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海燕
摘 要 學生“師徒結對”,分工合作,相互督促,減小壓力,激發學習積極性,讓英語課堂充滿磁性,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師徒結對”減小對差生自尊心的傷害,增強優等生的自信心,大大節省教師課堂教學時間,同時又增進同學彼此間的友誼。
關鍵詞 師徒結對 英語課堂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Students' "Make Pairs" to Make English Classroom Fill with Magnetic
DAI Haiyan
(Zhejiang Tiantai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Taizhou, Zhejiang 317200)
Abstract Students "make pairs", division of labor, mutual supervision, reduce stress, stimulate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so that English classroom full of magnetism, which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teaching. "Make pairs" to reduce the harm to poor students self-esteem, self-confidence enhanced honors, saving time classroom teachers, while enhancing friendship between the students.
Key words make pairs; English classroom
目前很多學校提倡和實施新老教師結對,由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擔當師傅,初出工作或者經驗缺乏者當徒弟,師傅規劃好計劃、理論、學習心得、論文撰寫、評課等,把經驗傳授給徒弟,讓徒弟從中汲取許多對教學工作有用的知識,豐富其教學經驗和閱歷,增強其師德修養、理論修養、教學和基本素養等。何不把“師徒結對”模式搬到英語課堂上來呢?那么在課堂上采用“師徒結對”有何益處呢?
1 “師徒結對”減少對差生自尊心的傷害,增強優等生的自信心
將班級學生劃分為兩檔,一檔為基礎較好的優等生,擔當師傅;一檔為基礎較差的差生,擔當徒弟。兩檔學生各占一半左右(四年嘗試下來,一般情況都是這樣,極少班級出現不均衡現象,如果出現師傅少徒弟多的,可以一個師傅帶兩個徒弟),采用就近原則,安排好師徒結對,確保每個徒弟都有師傅,每個師傅都徒弟,在分檔前向學生說明,這樣的安排并不是說徒弟不好,只是還需努力,請師傅來監督和幫助,生活和學習中他們都是好朋友,自然不會傷害到他們的自尊心。
2 “師徒結對”減少教師課堂檢查和操練時間
課堂上教師可以把部分簡單的任務交給師徒自行操作,如聽寫、背書、讀課文等可以讓他們去相互檢測,相互監督,執行任務時學生往往比老師還認真負責。如此一來既讓全班學生參與其中來,其涉及面廣,又節省了很多課堂時間。如果單單老師去檢測的話,在短短四五分鐘里只能檢測幾個人而已,其涉及面小。
3 “師徒結對”減少學生壓力,尤其是徒弟
作為徒弟的學生一般基礎較差,課文知識掌握得并不是很理想,本身也不是很有自信,當他站在老師面前時就更加不自信,更加緊張,長期下來,學生就形成一種恐懼和害怕英語的心理。但是在師傅面前就不一樣了,讓徒弟到師傅這去讀、聽、寫等,就不會像到老師面前那么緊張,名為師傅,其實師傅也是他們的朋友,面對著朋友自然就少了一份恐懼,少了一份壓力,多了一份自信,因此表現得會更出色。
4 “師徒結對”增加作業完成率
身為師傅,當然要以身作則,作業自然不能馬虎,不然徒弟怎能服氣,而且在此過程中有很多師傅的字也寫更加漂亮工整了。在每個班級總有一些徒弟是頑固分子,常常不完成作業,能逃則逃,而一名英語老師總是兼教四五個班級,往往是抓齊了這個班的作業就沒有時間去追討其他班級的作業。但是我們可以把這個艱巨的任務教給師傅,讓他們每天督促自己的徒弟去完成,往往這些師傅是不完成任務不罷休。
5 “師徒結對”增強同學之間的合作精神和友誼
課堂內外往往需要師徒相互合作去完成一些作業和任務,如對話表演、問題調查等。只有相互有默契才能做好,為了使自己組不落后于其他組,他們會不斷地自我摸索,從而有效地促進師徒之間的溝通,增強師徒間的合作精神和友誼。當老師表揚徒弟的時候師傅會感到驕傲,因為徒弟獲得進步,師傅功不可沒。
既然“師徒結對”有如此多的優勢,我們就應該好好地發揚和利用起來,但是我們應該在哪些方面進行具體實施呢?我們將從下面幾點來談談:
(1)讓師傅當真正的“小老師”。幾乎每節英語課我們都要教授新詞或新對話,當我們教授新內容之后,總會先抽查幾個學生,檢查一下學生掌握的情況,在此之后老師可以讓師傅先讀給徒弟聽,再讓徒弟讀給師傅聽,對于讀錯的地方,讓師傅及時地給予糾正,就像一名小老師一樣去教讀,徒弟也會學得不亦樂乎!有時有的徒弟還能指出師(下轉第173頁)(上接第128頁)傅的不對之處呢!最后老師進行成果檢測,讓師徒兩人一起站起來讀,這樣下來既節省了時間,又讓學生得到了充分的口語操練,新學的內容也就變得簡單明了了。師傅往往為了不在徒弟面前丟臉,會更加認真聽講,學會新授內容,否則怎么去教授自己的徒弟呢,豈不丟臉?從而讓英語課堂充滿磁性,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讓師傅輔導徒弟做英語課堂作業本。每堂英語課我們都要做英語課堂作業本練習一頁,往往有一些題目徒弟不會做,又不敢于問老師,因此老師可以鼓勵徒弟向師傅請教,也就是自己的同桌,操作起來既方便,又不緊張。與此同時還存在這樣一些懶惰的徒弟,不會的題目,不愿問老師也不愿問師傅,寧愿空著不做,這時師傅就要主動出擊,時不時去檢查徒弟的完成情況,如果一旦發現沒有完成的,就督促和幫助他們去完成,如此下來很好地減少了題目的空白率,又不用老師如此操心。
(3)讓師徒互聽、互背、互寫。到了四年級,每個單元我們都有聽寫、背課文的任務,因此老師經常在課堂上抽號次背課文。但是一節課僅有四十分鐘,而且一個星期也僅有三四節英語課,不允許我們課堂上花太多的時間去抽背,往往我們抽了三四個就結束了,導致涉及的面很小。但是讓師徒相互去背的話就大不一樣了,他們的眼中是容不下對方背錯一點,態度比較認真,效果比較好。再在此基礎上老師檢測幾個,效果就更佳了。
(4)讓師徒互相監督作業。每個班級總有幾個頑固分子十分不喜歡做作業,能不做就不做,有時老師批評還不當一回事,經常下課去追討作業,弄得自己很忙,連喘氣的機會都沒有,到最后作業還是沒有催齊。老師可以把這項艱巨的任務交給學生自己,讓師徒相互監督,每天早上到了學校先拿出作業檢查,沒有完成馬上將名字報給課代表,再督促其完成作業,想逃也逃不了,每個學生都發揮了各自的作用,就更加喜愛英語了。
(5)復習期間師徒互相檢測學習成果。英語配套的練習很少,因此到了復習階段,課堂上學生往往只是自己讀、或跟老師讀、或跟錄音機讀、或跟課件讀學過的課文、單詞表等,乏而無味。那么應該怎樣吸引學生的興趣呢?我們可以讓師徒之間相互檢測,彼此間互讀課文、互背課文、互拼單詞等,讓乏味的操練變得有趣,讓枯燥的英語課充滿磁性。
“師徒結對”是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在培養優秀生的同時,決不歧視差生,做到“抓兩頭,促中間”,特別是從“最后一名學生”抓起,力爭讓所有學生都能在適當的環境中接受知識,陶冶情操,養成習慣,提高技能。“師徒結對”讓英語課堂變得不再那么枯燥無趣,變得充滿磁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李亦菲,楊寶山.新課程探究學習教學實例叢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 賈慧舫.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綜述.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1).
[3] 宋乃慶.中國基礎教育課程的理念與創新.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
[4] 孫傳遠.如何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教育教學論壇,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