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名女 楊仲卿 劉霜
摘 要 “卓越工程師教育計劃”對學生和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以熱動專業為例,分析了青年教師在培養“卓越工程師”的教學過程中面臨的問題,以及培養學生工程素養的方法。
關鍵詞 青年教師 工程素養 熱動專業 卓越工程師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Analysis of Young Professors How to train Students' Engineering Quality in Thermal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GUO Mingnv[1], YANG Zhongqing[2],LIU Shuang[1]
([1]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Power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ongqing 401331;
[2]College of Power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0)
Abstract "Excellent engineer education plan" makes new requests for students and teachers. The difficulties and methods of teaching process for young professors training excellent engineer were analyzed with thermal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as an example.
Key words young professors; engineering quality; thermal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excellent engineer
0 前言
為順應國際發展趨勢,適應國家工業、企業需求,增強我國核心競爭力、建設創新型國家、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教育部于2009年開展實施了“卓越工程師教育計劃”,該計劃是培養各類型工程師的重要決策。①②對于“卓越工程師”的培養,學生所具備的工程素養,無疑是重點培養的內容。工程素養主要是指從事工程實踐的專業技術人員的一種能力,是面向工程實踐活動具有的潛能和適應性。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工程素養是擺在工程類青年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筆者以熱動專業為例,結合自身的教學工作經驗,探討了青年教師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工程素養。
1 現代工程教育的要求
1.1 對學生的要求
(1)更高的工程實踐能力。工程類學生在學習期間要掌握系統的理論知識和專業基礎知識,對于現代工程教育要培養的卓越工程師而言,不僅要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功底,而且要有熟練的實踐操作技能。在校學習過程中要注重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注重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能力的相結合。
(2)更強的創新能力、國際競爭力。創新是民族進步、國家興旺發達的動力源,在現代工程教育中要加強對學生創新素質的教育,啟發學生在實踐中創新,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③④因此,在“卓越工程師”培養過程中,不僅要對現有書本中的知識進行學習,還要關注現代科技發展前沿信息、關注新行業發展動態、涉獵現代科學書籍,使自己具有專業眼光,具有前瞻性和先進性思維方法,緊跟國際科技發展的步伐,使自己更具有競爭力。
1.2 對教師的要求
在“卓越工程師”的培養過程中,不僅要求有好的教學體制和制度,同時對高校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師本身具有一定的工程實踐教學能力,一般來講,教師應具有1年及以上現場工程實踐的經歷,要求教師為“雙素質型”教師,即教師既要具備理論教學的素質,也應具備實踐教學的素質;⑤其次,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要求教師本身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夠把科研創新思想融入教學過程;再次,應具備雙語教學的能力,在學生課程中要有部分專業課程開設雙語教學。
2 青年教師面臨的問題
2.1 工程實踐經驗相對薄弱
青年教師大多是直接來源于高等院校的博士畢業生,理論基礎比較扎實,但沒有經歷過或很少經歷過現場生產實踐,因此缺乏工程實踐經驗和足夠的專業實踐經歷,工程實踐經驗相對較弱,在教學過程中很難結合工程實際展開教學,特別是在專業背景比較強的課程,如鍋爐原理、汽輪機原理都應結合電廠的工程實際進行講解,學生對相應知識的理解和接受效果才好。
2.2 缺乏教學經驗
青年教師由于剛步入工作崗位,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對教學重點把握不準確,難點的講解不夠透徹。還會常常出現教學手段單一,如只使用多媒體教學或只使用板書講解,不注重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之間的銜接、教學內容沒有和生產實習內容有機結合等問題,這些問題都制約著中對學生的工程素養培養。
3 青年教師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工程素養
3.1 加強自身工程素養培訓與提升
工科專業的青年教師應依托企業開展教師的工程素養培訓,首先提高教師自身的工程素養。隨著“面向創新型國家的工程教育改革”的推廣,國內很多高校已開始了面向工科專業教師的“工程素養培訓與提升”。筆者所在的單位也開展了相應的工作,通過在企業的“頂崗”工作,全面掌握企業的生產過程,熟悉生產設備與工藝技術。通過為期一年的培訓,能夠將理論知識和生產實際相結合,同時通過工程實踐,對教學中的理論知識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這樣有助于在學校的教學中結合工程實際向學生講解,提高教學效果。
3.2 教學內容上突出工程背景
在理論教學內容上應突出工程背景,如在鍋爐原理中結合現在電廠中的主力機組的超臨界或超超臨界鍋爐600MW和1000MW鍋爐的參數特點進行講解,課程內容既生動又貼合工程實際,學生的理解也比較深刻。另外,應注重教學內容與生產實習之間的聯系,生產實習是在學生學習專業課程中間或完成專業課程后進行,目的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更好地消化、吸收、理解、拓展理論知識,同時提高他們在理論知識指導下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環節,也應結合工程實際進行,比如在鍋爐原理課程設計中,應結合目前火力發電廠或垃圾發電廠中的鍋爐參數展開設計;在畢業設計的課題設置中應注重有一定的工程應用背景,并能利用現有的專業知識分析并解決工程問題。
3.3 教學手段多元化,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教學手段的多元化,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比如多媒體與板書相結合,豐富課件的內容。另外,建立多元化的課程成績考核體系,強調課程中實踐部分所占的比例,改變過去單純依靠期末考試成績考核的辦法,調動學生參加課程實踐的積極性。采用研討式教學方法,對工程實際中碰到的問題,鼓勵學生去分析、討論、探索,并利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問題。鼓勵學生參加課外科研實踐創新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全面提高人才培訓質量,在筆者的實踐中,有多組同學參與學院、學校以及全國的科研創新項目,其中,有1組同學獲得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大賽二等獎。
4 結論
教育部實施的“卓越工程師教育計劃”對學生和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工程類青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面臨著工程實踐經驗相對薄弱、缺乏教學經驗等問題,但青年教師如果能夠加強自身的工程素養培訓與提升、注重教學內容的工程背景分析、講授理論知識并聯系工程實際、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就能夠較好地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工程素養。
注釋
① 陶平.現代工程教育的師資培養.中國冶金教育,2012(5).
② 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師培養的研究性學習.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
③ 丁翚.高職院校學生工程素養的培育與提升.考試周刊,2011(71).
④ 孫宇坤.淺談如何在專業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工程素養.消費導刊,2009(1).
⑤ 王貴成,張明雷.“卓越工程師教育”中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研究.煤炭高等教育,201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