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派記者 管克江 歐洲議會15日通過三個法案,完成組建歐洲銀行業聯盟的所有程序。根據這些法案,各國銀行將出資550億歐元成立一個共同基金,由一個獨立機構管理和運作,以便在有銀行倒閉時出手救援。另外,一旦銀行倒閉,銀行的股東和債權人的資金將首先被清算,而不是像金融危機中一樣,政府直接動用納稅人資金進行救助。英國《每日電訊報》說,這一系列法案是歐元確立以來,歐洲國家在金融行業做出的最大改革。 歐盟負責金融市場改革的委員巴尼耶說,這些新法案終結了大規模救助銀行的時代,納稅人從此不必為銀行困境埋單。根據歐盟委員會的新聞公報,這三項法案分別是單一清算機制、銀行復蘇和清算指令、存款保險機制指令。主要包括三大內容:一是歐洲央行從11月起成立監管歐洲各國銀行的機構。歐洲央行還將指導成立獨立機構,管理一個規模550億歐元的共同清算基金,負責在130家規模最大的歐元區銀行以及約200家跨境銀行陷入困境時對其進行關閉或重組。基金將在今后八年時間里通過向銀行征稅獲得資金。二是規定了政府在救助銀行時的原則,股東和債權人必須首先承擔損失。三是要求各國政府成立擔保機制,保證儲戶最高10萬歐元的銀行儲蓄。 上述法案將于2015年生效。巴尼耶稱它們兌現了政治家關于銀行聯盟的承諾。歐洲議會主席舒爾茨說,今后銀行陷入困境時政府將有章可循。有專家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盛贊15日是歐洲金融業的“超級星期二”。但也有一些聲音認為,歐盟舉措力度太小、進度太慢。花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認為,共同清算基金的規模至少需達到1萬億歐元才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周表示,歐洲領導人還需加快組建銀行聯盟的行動。比利時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沃爾夫說,歐盟一系列舉措對穩定金融業的作用不可低估,但還缺少一個“最終保險人”的保障。比如美國存款保險機構能夠動用美聯儲資金,歐洲銀行業聯盟卻沒有這個能力。一旦大型銀行出現危機時,它的局限性就會表現出來。據報道,歐洲為成立銀行業聯盟通過了30項法律,需要設立400個不同的技術標準來推行。《金融時報》說,銀行聯盟的實施道路仍很漫長。▲
環球時報201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