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慶 高瑞河
中央基層預算單位公務卡推廣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建議
——以某省國稅系統為例
●劉忠慶 高瑞河

公務卡是財政預算單位工作人員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務開支報銷業務的信用卡,除具有一般信用卡授信消費共同屬性外,還具有財政財務管理的獨特屬性。其結算方式具有強制性、便捷性、時效性、可監控性等特點。近期,筆者參加了對某省國稅系統公務卡推廣使用情況的專題調研,發現盡管近幾年全國在推廣使用公務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某省國稅系統由于種種原因,仍然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亟待規范。
(一)公務卡推廣使用滯后
2005年到2007年,是我國推行公務卡試點工作的發動宣傳階段。2007年7月后,各地、各部門陸續推行公務卡改革試點工作。但是,據調查,2010年8月19日,國家稅務總局下發文件要求完成2010年所有二級、三級單位推行公務卡改革的目標,并做好2011年向條件成熟的四級單位推進的準備。2010年9月17日,某省國稅局發布通知,要求全省二、三級預算單位在2010年推行公務卡制度,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做好四級預算單位推行準備工作。但由于通知下發的較晚,當年各單位基本沒有開設公務卡。2011年3月1日,該局又進一步印發通知,對所屬國稅局推廣使用公務卡再次做出督促,要求進一步向四級預算單位推開,并采取各市國稅局向省國稅局報送公務卡辦理和使用情況的督促推廣措施。從2007年7月算起,四年半后的2012年底,全省國稅系統總計發卡10434張,占在職職工人數的43.07%,主要是基層稅務局辦理數少,有8個基層稅務局分別只辦了2—5張公務卡。2011年初,省局機關220人中有217人辦理了公務卡,但從2011年3月才開始試行。從上述調查情況看,各單位領導重視程度還不夠,公務卡開卡的時間較晚,而且推廣使用滯后。
(二)公務卡使用率低
經調查,2011年,全省國稅系統實際發生差旅費、會議費、招待費,公務卡報銷額占差旅費等三項費用的2.34%。2012年,全省國稅系統實際發生此“三項”費用之中,公務卡報銷額占此“三項”費用的7.04%,比上年有所提高。其中:2011年,省國稅局機關實際發生此“三項”費用之中,公務卡報銷額占比3.60%。2012年,省國稅局機關實際發生此“三項” 費用之中, 公務卡報銷額占比15.82%。
從2012年度現金支出看,省國稅局機關現金支出占全部貨幣支出2.59%,比重偏高。從抽查的2013年1月情況看,共有9筆業務計5萬元,應使用公務卡而以現金結算。
從上述調查情況看,目前,各單位對公務卡制度改革采取的措施不力,推進得比較慢,銀行和現金結算仍然是主流,公務卡使用率普遍較低。
(三)公務卡推廣使用地區間不均衡
通過對兩市級與縣級區域公務卡的使用環境的抽樣調查,發現2013年1-3月,同屬一個國稅部門的某市國稅局機關,現金支出額31.16萬元,公務卡還款額為28.94萬元,公務卡還款額占現金支出額的92.87%。但同期該市所屬的某縣國稅局現金支出額42.20萬元,公務卡還款額為28.95萬元,公務卡還款額占現金支出額的68.60%。
調查的省會城市國稅局機關在2013年1-3月,公務卡還款額為16.63萬元,現金支出額39.77萬元,公務卡還款額占現金支出額的41.81%。同期,其所屬的某縣國稅局公務卡還款額為 13.32萬元,現金支出額35.86萬元,公務卡還款額占現金支出額的37.14%。
調查的地處鄉鎮的稅務分局,發現凡就地發生的日常開支,基本沒有使用公務卡結算的,都是由現金支付完成。
另外,據調查,在經營規模小的商家,因手續費問題不愿意設POS機,或雖設置了POS機也不使用,甚至以讓利方式動員公務消費付現而不刷卡。再者,信用卡網絡系統信息不通暢,不能刷卡現象時有發生。
由此可以看出,在全國大城市中有一定規模的經營單位刷卡消費已成熟,但在部分縣級及以下區域刷卡環境還不理想。
公務卡的推廣應用,目前仍存在著推廣難、使用率低的問題。這主要是來自文化層面、制度層面和技術層面等原因。
(一)持卡人認識不到位與市場利益共同影響,阻礙了公務卡推廣使用
長期以來,人們習慣了從財務借款,再到財務報銷的固有模式。支付習慣的改變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當前,有些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對使用公務卡支付,特別是異地支付,還存有顧慮。甚至有的人即便有條件可以使用公務卡,也習慣性地用現金結算,公務卡成了“休眠卡”。 有的商家雖已具備了刷卡條件,只因不愿增加運營成本,或嫌費時費力,不向消費者提供刷卡服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務卡的推廣使用。
(二)公務卡管理制度不健全,使用范圍偏窄
經調查的全省國稅系統,至今尚沒有建立健全統一的公務卡管理制度,沒有制定統一的管理辦法和具體實施方案,各級國稅機關各自為政,要求不統一,影響了公務卡的推廣使用。另外,公務卡支出刷卡范圍主要是由財政部規定的,規定范圍之外的,無法使用公務卡結算,因此,公務卡使用范圍受到了一定限制。
(三)“東躲西藏”式現金支付消費,阻礙使用公務卡
在當前新的形勢下,引入具有“支出留跡,消費留痕”特點的公務卡支付方式,替代現金結算,可以從源頭上、根本上堵住現金結算的漏洞,這就成為當前防治腐敗的重要舉措之一。自2012年底,中央“八項規定”、“六條禁令”出臺后,政府關于抑制公款消費反對鋪張浪費的“組合拳”接連發力,對打擊鋪張浪費、講排場、擺闊氣起到了明顯的震懾作用,公務人員再也不敢頻繁出入高檔會所、星級酒店,收效巨大。然而,又出現了公款消費“進食堂、鉆山溝、下鄉村、品特色”等“東躲西藏”式現金消費。這樣的消費模式,實質是為了逃避有關部門的監管,實現公款消費的目的。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當前財務管理中的現金支付和公務卡管理上還存在漏洞,為現金支付開了方便之門。
公務卡結算制度從部署到推廣已近8年時間,實質推廣仍有困難。不僅國稅系統存在公務卡推廣使用難的問題,其他中央基層預算單位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尤其是縣級及以下基層預算單位,存在的問題更多。針對在公務卡推廣使用中存在的問題,特提出如下措施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將積極主動使用公務卡的理念深入人心
當前,要站在全面加強廉政建設和源頭預防腐敗和“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高度,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對實施公務卡制度重要意義的認識,提高用卡意識,積極倡導使用公務卡。
(二)強化制度建設,引入“陽光”政策,督促使用公務卡
中央基層預算單位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公務卡的內部管理制度,強化內控機制建設。要結合本部門實際,制訂公務卡強制結算目錄實施細則,限制現金提取使用,提升公務卡結算的內在動力,提高公務卡使用率。要按照《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和差旅費管理、會議費管理等有關要求,除按規定實行銀行轉賬的,全面實行公務卡制度。將沒有使用公務卡結算的,要在一定的范圍內公布于眾,說明原因。加強監督問責機制建設,同時將問責機制工作制度化、常態化。要充分利用公務卡這個監管渠道,形成公務消費不敢腐敗的防范機制、有腐必現的監控機制、有腐必抓的懲戒機制。
(三)探索公務卡使用的備案機制
公務消費公開透明,僅靠實現電子化這一技術措施是遠遠不夠的,關鍵取決于制度建設和外在監督機制合力推動。作為專員辦,應積極探索在中央基層預算單位細化預算編制、跟蹤預算執行中,將公務卡的使用情況納入監督管理范圍,實行公務卡消費每半年備案制度。列入中央預算單位公務卡強制結算目錄的公務消費的預算執行進度、內容、公務卡結算額、現金結算額,作為備案內容。對應使用而未使用公務卡結算的,責令說明原因,每年由專員辦予以公告,切實把公務卡的推廣使用落到實處。
(四)強化公務卡使用的監督檢查和處罰力度
現金結算的漏洞,為逃避有關部門打擊“東躲西藏”式公款消費開了“方便之門”。必須用“嚴刑重典”堵住這個“方便之門”,根除公務接待費高昂這一頑疾,落實好中央“八項規定”,確保政令暢通。因此,要進一步制訂公務卡使用監督管理辦法,強化財政審計監督,提升公務卡使用的檢查處罰力度,確保公務卡普及使用。
同時,專員辦應嚴格按照《中央預算單位公務卡管理暫行辦法》和《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建立中央財政資金監督預警制度,認真查處公務卡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堅持處理違紀問題同處理違紀責任人相結合,提高對公務卡使用“推廣難、使用率低”的“威懾力”,用制度管權、管錢、管人。在大力推廣應用公務卡的同時,還要積極進行有益的研究和探索。要加強管理,讓公務消費信息置于公眾監督之下,有效防范公務消費中的腐敗和公款濫用,讓每一分錢花得合理合法,確保中央基層預算單位的財務管理權始終在法規制度的框架內運行,確保中央“八項規定”、“六條禁令”得到有效落實。■

(作者單位:財政部駐山東專員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