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 陳玉超 吳曉宇
(江蘇省中醫院,江蘇南京 210029)
下瘀血湯灌腸聯合常規療法治療晚期癌性腸梗阻20例臨床觀察
谷雨 陳玉超 吳曉宇
(江蘇省中醫院,江蘇南京 210029)
目的:觀察下瘀血湯灌腸對晚期癌癥患者腸梗阻的近期療效。方法:將40例晚期癌癥腸梗阻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20例采用常規治療;治療組20例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下瘀血湯保留灌腸,每日2次,每次150m L,保留30min。2組均治療2周后觀察并比較腸梗阻療效以及卡氏評分改善情況。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8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0.00%。卡氏評分方面,治療組治療后較治療前明顯改善,改善程度亦明顯優于對照組。結論: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下瘀血湯灌腸治療晚期癌性腸梗阻有較好的療效,能改善患者的近期生活質量。
下瘀血湯 癌性腸梗阻 直腸投藥 中西醫結合療法
近年來,我們在常規療法的基礎上加用下瘀血湯保留灌腸治療晚期癌性腸梗阻,獲得較好的療效,且能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2日確診癌性腸梗阻住院患者4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20例。治療組患者男17例,女3例;年齡35~75歲;病程5~30d;其中大腸癌12例,胰腺癌2例,宮頸癌2例,胃癌3例,腎上腺癌1例;完全性腸梗阻9例,不完全性腸梗阻11例。對照組患者男16例,女4例;年齡38~76歲;病程5~32d;其中大腸癌9例,胰腺癌3例,宮頸癌2例,卵巢癌3例,胃癌3例;完全性腸梗阻10例,不完全性腸梗阻10例。2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情況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卡氏評分>30分,預計生存期>1個月的惡性腫瘤患者;無骨髓抑制或嚴重肝腎功能損害者;有腹痛、嘔吐或肛門停止排氣、排便等癥狀,部分病例查體可見局限性壓痛、腸型、腸鳴音亢進、氣過水聲;立臥位腹部X線攝片可見腸腔內積氣擴張甚至多個階梯狀氣液平面。
2組均采用禁食,持續胃腸減壓,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腸外營養支持,糾正貧血、低蛋白血癥,抗感染等常規療法治療;部分不完全性梗阻患者未予胃腸減壓,進行少量腸內營養配合腸外營養支持。治療組加用下瘀血湯灌腸治療,藥物組成:制大黃30g,桃仁30g,地鱉蟲30g。每日l劑,濃煎至300mL,分2次保留灌腸,保留30min。所有患者療程均為2周。
3.1 療效判定標準臨床顯效:腹痛腹脹消失,肛門自行排氣排便,進食后無惡心嘔吐;好轉:腹痛緩解,無嘔吐,腹部稍脹,已有肛門排氣排便;無效:癥狀、體征未見改善,腹部平片仍見腸腔積液,氣液平面較前增多[1]。
生存質量依據卡氏評分標準評定,增加10分以上為改善,減少10分以上為減退,變化小于10分為穩定[2]。
3.2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治療前后卡氏評分比較采用t檢驗,2組治療后療效比較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意義。
3.3 治療結果
3.3.1 治療后2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3.3.2 治療后2組卡氏評分比較如表2所示,治療組卡氏評分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20例患者卡氏評分均值由治療前的(36.50± 8.13)分提高至(43.50±12.68)分,治療前后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后卡氏評分改善情況比較例
癌性腸梗阻是指原發性或轉移性惡性腫瘤造成的腸道梗阻,是晚期癌癥患者的常見并發癥,最常見并發腸梗阻的原發腫瘤為卵巢癌(5.5%~51%)、結直腸癌(10%~28%)和胃癌(30%~40%)[3]。多數癌性腸梗阻的患者處在無法治愈的晚期或者終末期,臨床治療較為困難[4]。目前主要的治療手段包括手術、藥物及其他姑息治療,而中醫藥治療具有毒副反應小、易于接受、療效確定等優勢,臨床收效良好。
癌性腸梗阻屬中醫“腹痛”、“關格”、“腸結”范疇,病理基礎為瘀毒互結、腑氣不通,而六腑以通為用,故臨床治療方法多以瀉熱通下、化瘀消積、行氣止痛為主[5]。下瘀血湯出自《金匱要略》中婦人產后病脈證治篇,為婦人產后瘀血內停致少腹疼痛而設,原方為“大黃三兩,桃仁二十枚,蟲二十枚(熬,去足),上三味,末之,煉蜜和為四丸,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頓服之”。后世論述《金匱玉函經二注》曰:“血之干燥凝著者,非潤燥蕩滌不能去也。芍藥、枳實不能治,須用大黃蕩逐之。桃仁潤燥,緩中破結;蟲下血;用蜜補不足,止血,和藥,緩大黃之急,尤為潤也。”《金匱要略心典》云:“大黃、桃仁、蟲下血之力頗猛,用蜜丸者,緩其性不使驟發,恐傷上二焦也。酒煎頓服者,補下治下制以急,且去疾惟恐不盡也?!币颉熬貌∪虢j,其血必結”和“六腑以通為用”的理論,下瘀血湯中攻下與活血化瘀藥合用,切合《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之“血實者宜決之”、“實者瀉之”之病機。方中大黃推陳致新,調和氣機,通利解毒;桃仁活血化瘀;地鱉蟲逐瘀破結并開血閉。全方活血化瘀以疏通經絡、破瘀散結,通利六腑以蕩滌胃腸、推陳致新,既能攻下通腑,又能導瘀通經,利于瘀血下行,而最終恢復正常氣血運行,達到邪有出路的目的?,F代藥理學研究也證實大黃、桃仁及地鱉蟲對多種消化系統腫瘤及婦科腫瘤有抑制作用[6-9]。
本研究應用經方下瘀血湯灌腸,藥液直接作用于腸道,起效時間快,無毒副反應,患者易于接受,且療效顯著,能緩解患者腹痛、腹脹、嘔吐等癥狀,提高生存質量。未來的研究方向可考慮將本方制成栓劑塞肛,通過直腸黏膜吸收,使應用更為簡單便捷。
[1]潘迎英.中藥肛滴治療癌性腸梗阻58例.中醫研究,2008,21(11):42
[2]王丹,秦志豐,施俊,等.理氣通腑方灌腸治療癌性腸梗阻臨床觀察.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0,17(3):59
[3]Krouse Rs.Surgical management of malignant bowel obstruction.Surg Oncol Clin N Am,2004,13(3):479
[4]Kfouse RS.Surgical palliation of bowel obstruction.Gastroenterol Clin N Am,2006,35(1):143
[5]袁軍,羅云,李航森.杜密克配合番瀉葉治療惡性腸梗阻療效觀察.湖北中醫雜志,2012,34(4):40
[6]Wang Z H,Chen H,Guo H C,et al.Enhanced antitumor efficacy by the combination of emodin and gemcitabine against human pancreatic cancer cells via downregulation of the expression of XIAP in vitro and in vivo.Int JOncol,2011,39(5):1123
[7]Chang H K,Shin M S,Yang H Y,et al.Amygdalin induces apoptosis through regulation of Bax and Bcl-2 B expressions in human DU145 and LNCaP prostate cancer cells.Biol Pharm Bull,2006,29(8):1597
[8]胡文靜,錢曉萍,鄒璽,等.重樓、土鱉蟲對人肝癌SMMC-7721細胞增殖抑制的協同作用.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23(4):234
[9]葛鋼鋒,余陳歡,吳巧鳳.土鱉蟲醇提物對體外腫瘤細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機制研究.中華中醫藥雜志,2013,28(3):826
編輯:吳寧
『博士論專壇欄』稿約
本刊《博士論壇》欄目開辟已有14年了,一直得到讀者、作者的厚愛,現面向全國廣大博士(在讀及已畢業者)誠約稿件。
1.選題范圍:(1)21世紀中醫藥發展趨勢探討;(2)中醫藥現代化的內涵與目標研究;(3)臨證思路與方法探討;(4)新疾病譜診治規律探討;(5)中醫藥疑點、難點、熱點問題探討;(6)中西醫結合理論與實踐研究;(7)國內外中醫藥研究動態與進展;(8)其他。
2.對于所賜稿件,將及時提交專家審定。凡符合要求者將及時編輯處理,公開發表。
3.來稿請附作者簡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職稱、學術成就)以及詳細通訊地址、電子郵箱、聯系電話等,并在信封注明“博士論壇”字樣。
4.歡迎廣大博士登錄江蘇中醫藥編輯部遠程稿件處理系統(www.jstcm.cn)進行在線投稿。欄目聯系人:傅如海,電話:025-86617285。
R730.6
:A
:1672-397X(2014)12-0051-02
谷雨(1982-),女,醫學博士,主治中醫師,研究方向:腫瘤姑息治療。guyugg@hotmail.com
201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