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明
(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南京 210031)
高校公開招聘中的腐敗問題及對策
王黎明
(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南京 210031)
公開招聘是高校人才儲備的重要渠道,目前,高校公開招聘存在著一系列問題,通過對公開招聘過程中出現的腐敗現象進行剖析,查找原因和對策,才能杜絕公開招聘中的不文明現象,形成科學規范、公平公正的選人用人機制。
公開招聘;腐敗;對策
為了促進高等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事業單位新進人員自2012年起全面實行公開招聘,嚴格程序、嚴肅紀律,建立民主、公開、競爭、擇優的用人機制,對提高高校師資隊伍整體素質、優化隊伍結構、增強隊伍活力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公開招聘制度推行過程中,仍屢屢發生違規招聘事件,損害了公開招聘工作的公信力,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
1.“圍標招聘”,巧鉆漏洞
招聘報名時利用假身份證或湊齊人數達到開考比例,開考時卻存在大量人員缺考現象,達到提高獲勝率的效果。
2.把關不嚴,失職瀆職
對招聘報名人員的資格審查把關不嚴,審核出現偏差,導致不符合考試條件的人員也蒙混過關,違反公開招聘公平公正的原則,考核成績出入大。
3.不講回避,直系招聘
招聘工作人員或考官忽視回避制度和保密制度,招聘過程中存在試題泄密、考場舞弊等違法違規現像,直接影響考核結果。
4.層層指示,照顧下屬
個別領導利用職權搞“人情招聘”,含有中國特有的感情色彩,利用特權濫用權力、違規操作,安置親屬或關系人員。
5.“蘿卜招聘”,量身定做
高校招聘中有時會對招聘條件設置進行特殊限定,導致符合報考條件的只有少數群體,甚至是直指準備錄用的特定人群。
1.損害了公開招聘工作的公信力
腐敗招聘將許多優秀人才拒之門外,助長了不正之風,辦事送禮、講關系等潛規則的盛行影響了社會對高校的認同感,破壞社會的公平與正義,使廣大群眾對高校的師資隊伍產生不信任感,嚴重損害了高校的形象,也不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
2.降低了高校師資隊伍的質量
高校師資隊伍的質量是高校賴以生存的關鍵和發展的核心要素,腐敗招聘的結果是大量關系戶進入高校師資隊伍,這些人的分析判斷、組織協調能力和業務水平往往無法勝任崗位要求,不利于優化人力資源,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
3.誘發犯罪
高校從事管理工作的人員不履行職責、不正確履行職責或者利用職權謀取不法利益,侵害學校管理活動和職務行為的廉潔性,致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損失,依法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已經構成了職務犯罪。[1]
1.高校“一把手”權力高度集中
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權力的濫用和失控是滋生腐敗的源頭,導致一些領導面對“糖衣炮彈”的攻擊,土崩瓦解,失去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規章制度和實施細則的缺失更為領導創造平臺,在招聘方面造就了權力繞過制度約束選拔人才的可能。也正是因為對權力崇拜和利益獲取的無限放大,出現了多部門人員沆瀣一氣違紀操縱招聘結果的現象,腐敗問題越來越嚴重。
2.外部監督無法發揮作用
外界很難了解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就業情況,雖然目前“配偶、子女從業情況”已被列為干部應報告的事項,但報告卻不公示,對維護就業公平的作用十分有限,公眾監督力的缺失導致腐敗問題層出不窮。
3.對于就業中的腐敗問題,很多地方執法執紀不嚴,對發現的就業腐敗案件處罰過輕
我國的監督體系已比較完善,黨內監督、民主監督、法律監督、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相互補充,但不可否認的是,“規章制度貼在墻上,說在嘴上,做做樣子,搞搞形式”的現象十分普遍,追其原因,就是因為對腐敗懲處的力度太輕,一旦違法違規的成本代價偏低,不少人會從“經濟人”的角色出發,根據收益預期繼續膽大妄為地如法炮制,導致許多人敢以身試法。
4.制度設置有漏洞,事業單位人事制度不完善,招聘不夠陽光透明
長期以來,高校用人的自主權在單位自己手中,直到目前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考試模式,自主命題,自主設置程序,給人為操作留下了巨大的空間,在報名條件設置、資格審查、信息發布以及筆試、面試、體檢等環節,大有“文章”可做,相較于標準化打分的筆試,面試的可操控性更大,容易打人情分。
1.加強思想教育,敲響反腐警鐘
公開招聘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科學有效的開展這項工作依賴于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只有通過宣傳和教育才能提高工作人員的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素質,提高黨性修養,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培養自律意識,引導樹立正確的選人用人觀,為高校公開招聘營造出良好氛圍,針對公開招聘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能夠精心研究、周密組織,積極穩妥的推進工作。首先,經常性的開展黨性黨風黨紀教育,領導工作人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對職務犯罪的認識,增強預防職務犯罪的自覺性。其次,開展反而典型教育,宣傳先進事例的同時,利用近年來在公開招聘中發生的真實案件進行示警教育。
2.完善制度,嚴格執行
盡管目前高校公開招聘已相對成熟,但事業單位的人事管理還停留在辦法、規范的層次,只有進一步完善事業單位招考的相關制度、人事管理配套法規和回避制度,建立一套既科學合理又適用于各類人事考試的監督檢查辦法,在考試的設計上能夠讓每個環節接受政府、媒體和公眾的充分監督, 招聘范圍、條件、資格審查、信息發布、考試考核程序、聘用等必須全部公開,招聘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回避制度,加強廉政建設,強化工作紀律,才能確保公開招聘選拔人才的“公開、平等、競爭、擇優”原則得到落實。
3.進一步擴大公開招聘的范圍
將“逢進必考”的政策陽光照耀到高校招聘的角角落落,消除可以鉆空子的“灰色地帶”。紀檢監察、組織人事部門要嚴格對高校進行招聘公告、報考條件審查,加大信息公開力度,接受全社會監督,徹底杜絕“因人設崗”、“量身定做”等招考丑行。
4.健全監督制約機制
首先,建立源頭防范機制,對高校公開招聘工作人員進行政策、制度、規定和紀律培訓,要求正確履行職責,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操作,完善問責機制,提高違規違法成本,讓一些手中有權的人權衡利弊后不敢越雷池半步,才能最大限度遏制“裙帶招聘”、“關系招聘”的沖動。其次,實行集體決策機制,成立公開招聘工作小組,對資格審核等重要環節,必須進行集體研究。再次,建立完善的監督制約機制,組成由紀檢監察等有關部門參加的督查組,監督檢查公開招聘工作,對制度是否嚴格執行、操作是否規范進行重點核查,制約“暗箱操作”和權力濫用,對發現的“招聘腐敗”問題,必須認真調查,嚴肅查處,決不手軟。最后,建立完整的咨詢和舉報受理機制,向社會公布咨詢服務熱線電話和舉報電話,保證招聘工作的公開和透明。
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對高校人才隊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好入門關是高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科研水平和增強社會服務能力的重要環節,只有加強公開招聘中的腐敗治理,杜絕公開招聘中的不文明現象,才能形成科學規范、公平公正的選人用人機制。
[1]劉玉瓊,曹向蘭.從經濟學視野看高校職務犯罪[J].法制與經濟,2009(207):5-7.
[2]李玉林,何偉剛.應重視就業腐敗現象的治理[Z].學習時報,2012.9.24.
Abstract: The introduction and absorption of foreign culture is a significant phenomenon in Japanese literary history. However, due to the unique national cultural character in Japan, the Japanese in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culture and especially pay attention to protect its "soul" of the traditional ethnic culture. This feature enables Japan during filtration, absorption of foreign culture successfully saved its culture quality ingredients, make foreign culture as the "mine".
Key words: Japan; culture; localization
[責任編輯:周 天]
Corrup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ublic Recruit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ng Li-ming
(Nanjing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anjing Jiangsu, 210031, China)
Public Recruitment, which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serve talents, presently exists a range of problems. Only b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searching out causes, and finding measures, employment mechanism could be formed normatively and fairly without any uncivilized phenomena.
public recruitment; corruption; countermeasures
[責任編輯:周 天]
The Japanese localization of foreign culture
Shen Xiu-yun
(Nantong University Xinglin Institute, Nantong Jiangsu, 226000, China)
G451.6
A
1000-9795(2014)012-000190-02
王黎明(1978-),女,江蘇漣水人,本科,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職業教育管理。
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黨建課題“高職院校反腐倡廉建設工作的探索”(課題編號:TD1401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