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麗
(華東師范大學對外漢語學院 上海 200062)
讀《憂郁的熱帶》有感
袁 麗
(華東師范大學對外漢語學院 上海 200062)
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在《憂郁的熱帶》中詳盡描述了卡都衛歐、波洛洛、南比克瓦拉等幾個最原始部落里情趣盎然,寓意深遠的思考歷程與生活體驗。該書最早出版于1955年,學界公認其為一部對促進人類自我了解具有罕見貢獻的人類學、文學、人類思想杰作。
經典文獻;把握專業;學術研究
在閱讀本書時,深深地被書中到位美妙的語言及透徹奧妙的思維所吸引。我和多數人一樣,只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或者說只是一個主動的欣賞者,沉迷于各種新鮮的獵奇的快樂,而不是一個深刻的思考者。但是,在第二遍閱讀時,我又有很多新的認識,新的感觸: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能成為學術大家,雖然不乏一些機緣巧合,但是很多條件卻是必備的。
1.真正把握本專業
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在巴黎大學主修哲學,但是在《一個人類學家的成長》中有大量信息顯示其始終堅持閱讀經典文獻,且涉獵范圍并不是局限于哲學專業,而是學界經典成果。如:
P55-56:1920年到1930年10年間,心理分析理論開始在法國流行。心理分析理論讓我覺得,我們所學的那些用來建構哲學論文,以及后來用來教書所使用的靜態的對立——理性的與反理性的、智識的與情感的、邏輯的與前邏輯的——都只不過是一種不必要的智識游戲罷了…
這一段話還說明:如果知識面狹窄,哪怕你是這一專業里的所謂知名學者,對這一專業領域的理解還是會存在明顯的偏頗;學生若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知識傳授,而沒有任何思考或者質疑,則永遠不會有真正的學術成果,更談不上學科的進步。
2.拓寬學術視野
熟悉、了解、把握盡可能多的學界經典文獻,可以幫助研究者透視研究的本質,析出很多規則,將不同學科融會貫通,而不是將視野僅僅局限于某一具體學科。
P57-58:我開始熟悉弗洛伊德的理論時,很自然的把他的理論看作是將地質學所代表的方法應用到了個人上。不論是地質學或心理分析,研究者最初都發現自己面對這看來完全無法了解的現象;為了掌握、挖掘一個非常復雜的現象的要素…
這段話顯示,作者在深入閱讀并把握地質學、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等經典文獻之后,總結出這兩個學科的研究者應具備的一些相同條件,接著又總結出地質學家、心理學家與歷史學家所研究的歷史的異同等等。也就是說一個研究者能夠深度把握幾個學科的經典文獻之后,能夠大大拓寬自己的學術視野,站在更高的起點上研究自己的專業,從而為相關學科的進步做出貢獻。
首先在Arcgis軟件中將所有數據統一到相同的坐標系,并利用聚合的方法統一空間分辨率。選擇水庫擴張工程前期、中期和后期三個時段內同一月份或者相近月份的數據作為最終解譯的目標影像,從而盡量減弱季節性水位變化對評估結果的影響。
3.找到學術研究的終身導師
年輕時要多與前輩、同行進行交流,多聽取他們的建議,常常可以有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收獲。而且,經典著作是不分所謂陣營、黨派的,他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對每種學科都有或多或少的啟迪作用,甚至與某些學科的某些方面都是相同的。大師級的著作不僅可以幫助你徹底、深入地透析某一專業領域,賦予你意想不到的驚喜,甚至可以成為你學術研究的終身導師,不斷地給與你靈感與啟迪:
P58-59:當我十七歲時,有次度假認識一個年輕的比利時社會主義者。他現在是比利時的駐外大使。他引導我認識馬克思主義。馬克思是個偉大的思想家,更令我快樂的是,閱讀他的作品,使我第一次接觸到從康德到黑格爾這條哲學研究路線的發展;我接觸到一個全新的世界。從那時候開始,我對馬克思的欽佩始終不變…
4.文獻的作用不盡相同
文獻不僅能幫助研究者把握專業知識,還可以為研究者提供自身成長的借鑒與指導,幫助研究者發現自己的研究興趣。
P60:1933年到1934年間,我偶然讀到羅維(Robert H· Lowie)所寫的《原始社會》(Primitiue Society)一書,在當時已不是什么新書。此書提供給我的,不是從書本上摘取一些觀念,然后立刻把那些觀念變成哲學思考,此書的作者描述他自己在原始社會的親身體驗,并且經由他自己的參與涉入指出那些經驗的意義所在…
一個人的事業與興趣不一致時,他是很難在事業上取得成績的,最多是完成任務。列維-斯特勞斯在大學期間選擇哲學的目的,是因為可以借之參加法國中學教師資格鑒定的考試,而且截至當時他對所選修過的其他科目都不喜歡,而并不是因為真正喜歡哲學,因此,他很快就發現自己做不下去了。
所以,一個人想要做什么,適合做什么,是在不斷地嘗試、摸索中逐漸顯現的。找到自己適合做什么后,就要勇往直前,不要被其他因素(如:工作的穩定性,收入狀況等)所左右。
交際、表達及應變能力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覷,有時甚至可以說其作用與科學研究本身同等重要。列維-斯特勞斯書中大量的其親身經歷的記載是最好的證明。
P21-22: 我搭的那條船給我帶來接二連三的厄運:未起航的前幾天我即有過類似的經驗,當時船仍停靠山托斯港(Santos)。我一踏上甲板,一個穿著整齊制服的巴西海軍司令官帶著兩個海軍陸戰隊士兵,兩人的槍都上好了刺刀,把我關進在我的小艙房里面。花了四五個鐘頭才把迷霧澄清……
做研究很辛苦,列維.斯特勞斯為尋找印第安人的足跡,從法國遠渡重洋來到巴西,旅途異常艱辛。而為了得到第一手資料,他放棄了現代文明的生活方式,與土著生活在一起,條件異常艱苦。在書中充滿了此類的描寫。
巴西土著區,古老悠久的文明被漸漸遺忘,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殖民者強制植入的西方文化中心論。而要把握無甚特別的細節,即那些被泛泛之輩忽略的瑣碎現象,沒有極度真誠謙卑的態度,沒有冷靜犀利的眼光,是做不到的。急功近利從來不可能孕育真正的知識,因此沒有甘于清貧,寧靜致遠的淡泊之心,亦不會成大才。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不爭一年得失,但看十年功過。這,只有真學者,真知識分子才能做到。那些為爭功名,把知識當權力而去著書立說的人是做不到的。那些貧瘠到說著自己也不相信的話卻還驕傲地以為擁有著什么的人,則更不必去考慮了。
此外,正如一切偉大著作一樣,它帶有鮮明的個人印跡;它以人的聲音說話。給我印象極深的是書中出現的一篇以日記引用形式引用的在船上看日落的“日落記”,熱忱描述了光和色、天和地,充滿杰出的文學魅力,這篇風景寫真寄托了列維-斯特勞斯試圖用語言手段來達到現場再現的野心:
“如果我能找到一種語言來重現那些現象,那些如此不穩定又如此難以描述的現象的話,如果我有能力向別人說明一個永遠不會以同樣方式再出現的獨特事件發生的各個階段和次序的話,……我就一口氣發現到我本行的最深刻的秘密…”
這里隱約已經顯露了列維·斯特勞斯拯救時間之流的想法了。在法蘭西學院的就職演講中,他又聲稱“原始社會”對“文明社會”永具啟示意義:
“那些保存得最好的原始社會告訴我們,這些結構與人性無相悖逆……這些形式將對應于人的一種永恒可能性,社會人類學負有監督這種可能性的使命,尤其是在人的最黑暗的時代。”正是在這里,尊重并致力于維護人類精神文化的豐富性和永恒性方面,列維·斯特勞斯令人尊敬地步入了人類偉大文學家的行列。
總之,這位百科全書式的人物,需要我們不斷提高自己的修為,或許在某一天才能突然跟這位老人隔著時空進行交談。
[1]董龍昌.中國藝術人類學學科建構的回顧與前瞻[J].民族藝術,2013(01).
[2]董龍昌.新理學美學思想論[J].河南社會科學,2012(03).
[3]方李莉.后現代主義背景下的西方藝術人類學述論[J].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04).
[4]高建平.美學的文化學轉向[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1(03).
Abstract: The ancient turkic ti- verb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basic verbs in ancient turkic. It expressed in ancient turkic grammatical meaning is relatively complex, but also has important grammatical functions, this paper tries to express ti- by the grammatical meaning, grammatical functions of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verb.
Key words: the ancient turkic; verb; quotation
[責任編輯:劉 乾]
Read “the melancholy tropical”
Yuan L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Foreign Language Institute, Shanghai, 200062, China)
In the book “the melancholy tropical”, Claude Lévi-Strauss detailed describes the full interest of the most primitive tribe such as Caduveo、Bororo、Nambikwara, and the profound thinking process、experience of life. The book first published in 1955, the community recognized it as a contribution to promote human self-awareness of rare masterpiece of anthropology, literature, human thought.
classical literature; grasp the professional; academic research
[責任編輯:劉 乾]
The use of the ancient turkic verb “ti-”
Qiao Rui
(Xinjiang Engineering College, Urumqi Xinjiang, 830023, China)
G112
A
1000-9795(2014)012-00022-02
袁 麗(1974-),女,漢族,遼寧人,博士,講師,研究方向:教育文化與社會,對外漢語教學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