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磊
鞏固專戶管理成果強化保障房資金監管
——以湖北省竹溪縣財政局為例
●朱 磊

2012年5月11日,湖北省財政廳、省住建廳聯合發文《關于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管理工作的通知》(鄂財庫發【2012】8號)(以下簡稱《通知》),從當年6月份起在全省各市、州、縣(市、區)住房保障部門開設一個“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賬戶”。一年多過去了,湖北省竹溪縣嚴格按照操作程序,規范資金管理,截至2013年底,中央補助、省級補助、本地籌集3大類12小種資金進入專戶管理 34216萬元,入戶率 100%,支出28768萬元,結余5448萬元,較好地保障了資金安全和支持保障房建設資金的需要。
(一)認真梳理結余資金
收到《通知》后,竹溪縣縣委、縣政府要求財政、住建部門認真研究文件要領,積極辦好、辦實這項工作,財政綜合股、經建股認真梳理2008年實行保障性住房建設以來到位資金、使用情況及扎起時間節點各項資金結余量,經審計、紀檢監察機關核實后通過國庫一次性將綜合股、經建股11056萬元結余資金轉入“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賬戶”管理。
(二)后續資金及時轉入
2012年6月份實行專戶管理后,上級撥入的各類保障房資金及本地籌集資金指標文件首先報預算股登記后,每月月底國庫將指標資金打入指定的銀行專戶管理,不積壓,“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賬戶”按股室、資金性質建分類賬,以便報表、對賬使用。
(三)與銀行簽訂安全協議
在選擇銀行開設“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賬戶”上,經當地人民銀行批準,邀請縣內6家商業銀行從服務、資金安全管理等10個方面進行競標,作出承諾,擇優合作。銀行將賬戶資金產生利息收入按季通知國庫,并報送資金運行狀況,提出合理化建議。
(四)加強資金撥付程序管理
進入 “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賬戶”的資金,支出時:建設主管部門根據完成工程量提出申請——財政審核提出具體意見——報縣政府 “一把手”定奪——從 “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賬戶”上將資金額度打入到建筑商或最終收款人,銀行支出回聯送達專戶作為下賬依據,每一項工程在預留保證金前提條件下,支付額度控制在總造價的80%以內。沒有經過程序或越級撥款,銀行有權拒絕并及時向財政部門報告。
(一)規范了保障房資金“進”“出”
把補助廉租住房、投資補助新建廉租住房、補助公共租賃住房、補助城市棚戶區改造、補助工礦棚戶區改造、補助農村危房改造、補助林業棚戶區、補助國有墾區危改中央8類資金、省級比照西部政策36個縣市廉租房補助資金及本地籌集 (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土地出讓收益及地方政府債券收入中安排資金)資金統一納入“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賬戶”管理,避免了多個股室管理,難以掌握資金規模,影響工程進度。支出上實行一個工程一套檔案管理,每個工程實行總量控制,按工程進度進行調度資金。
(二)降低了資金的風險度
通過“專項管理、分賬核算、封閉運行”,在政府、國庫、銀行、房屋建設主管單位間建立了一整套監控管理體系,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管賬的人不管錢,管錢的人無權支配,一改過去一兩個部門決定資金使用方向,自由裁量權過大問題,從很大程度上規避了江西鄱陽縣財政局經建科科長李華波案、湖北省公安縣財政局綜合科辦事員宋華案的重演。
(三)加快了資金調度速度,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
房地產行業過熱現象對保障房建設是一個巨大挑戰。以2010年前為例,竹溪保障房每平方米建設面積評估價不超過1500元,而到2013年每平方米建設造價上升到近2000元,如果不能及時完成省、市下達當年建設任務,開工慢、建設速度慢、交付使用慢,當年中央、省撥付的資金不能投入到建設上,務必導致人為造價成本過高。自實行“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賬戶”管理以來,竹溪縣堅持結清舊賬,不欠新賬的辦法,完成多大工程量,驗收合格后撥多少資金,當年任務當年立下軍令狀,完不成任務的承包商按合同結算,政府不承擔市場波動帶來的價格上漲因素而支付額外成本費用,有效促使了承包商加快工期,保證工程質量,降低單位建設成本,提高保障房資金使用效益。
(四)提高了領導決策依據
實行 “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賬戶”管理后,縣政府領導可根據每月資金收入、支出、結余量報表,科學決策資金調度方向、額度,確保保障房建設按時間節點如期完成。
(一)堅持把專戶做實、做細、做強、做大
始終如一按照《關于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管理工作的通知》(鄂財庫發【2012】8號)、《關于做好 2013年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財政資金籌措等相關工作的通知》(財綜 【2012】99號)、《關于進一步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管理的通知》(鄂財綜發 【2013】46號)文件要求,把握文件內涵,制定完善切實可行的專戶后期管理長效機制、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權、用制度管錢,做到監管有效、實用得當、效益最佳、社會評價好。
(二)堅持多方籌集建設資金
首先根據本地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任務,從本級預算、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土地出讓收益、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地方政府債券收入中安排資金,用于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城市棚戶區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項目。其次加強已交付使用的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租金收入及配建的商業設施出售出租收入“收支兩條線”財政專戶管理,做大資金總量,以房養房,減少不必要中央、省專項補助支出。
(三)堅持績效評價
花錢問效,無效問責,是所有財政資金運用的必然趨勢。縣級財政要在探索中科學制定績效評價試點工作方案,把年度保障性安居工程財政資金到位情況、開工情況、租賃補貼發放情況,以及工程實施取得的成效等,建立健全涵蓋評價范圍、評價內容、評價指標、評價程序、結果應用等完整績效考評體系,力求投入最少資金辦出最大、最優的民生實事。
(四)堅持監管為重
加強對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賬戶及其資金使用的監督檢查,不定期地對賬戶資金收、支、結余情況進行抽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財政部門、住房保障部門切實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撥付、使用和管理的內部管控制度,著重看內控機制是否健全;重要憑證、印鑒是否分別管理;經辦、審核等是否分設管理;資金賬戶開支是否符合規定;各類專項資金是否按規定用途使用,結余情況及減少結余的措施;財政、住房保障部門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管理人員工作作風是否正派,有無不良嗜好。規范資金撥付、使用和管理的崗位設置,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業務經辦、復核、審批、執行各環節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約的管理機制,強化內部約束,杜絕一人多崗或一人承辦的情況出現,切實防范資金使用風險。■
(作者單位:湖北省竹溪縣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