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怡安

清晨6點,成都的天空正竭力擺脫黑黝黝的面孔,天際處,黎明前的模樣正慢慢顯露。此時,整個城市依然沉睡著。
然而,在城市的一角,有一群特殊的工作者,已經神色凝重地在忙碌著了。他們的工作不僅僅是為生者服務,讓活著的人滿意,更是為生與死兩個世界的人服務,讓逝去的人有尊嚴地走完最后一程。他們的工作地點就位于東郊一隅的殯儀館。
清明前夕,記者走進殯儀館,采訪了這群特殊職業者。
不能露笑的接待員
3月20日,劉琴如平時一樣凌晨5點鐘就起床,稍稍梳洗后從東二環的家里出發,5點25分準時來到交通車接送點等車,5點30分交通車發車開向殯儀館。因為大清早道路通暢,所以不到6點她和同事們就到達了工作地點。
6點是交接班的時間,劉琴在接手工作后,很快投入其中。
殯儀館的工作時間采取三班倒的模式,因此從這一天的清晨6點到第二天的上午10點,這28個小時她需要隨時隨地堅守在崗位上。
由于是前臺服務人員,劉琴和其他工作人員必須在更衣室換上專門定制的深藍色工作服,并且在身上佩戴紅色綢緞標志帶,她說這樣過來辦理喪事的逝者親屬就能在最快時間找到她們。而她們的工作除了為逝者親屬辦理手續外,還要帶領親屬們和逝者做最后的告別。
6點30分,一批逝者親屬在劉琴的指導下填寫了相關表格。隨后,劉琴帶領他們去悼念廳。
雖然從總服務大廳到左側的悼念廳步行距離只有3分鐘不到的時間,但因為逝者親屬過于悲傷,這段路走得異常緩慢,而劉琴也盡量放慢腳步等待著逝者親屬們。
到了悼念廳,逝者親屬由專門的殯儀館殯葬主持人帶領默哀悼念。而劉琴則退到了最后一排,靜靜地站在那里。
悼念儀式結束后,劉琴又引領逝者親屬來到了C爐前告別室,逝者家屬將在這里和逝者最后一次會面。劉琴簡短地和逝者家屬交代了事項后,就輕聲退出了房間。走出房間,劉琴才長長地舒了口氣,當她抬頭朝天空望去時,天色已開始發白,此時時鐘上的指針剛好指到7點整。
早晨6點到中午10點是殯儀館最繁忙的時候,劉琴少則接待10批逝者親屬,多則接待20、30批。在這里,很少有一線服務人員面帶微笑,而這都是有過教訓的。一次,一位服務人員在帶領逝者親屬的過程中面露微笑,這個表情被逝者親屬視為不尊重他們,于是引來了一場紛爭。平息紛爭后,殯儀館有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上班時間不能微笑,得保持嚴肅。于是,劉琴在整個上班時間里,表情沒有大變化,一直都是那么鎮靜嚴肅。
27歲的劉琴清秀白凈,如果不是在殯儀館看到她,幾乎不能將她和這里的工作聯系起來。從大學旅游專業畢業后,她的第一份工作是教育培訓,朝九晚五的工作讓年輕的劉琴怎么都找不到投入其中的感覺。每天走在上班的路上,她都會默默地問自己:這就是你渴望的工作嗎?
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在電視上看到了一期為殯儀館工作人員制作的節目,立刻被節目內容所吸引。這樣一個特殊的職業是她從未了解過的,那一刻,她心中開始有了隱隱地沖動。慢慢地,她通過上網了解這個職業的工作細節和內容,越了解就越對這個職業充滿向往。劉琴將自己的想法偷偷告訴了朋友,朋友不解她一個女生為什么要放棄穩當而又閑適的工作,而要去從事這么讓人“恐怖”的職業。瘦小的劉琴說出了她心頭埋藏的一個想法:“在外面工作,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工作人員,但是在那里,讓我變得不普通,讓我感到自己對于很多人來說有那么點兒特殊了。”在劉琴的心中,普通的生活并不是自己這輩子所想選擇的。
一年后,她在網站上看到了東郊殯儀館的招聘信息,她想這也許就是命運的安排吧。
雖然許多朋友一開始并不能理解她的選擇,甚至有些人漸漸就減少了和她的聯系,但所幸的是,劉琴的父母對于劉琴的選擇并沒有過多地干預,父母的理解讓劉琴堅定了自己的選擇。
面對高強度的工作,劉琴早已有了心理準備,三班倒的工作并沒有讓年輕的她退縮,反而在看到了生死離別后,劉琴更堅定了工作下去的決心。
28個小時緊繃的神經讓劉琴在下班后,還是會去逛逛街、買買衣服或者看場電影來讓自己放松放松。雖然劉琴的丈夫也在殯儀館工作,但是他們兩人下班后卻極少分享工作中的事情,劉琴說:“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里看多了永別,就更加懂得要珍惜當下,珍惜眼前人,好好活著。”
特殊的化妝師
初見楊星鋒,他正在防腐整容辦公室登記當日需要“接待”的遺體名單,他專注地填寫著每一個事項。然后起身從墻上的掛鉤上取下白大褂,再戴上白色口罩,朝遺體冷藏室走去。幾分鐘后,他用推車推出了一具遺體,逝者為一位90歲自然死亡的老太太。
楊星鋒把推車推進女化妝室,將遺體平穩地放置于工作臺上,打開了他的化妝包,化妝包里不僅有粉底液、眼影、眉筆還有假睫毛、口紅等各種美容工具。楊星鋒熟練地拿起美容工具一筆一畫地為老太太做最后的美容。從抹粉底,到描眉毛,再到涂眼影,最后打腮紅。在這20分鐘的時間里,他的神情沒有一絲變化,更不開口說一句話。
20分鐘后,“美容”完成了,老太太的面容已變得豐潤自然,就像在睡夢中一般。
1985年在重慶出生的楊星鋒,大學時就讀于長沙民政學院殯儀專業。說到當初為什么選擇這個專業時,楊星鋒憨憨一笑:“填報志愿的時候就是隨便一報,想著到了學校還可以換專業嘛。”結果到學校報到后,楊星鋒了解到殯儀專業屬于學院的重點專業,于是決定不換專業了。
幾年的時間里,楊星鋒不僅了解了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的領域,也學到了這個領域里許多專業知識,而同時他也在校園里尋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侶。
畢業后,楊星鋒和女朋友同時應聘到東郊殯儀館,正式成為了專業對口的殯儀服務人員。理論和實踐總有一定差距,當楊星鋒正式成為一名防腐整容師后,考驗才剛剛開始。因為是防腐整容師,所以楊星鋒的工作職責包括晚上巡查遺體冷藏室。最開始的幾個夜晚,楊星鋒一個人來到冷藏室,看著灰暗的燈光和一排排冰冷的冷藏柜,想著里面的一具具遺體,他的心里不免有些發慌,總是加快步伐匆匆走過。回來后,辦公室的前輩看出了他的慌張神情,知道他肯定有些害怕了,于是就耐心地幫他排遣壓抑的情緒,并且告訴他要用正常的心態面對逝者。慢慢地,楊星鋒真正專業起來了,就算面對面和逝者做零距離接觸,他也不會再有一絲慌張和不安。
對于這份工作,楊星鋒承認在過去確實社會地位不高,不容易被人接受,對于不熟的人,楊星鋒較少談論自己的工作,他說別人介意他們的工作,認為他們天天和死人打交道,很晦氣。所以面對這種情況,楊星鋒就閉口不談論自己的工作,如果別人問起來,他就解釋在民政系統工作。
但是這幾年,隨著媒體的報道和宣傳,許多人對他們的工作開始有了深入的了解并給予理解。對于自己的工作,楊星鋒認真地說:“讓逝者有尊嚴地走完最后一程是我們的職責。”
采訪接近尾聲,劉琴、楊星鋒和同事們依然在忙碌著。他們只是一群普通的年輕人,但由于工作性質的獨特,他們要承受更多的寂寞和壓力。在清明這個特殊的日子,我們向他們致敬!(責編:彭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