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和華
目前,“留守兒童”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本文就有效解決留守兒童這一突出問題提出了具體的對策。
一、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在家長的教育素養普遍較低的情況下,學校要主動擔負起指導親子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任。正如馬卡連柯所說的:“學校應當領導家庭?!睂W校必須針對留守兒童家庭的特點,低起點、高效率、靈活機動地開展家校合作。這們做,(1)利用家長愛子心切的心理提高他們對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更新教育觀念;(2)幫助家長正確理解家庭教育的本質屬性,弄清家庭教育不等同于文化輔導;(3)幫助家長全面了解孩子的身心特點,理性地去開展家庭教育;(4)幫助家長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指導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加強情感交融,扭轉留守兒童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劣勢。
二、遵循孩子的身心特點,引導同輩群體的交往和活動
同輩群體雖是孩子自發的組織,但只要引導得當,它會成為不可忽視的教育力量。班主任首先要以持久而真誠的關心贏得孩子的信賴,掌握同輩群體交往的“小秘密”,尤其要與群體的“小首領”交上朋友。其次通過交談、游戲、討論等形式引導孩子們妥善處理群體內的矛盾,正確看待各種社會現象,增強孩子對不良社會誘因的“免疫力”。最后通過開展各種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進行閑暇教育,吸引群體成員投身于集體生活,彌補孩子的親情缺憾,創建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群體文化。
三、大力發展地域經濟,為青壯年務工搭建平臺
促進農村勞動力就地消化或就近轉移。將農村勞動力就業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改善小城鎮的投資環境,千方百計地增加農村就業機會,使部分農民能在本鄉或本縣打工,縮短務工農民的回家周期。加強農村吸引外資的力度,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盡量減少留守兒童。(1)大力發展九年義務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登記留守兒童人員名單,對困難學生給予生活、學習上的補助。(2)拓寬群眾就業渠道。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幫助零就業家庭,從關愛留守老人、留守兒童出發,興建工業園區、返鄉農民工創業園,消化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
留守兒童問題不僅是孩子的心理成長教育問題,而且關系到整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是整個社會的問題。如果不把這些問題處理妥善,勢必會影響到現在正在進行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國家構建和諧社會的愿望,就讓我們舉全社會之力、全民之德加大對留守兒童的關心和幫扶,不要讓孩子太孤單,努力使我們整個社會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和諧文明!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