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賀
(渤海大學教育學院 遼寧錦州 121000)
試析牛津大學導師制的歷史沿革
高 賀
(渤海大學教育學院 遼寧錦州 121000)
導師制是牛津大學人才培養模式的特色。牛津大學的導師制是從學院制發展而來的,經歷了初步形成、確立、改革、鞏固和發展四個時期。這種制度體現了牛津大學自由教育的傳統,對我國本科生導師制實施和改進具有積極意義。
牛津大學;導師制;高等教育
牛津大學是英國最古老的大學,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的鮮明的辦學特色。導師制被牛津人自豪地稱為“牛津皇冠上的寶石”。牛津大學的導師制是從學院制發展而來的,經歷了初步形成、確立、改革、鞏固和發展四個時期。
牛津大學在創立初期就出現了導師,但是這一時期的導師并非真正意義上的教師。他們的形成是由于有些學院的人數較多,院長卻無暇兼顧,于是就安排學院里的高級成員負責年輕成員的指導學習工作,并監督他們的行為。例如,“作為最早學院之一的默頓學院的院規規定,必須專門安排一名文法或拉丁文教師負責解答本學院學生提出的有關文法或拉丁文學習方面的問題。”14世紀后,導師開始作為監護人,承擔監督學生的行為和經費開銷。導師從家長手中拿到經費,然后根據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進行支配。隨著15世紀學院招收本科生的數量開始增多,導師制也逐漸在各個學院建立起來。在16世紀,學院的本科生開始與導師生活在一起,居住在同一樓層或者相隔不遠處。導師指導和監督學生的智力、生活方式、道德行為和經濟支出。
牛津大學校長的大主教威廉勞德發現,當時學院的導師對學生的學習、生活行為不能盡職盡責。于是在1634年頒布了牛津大學史上著名的《勞德規約》,并且第一次將導師制確認為牛津大學體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該規約規定:所有的學生都必須配備導師,并且擔任導師的候選人必須是具有良好品德、學識淵博和宗教信仰的教師;聘任導師需由院長或大學校長批準。導師需教導學生遵教規、守戒律、標準著衣、規范行為。在這一時期,導師負有指導學生學習、監督學生道德行為、掌管學生經濟開支等多重職責,而且又要對學院負責又要對家長負責,其行為的好壞直接影響學院的聲譽和招生狀況,所以導師的作用和影響力越來越受到關注。
1800年的考試制度改革激起了學生對教學的需求,傳統的教授講座方式已不能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所以學生們把成績的高低寄托于導師身上。導師也從保護者的身份轉變為學院中重要的教學力量。然而考試的成績的公布也是對導師和學生共同的宣判。導師能力的高低需根據學生的考試成績的好壞進行評價,這無疑是加大了導師的教學壓力。他們為了緩解壓力,提高教學質量,不得不由原來教授的多個學科改為只教授一門單獨的學科。1850年皇家調查委員會對牛津大學的內部管理進行調查,在調查過程中發現,牛津大學的導師承擔著大量的工作,并且這種沉重的教學負擔影響了導師的研究工作,正是這種導師的非專業化嚴重影響了牛津大學的學術發展。皇家調查委員會建議導師的工作僅僅為教授職業做準備。調查報告一經公布遭到了導師們的強烈反對,導師們聯合起來成立了導師協會,共同表達他們對牛津大學改革問題的意見和皇家調查委員會建議的觀點。他們認為,導師的教學明顯高于教授的講座,而且只有學院的導師成為專業化的職業,才能滿足導師的需求。1854年《牛津法案》的頒布,使導師制在牛津大學得到空前的發展。20世紀初期,牛津大學進行導師職業的學術化的改革。導師開始關注科學研究,并承擔起學院教師與大學研究者的雙重角色,導師職業的學術性日漸加深。
二戰后,牛津大學導師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學院迫于戰后經濟的需要,開始擴大了招生規模。牛津大學增添了許多科學研究課程,許多科學家也加入到導師教學的行業中。隨著本科生數量的增加,學院不得不面對學生的住房短缺和師資匱乏的挑戰。越來越多的導師在學院外居住,導師很少有時間和精力在學院與學生就餐,也很少參加學生的活動。為此學院開始發給導師津貼,鼓勵導師邀請學生在學院聚餐或在學院外的家庭中進行聚會。導師與學生的這種非正式交流已經開始變為一種責任,而不再是導師的一種簡單的興趣。
由于學科專業化的不斷發展和新學科的出現,使得導師在一個專業上指導學生的困難增加,于是學院開始共享導師資源。戰后報考人數增多,也迫使學院在招生標準和招生系統做出調整。以往本科生錄取是由學院院長或一個學院的委員會負責的,二戰后,導師開始參與到招生過程中,采用完整的學術標準作為錄取條件。牛津大學的導師們認為他們應該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對周圍的事物運用自己的判斷力進行真正的選擇,而不是告訴他們應該思考什么。
從20世紀初,我國就開始引進與探索導師制,導師制越來越被我國高校接受。目前,國內的本科生導師制有多種形式,但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導師制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培養研究能力等方面,并沒有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我國大學在如何科學的建立導師制,仍需進一步深入的探討。
[1]王大中.關于在中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若干問題[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0(1):6-10.
[2]周常明.牛津大學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112.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utorial System in University of Oxford
Gao He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Liaoning, 121000, China)
The tutorial system is the characteristic of talent cultivating mode in University of Oxford, which is evolved from the college system,and experienced four periods of initial formation, establishment, reform, consolidation and development. This system reflects the liberal education tradition of University of Oxford, and has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Chinese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university of Oxford; tutorial system; higher education
G471
A
1000-9795(2014)012-000118-01
[責任編輯:劉 乾]
高 賀(1990-)女,遼寧營口人,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
遼寧省高校青年科研骨干專項“當下我國高校的學術權力生態及其制度建設研究”(項目批準號:JGXQDA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