科類學生的明顯的、不易仿效的、具有競爭力量的、獨特的知識和技能。只有高職商科類學生擁有別人模仿不了的或讓用人單位稱道的東西,才具備了高職商科類學生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帶來一次次就業和提升的機遇。
1.學生在畢業后的實際工作中專業不對口呈普遍現象。根據連續3年的學生回訪發現,60%的學生畢業后更愿意選擇辦公室工作,而不是從事零售、餐飲、服務業第一線的工作,他們在思想上沒有接受連鎖企業一線崗位的工作,但高一級別的工作崗位又沒有競爭力,導致實際工作中專業不對口呈普遍現象。
2.學生對工作的適應調整能力較弱,崗位穩定性較差,跳槽頻繁。工作中,40%的學生由于缺乏社會經歷和工作經驗,對社會適應性較弱,認為工作太過辛苦,一旦出現與單位同事或領導溝通困難導致心理上接受不了,就會感覺其他企業應該比現在的企業更好,導致跳槽頻繁。
3.專業指向性模糊,與其他專業學生相比并無明顯優勢,專業核心競爭力難以展現。65%的學生認為從事的基礎崗位工作與沒有上過學的高中生一樣,同時認為這些工作其他工科類專業學生一學就會,專業沒有明顯競爭優勢。
4.企業忽略了通過高職教育來培養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商科類人才。企業急需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商科類人才,但在解決問題時比較普遍的做法是去別的企業挖人,忽略了通過高職教育培養自身的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商科類人才。
1.尋找高職商科類專業學生競爭力提升的核心點。尋找高職商科類專業學生競爭力提升的核心點是學生核心競爭力提升的關鍵問題。專業競爭力提升的核心點尋找,需對專業學生畢業后對口的企業進行調研分析,選擇具有專業代表性的行業核心企業或行業龍頭企業進行調研,以保證調研的資料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否則通過調研分析出的專業學生競爭力提升的核心點比較片面,不具有現實意義。如四川商務職業學院(以下簡稱“我院”)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在尋找學生競爭力提升的核心點時調研不同業態的行業龍頭,有伊藤洋華堂、7-11便利店、蘇寧電器、麥當勞、哥弟服裝等連鎖企業以及本區域的本土連鎖企業。通過調研、分析對應行業的龍頭企業所需人才的要素,從企業文化與商科文化、工作性質有機融合的角度尋求提升商科類學生核心競爭力的突破口,即專業能力核心點、素質核心點。如我院提出以“誠信、吃苦”為素質核心點,“我會做,我愿做”為專業能力核心點提升學生競爭力。
2.以素質核心點與專業能力核心點為中心構建課程體系。打破傳統的以一般素質要求和一般專業能力為基礎的人才培養規格設置,研究探索以專業能力核心點和素質核心點為基礎的人才培養規格設置,圍繞核心能力點,確定商科類專業人才培養規格,構建課程體系,形成一套提升商科類學生核心競爭力的課程體系。課程體系的構建要打破傳統的純理論課程構建方式,以素質核心點及專業核心點為中心設計課程體系,實現提升商科類學生的核心競爭力,最終使學生有競爭優勢進入對口企業,并得到專業對口企業的高度認可。如我院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圍繞“誠信、吃苦”為核心的親和、進取、機變等素質能力要求以及“我會做,我愿做”為核心的專業能力要求,設計提升連鎖經營管理學生核心競爭力的課程體系:為了實現“誠信、吃苦”為核心的素質能力人才培養,設計了具有素質能力培養特色的“企業文化”課程,融合企業文化、學院文化,強調“誠信、吃苦”為主的商科文化培養;與學生就業緊密相關的“職業指導(職業素養)”“心理健康”課程,結合企業素質要求,行業工作性質特點,強調進取、吃苦、機變為主的學生職業素養培養;與商科專業相結合的課外學分課程“專業書籍閱讀”“專業市場調查”等,強調學生自我學習、團隊合作等素質能力的培養。為實現“我會做,我愿做”為核心的專業能力人才的培養,在設計相應的專業核心課程和專業拓展課程的同時,強調企業工作性質認可度的培養,實現不僅學生會做,而且學生愿意做,如具有專業特色的“勞動實習”“連鎖經營管理綜合實訓”“專業實踐”“頂崗實習”等課程,加強學生的專業動手能力和從事一線崗位的思想意識培養。課程體系中各學科課程的教學過程不僅注重核心專業技能的培養,還要圍繞“誠信、吃苦”為核心進行素質能力的培養,多維度培養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素質商科類高端技能型人才。
3.產學合作路徑創新,實現真正意義的理實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為培養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職商科類學生提供產學實訓平臺。第一,建校內企業,創建理實一體化實訓平臺,服務商科類專業,提升商科類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很多高職學院在產學合作的路徑選擇中,首選與校外專業對口企業合作,忽略了本學院具有自身創造企業的優勢。我院利用自身資源創造產學合作基地,創建理實一體化實訓平臺,服務于素質核心點和專業核心點培養為中心的課程體系教學,在校內實現一部分學科或項目的產學合作,讓學生在校內企業真實環境中培養素質核心能力和專業核心能力,提升核心競爭力。如我院擬利用后勤服務挖掘學院自身資源,在校內建立連鎖超市、電子商務公司、物流公司等實體,服務于連鎖經營管理、電子商務、物流、市場營銷等商科類專業,圍繞培養“誠信”為核心的親和、進取、吃苦、機變等素質能力,“我會做,我愿做”為核心的做出、做好等專業能力展開理實一體化教學,能夠快速、有效地提升商科類學生的核心競爭力。第二,多元主體辦學,推行校企合作基地建設,實現理實一體化教學,創建提升商科類學生核心競爭力的平臺。校外企業合作項目,在很多商科類高職學院都推行已久或正在推行,但在調研過程中發現中途夭折的產學合作項目較多,如原有的“某企業班”名存實亡已久,原有的企業實踐與實習回到最基本的節日促銷等層面,不能繼續深入各崗位進行深層次實習,企業各崗位需求的學生核心素質能力和核心專業能力不能得到直接習得,無法有效實現提升商科類學生的核心競爭力,這是很多商科類高職院校面臨的一個難題。只有創新校外產學合作路徑,才能真正實現提升商科類學生核心競爭力。一是企業與學院共建產學合作基地,形成新的辦學模式,提升商科類學生核心競爭力。嘗試以雙贏為原則,學院與企業共建實習基地,獲得產學結合主動權,規避以往主要依賴企業而被動的局面。以企業常規運作業務為基礎,從基礎業務崗位到高層業務崗位,依次安排課程體系中符合企業崗位需求的、培養核心素質能力和核心專業能力的產學結合課程或項目,帶動高職學院學生進入各業務崗位進行理實一體化學習,實實在在提升商科類學生核心競爭力。二是尋找需要核心競爭力商科類學生的企業進行產學合作,提升商科類學生核心競爭力。尋求社會現有的商科類專業產學合作伙伴時,應首選需要核心競爭力商科類學生的企業,取得產學合作教學的主動權,這有利于產學合作的推行和延續,避免出現短暫或一次性合作現象。產學合作企業有對核心競爭力商科人才的需求,便于課程體系中各科課程的實施,合作企業也愿意配合培養核心競爭力人才的教學活動,從而提升商科類學生的核心競爭力。三是尋求具有代表性或典型性的龍頭企業作為校企合作伙伴,力求少而精,培養具有行業共同認可的核心競爭力的學生。尋求社會現有商科類專業產學合作伙伴時,還要考慮選擇代表該行業或業態人才需求水準的企業,如龍頭企業或具有代表性的企業作為校企合作伙伴,在這樣的企業產學結合培養出來的商科類學生的核心競爭力才能滿足同類商業或服務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商科類學生也就具備了符合普遍企業的核心素質能力和核心專業能力,擁有核心競爭力。四是校外產學合作伙伴維護方式創新,保證校外產學結合的維持和深入,為提升商科類學生核心競爭力提供長期產學合作平臺。學院要宣傳合作企業,實現雙贏,維護產學合作伙伴的持續和深入合作。可利用商科類學院學生人數多、學生影響能力強的優勢,主動不間斷地宣傳校外合作企業的文化、產品、競爭優勢,使企業能夠在校企合作中受益于學院學生的宣傳,同時學院學生在此過程中也習得企業文化的精髓,思考商科文化和企業工作特點,培養自己的商業職業素養,實現雙贏,為維護產學合作伙伴的持續和深入提供良性合作環境;企業要提供學生不間斷的兼職鍛煉機會,維護產學合作伙伴的持續和深入合作:以商科類學生自愿為原則參加校企合作伙伴的兼職工作,解決企業高峰時期員工緊缺困難,實現雙贏,為保證與產學合作伙伴的持續和深入合作提供良性循環環境。第三,建設校內仿真實訓室,彌補校內外企業產學合作不足,實現理實一體化教學,創建提升商科類學生核心競爭力的平臺。在校內創建高度仿真實訓室,彌補校內外企業崗位實踐的缺項。如我院創建收銀實訓室、連鎖綜合實訓室等商科類仿真實訓室,在高度仿真業務環境中,讓學生習得核心素質能力和核心專業技能,從而提升核心競爭力。
4.商科類師資隊伍建設保障核心競爭力學生的培養。要求師資持續調研商科對口企業人才需求狀況并分析,以保證專業學生競爭力提升的核心點能適應企業需求,從而使培養出的商科類學生始終具有核心競爭優勢;增大商科類師資的培訓力度,讓教師及時了解商業企業和服務業的發展趨勢、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狀況,分析企業需求人才需具備的主要核心競爭力,準確定位提升高職商科類學生核心競爭力的核心點。適時調整商科類專業核心競爭力的人才培養方案,使學院培養出的商科類學生具備的核心競爭力與三年后企業對核心競爭力人才的需求基本吻合,真正意義上實現提升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引進企業、行業師資親自為高職商科類學生進行職業素養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彌補學院師資實踐不足的缺陷,使學生習得核心素質能力和掌握核心專業能力,提升商科類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建立學院師資到企業掛職鍛煉的機制,使學院師資更深層次了解企業業務流程,熟悉各崗位工作,進一步分析各崗位或各業務流程中的核心素質要求、各崗位或各業務流程中的核心技能,為培養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職商科類學生奠定實踐基礎。
實現提升高職商科類學生核心競爭力,需尋找高職商科類專業學生競爭力提升的核心點,準確定位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商科類專業人才培養規格,以核心能力點為中心構建課程體系,創新產學合作路徑,培養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職商科類學生,加強商科類師資隊伍建設,保障培養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