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志強

作為一個典型的具有城鄉兩種形態特征的縣域,萊州先后獲得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市等一系列閃光的全國性榮譽稱號。萊州如何取得如此發展成果?我認為,最根本的是,萊州根據新的情況和中央新的精神,在堅持全面協調發展的總要求下,以群眾滿意為最高標準,樹立了新的政績觀,創新了社會治理體系,形成了新的運行機制,取得了讓群眾、干部和各個方面都滿意的良好效果。具體來講,萊州形成了包括一個標準、三個理念,三種實現形式以及處理好五項關系的“1335”發展模式。
圍繞一個標準,樹立三個理念
一個標準是指萊州市委市政府以群眾滿意為根本標準和最高標準。萊州提出了“為人民服務,讓群眾滿意”的響亮口號,把群眾是否滿意作為開展各項工作的根本目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但過度強調GDP、領導同志滿意的發展模式也帶來了一定的隱患,比如環境污染、資源浪費、民生工程投入不積極及群眾滿意度低等。在這種形勢下,萊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改變過去以GDP、領導是否滿意等為標準、為指揮棒的片面性做法,明確要求各項工作都要以群眾滿意為根本原則和最高標準,形成了新的指揮棒,其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舉措、反饋監督、效果評估等一切工作都由此展開。
與此同時,考慮到群眾滿意度是一項有起點無終點的工程,為保持群眾工作的連續性和常態化,萊州市委市政府設立了“滿意辦”,由市委直接領導,辦公室的牌子就掛在信訪局的門口,便于群眾聯絡和監督,這一舉措在全國是首創的。
圍繞著以群眾滿意為根本標準和最高標準,萊州樹立起三個理念:一是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徹底解決了發展“為了誰”的大問題。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建設服務型政府是新時期執政的要求,中央要求建立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政府,就其三者關系而言,學習和創新都是為了更好的服務。為提高干部隊伍的意識和服務理念,萊州市組織各級政府圍繞 “讓群眾滿意工作的最終目的是什么”進行討論,明確了群眾滿意工作的目的、下一步措施以及常態化發展的戰略。二是牢固樹立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為人民服務、讓群眾滿意,要講究科學,用科學發展、文明發展、可持續發展贏得群眾的滿意。調研中,萊州市的領導特別強調,萊州各屆領導堅持一個藍圖(規劃)干到底,由此確保了發展的可持續性。 三是牢固樹立了全面協調均衡發展的理念。萊州市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方面走在了全國的前列,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各產業的協調發展,統籌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等領域的發展,實現萊州的發展無短板,各領域齊頭并進的良好發展態勢。
創新三種方式,處理好五項關系
有了好的標準和好的理念,如何通過行之有效的方式去達到預期效果,萊州市進行了一系列創新:一是堅持問題導向。群眾不滿意度雖然占比小,但份量并不輕,因此,萊州市要求各級干部聚焦不滿意問題,用問題倒逼工作的改進,解決了問題從群眾中來、而不是想當然的大問題。二是整合力量,充分發揮政府、市場、社會三大力量的作用,實現了政府主導、市場決定、群眾主體三者的充分結合。如老年人社會福利中心,就是政府搭臺、企業運作、社會參與的典型,收到了政府放心、群眾開心的良好效果。三是創新評估方式,發動群眾參與對改革成果、整改成效、群眾滿意度等的評議,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年中和年底統一組織群眾滿意度抽樣調查,對群眾關注度較高的城鄉教育、公共衛生、群眾文化、治安狀況、干部作風等重點問題,進行電話隨機抽查,測評結果作為該單位年終綜合考核的系數。
群眾工作是動態發展的,對于以下五個關系,萊州正在優化和提升,同樣值得思考。首先,大多數滿意與極少數不滿意的關系。既要最大化滿意群體,使政策措施符合最廣大人民群眾的要求,又要積極關注少數不滿意群體的訴求,做到群眾工作合理合法符合客觀規律。其次,錦上添花與雪中送炭的關系。既要從正面提高滿意度,也要獨辟新途,通過減少群眾的不滿意來提高滿意度。第三,傳統優勢與時代特點的關系。既要總結成功經驗,又不能固步自封,要把握時代新機遇,科學合理地發揮既有傳統優勢。第四,政府力量、市場力量、社會力量三者之間的關系。合理分配政府、市場、社會力量的權重,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效果。第五,城市發展與鄉村建設的關系。統籌城鄉發展,加強城鎮化建設不僅要做到“有形”,還要提高城市的“軟實力”,推動城鎮、鄉村在經濟、保險、醫療、教育等領域的均衡發展。
從全國來看,萊州市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優秀的案例和范本。萊州的縣域治理經驗在全國具有普適性,尤其是處于城鄉結構明顯的縣域,在許多方面可以復制和學習。
責編/陳楠 美編/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