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 瀟
(江蘇省司法警官高等職業學校文化基礎部 江蘇鎮江 212003)
淺談如何運用文化差異培養五年制高職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顧 瀟
(江蘇省司法警官高等職業學校文化基礎部 江蘇鎮江 212003)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的組成部分。語言與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必須了解中西文化的各種差異。目前而言五年制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比較差,教師可以通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來引導、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
文化差異五年制高職;英語教學;興趣
1.內在原因
大多數學生選擇五年制高職的原因就是在初中文化基礎課就不好,英語水平參差不齊,語法底子薄、詞匯量欠缺、口語發音較差、表達句型也有限等,有的學生英語水平還停留在A、B、C的程度。上了高職之后,原有的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許多同學破罐子破摔,怕上英語課,對英語沒有自信,對英語有著強烈的抵觸情緒。很多學生學習都是憑著自己的興趣,有興趣就學,沒有就放棄,抱著考試混及格,五年混一張文憑的想法。
2.外在原因
在很多人看來,五年制高職就是為了培養技術性人才,只要學好技能就行,文化課及格就行,這樣的做法給學生這樣的一種誤導。特別是一些學校重視學生參加的各種技能大賽,把文化基礎課更是丟在一邊,學生只要忙于專業的理論和操作,苦練技能獲獎就可,在比賽中獲獎的學生更被視為楷模。這對學生產生了很大的誤導,更加產生了“技能勝于一切”的心理,讓原本對英語就不是很感興趣的學生更加放松了對英語的學習。其實我們已經看到單純的勞動力式的技能已經不能滿足學生步入社會后的用人要求。
所以,如何來激發五年制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就是我們教師的職責。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課堂的組織者、管理者,更是英語學習興趣的激發者。正如克拉克(Clark L.)所說,由于每個教師都有有價值的商品要賣給有時是不情愿的“顧客”,因而對教師來說,找出相應的辦法來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就顯得格外重要。①
每一種語言都有著深厚而豐富的社會文化基礎,那是數千年歷史積淀的結果。而多年以來,我國在英語教學中重視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訓練,枯燥乏味的講、練讓學生疲于應付考試,逐漸失去對英語的興趣。加強文化背景知識的傳授,不僅能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還能克服在語言學習中的母語干擾,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提高學生自身的文化修養。
1.英語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
作為英語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多方面獲取文化背景知識,不斷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擴展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在自己已有的知識基礎之上,選擇好的視頻、廣播資料,比如可以收聽BBC、VOA等節目;觀看高品質的文學、電影作品。季羨林曾建議“今天在大學或中學教外語的老師,最好是每隔五年就出國進修半年。這樣才不至于被時代拋在后面?!苯處熆梢岳靡磺袡C會進行交流,不斷擴大加強自己的文化視野。
2.語言教學與文化背景知識教學應同時并舉、緊密結合
在五年制職業英語教材中涉及了很多西方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比如在江蘇省職業學校文化課英語第一冊教材的第一單元中就包含了西方國家人的稱呼方式,名字的習慣性寫法,各個國家的問候打招呼方式等文化背景知識。所以語言教學和文化背景知識要緊密結合,同時后者要為前者服務,但不能取而代之。職業學校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周圍事情較為敏感,不滿足于書本知識,渴望獲得更多的信息,對于英語更希望學到知識性和趣味性兼容的內容,從而提高自己的英語技能。
3.在教學中挖掘相關文化知識
(1)日常對話的文化語境。在英語教學中,想讓學生口語表達地道、自然而不是“土樣結合”,就必須考慮到英語的語言習慣,考慮到相關的文化背景,要盡可能全面地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尤其是與我國文化有差異的背景知識,例如,在中國,人們詢問體重、年齡、收入、婚姻等似乎是常事,但在英美等國家,這些"privacy"都是盡力回避的,特別是女士們,對體重和身材是很敏感的,她們認為說某人“胖了”是對別人不尊重,是不禮貌的。如果醫生提出建議只能委婉地說:“You're eating too much”而避免使用“You are getting fat.”并建議說“You have to eat less food”或者說“You have to take more exercise.”
(2)挖掘語篇的文化信息。現行的高職英語教材選材廣泛,大部分語篇涉及英語國家典型的文化背景知識,特別是其中的文學作品,為學生了解西方文化提供了生動鮮明的材料。教材中教學內容所涉及的范圍相當廣泛,包括友誼、旅游、語言、名人、體育、音樂、文化、動物、節目、戲劇、購物、禮儀、態勢語、假日、飲食文化等,有利于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增進學生對中國文化和其他國家尤其是英語國家文化的了解。
注釋:
①盧家楣.情感教學心理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平洪,張國揚.英語習語與英美文化,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2]杜學增.中英文化習俗比較,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How to use cultural differences to cultivate the five-year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Gu Xiao
(Jiangsu Province the Judicial Officer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Cultural Department, Zhenjiang Jiangsu, 212003, China)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is also part of the culture.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inseparable, in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must understand all kinds of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For the moment, the five-year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English foundation is bad, the teacher can be guided by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 cultiv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cultural differences; five-yea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nglish teaching; interest
G642
A
1000-9795(2014)012-000001-01
[責任編輯:周 天]
顧 瀟(1981-),女,江蘇大豐人,本科,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英語教學,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