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青華
摘 要:清代教育家顏元曾說過:“ 講之功有限,習之功無已。” 對學生而言,適時、適量、適度的作業有利于知識的鞏固,能力的培養,思維的拓展;對教師而言,作業與試題就像一把尺子,能量出學生的問題與不足,也能量出教學的紕漏。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能力是幫助學生解答應用題的重要教學手段。
關鍵詞:小學;數學;習題
中圖分類號:G22.47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3-176-01
作為鞏固環節的作業,教師設計上要轉變觀念,以學生為本,精心設計新穎、多樣的題型。注重學習與生活的結合,學以致用。使學生的知識得以鞏固,思維得到鍛煉。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作業中感到學習的興趣,合作的愉快,成功的喜悅。
一、一題多問,讓學生各有所思
一題多問是就相同條件,啟發學生通過聯想,提出不同問題,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達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目的。以此促進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例如:六年級有學生300人,其中男生占55%,女生有多少人?”
一題多問:六年級有學生300人,其中男生占55%,①男生比女生多幾人?②女生占學生總數的百分之幾?③男生和女生的比是多少?④女生和男生的比是多少?⑤男生是女生的百分之幾?⑥女生是男生的百分之幾?⑦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幾?⑧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幾?……
這樣的訓練,提出了富有思考性的、有研究價值的問題,能引導學生根據各知識間的聯系進行類比、聯想,學生不僅能較牢固地掌握“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和“兩個數之間比的關系”等知識,而且把各種知識有機聯系、縱橫溝通、綜合運用,使學生循序漸進,逐步探索。使學生的思維往縱深方向發展,有效地培養了他們思維的深刻性。
二、一題多解,讓學生各盡所能
一題多解主要指根據實際情況,從不同角度啟發誘導學生得到新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溝通解與解之間的內在聯系,選出最佳解題方案,從而訓練了思維的靈活性。
例如,一個正六邊形的花壇,每條邊上放5盆花,至少可以放多少盆花?
解法一:每條邊上放5盆,一共可以放5×6=30盆。引導學生發現,題中說的至少表示什么呢?讓學生想想還有更少的擺法嗎?讓學生來思考,30盆并不是最少,可以先在每個角上放置一盆,可以達到最少,教師可以用示意圖引導學生修正自己的解法,自主探究出其他方法。先算兩端都擺的情況:每條邊上的盆數乘以邊數,再減去每一個角上多算的盆數,5×6-6=24(盆)。
解法二:一端擺一端不擺的情況:用每條邊上擺4盆,一共可以擺6個4盆,就是(5-1)×6=24盆。
解法三:兩端都不擺的情況:每條邊上擺5-2=3(盆)6條邊上上擺放18盆,再加上角上的6盆,列式(5-2)×3+6=24(盆)
本題考查的植樹問題,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鼓勵學生一題多解訓練為目的,不是單純地解題,而是為了培養和鍛煉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三、一題多變 讓學生各得所獲
一題多變這種練習,有助于啟發引導學生分析比較其異同點,抓住問題的實質,考慮各種因素,對問題本質特征,形成正確的認識,進而更深刻地理解所學知識,促進和增強學生思維的發展。
例如:用10個完全相同的的小正方體,橫著擺一排,露在外面的有幾個小正方形的面?
用10個完全相同的小正方體,豎著著擺一列,露在外面的有幾個小正方形的面?
用10個完全相同的小正方體,靠著一個有三個面的墻角開始擺放,露在外面的有幾個面?
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同樣多的正方體,擺的方式不一樣,露在外面的面個數也不相同,讓學生從中發現,露在外面的正方形面數變化的不同規律。
學生還可以通過條件和結論的變化,多角度的思考解答題目。
從而不斷加深了學生對露在外面面數的理解,使學生的思維從具體向抽象過渡。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提高了學生分析、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總之,精心設計數學練習,能培養學生從不同方向去分析、思考問題,克服了思維定勢的不利因素,開拓思路,運用知識的遷移,使學生能正確、靈活地解答千變萬化的數學題。
不僅調動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還溝通了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使知識深化,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