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靜波
摘 要:現代文閱讀是語文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學生現代文閱讀水平對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文化素養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應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進行創新教學,激發學生的現代文閱讀興趣。結合教學實踐,闡述現代文閱讀教學的一些體會,以期對語文現代文閱讀的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體會
新課改理念倡導語文教師應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人文和情感的培養,營造充滿青春活力的語文教學課堂氛圍,使學生在課堂中得到知識的學習和成長的體驗。所以教師應在現代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點,使學生提高知識的同時,得到潛力的發掘。
一、培養學生的現代文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在進行現代文閱讀時,教師應采取有效的措施培養學生的興趣。可以讓學生閱讀一些課外書籍,例如,《意林》《中學生博覽》等比較適合初中生閱讀的雜志。根據調查,初中生普遍對這些雜志感興趣。讓學生通過閱讀喜歡的書刊,心理上接受現代文,這樣對于現代文閱讀的學習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不僅僅是為了取得好的成績。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能夠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受益無窮。
二、改革教師的教學模式
在進行現代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作為一個講授者和引導者,其教學方式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效果。當前初中語文現代文教學中存在兩個重要問題,一是教學模式過于固定,二是標準答案限制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另外還有一個比較普遍也比較重要的問題,就是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學生學習的被動性。為解決這個問題,教師應對教學模式進行有效的改革。針對教學過程中,設計多樣化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主動學習。例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小組討論,將每個小組之中的答案綜合比較,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進行分析和補充。
三、注重對學生閱讀技巧的訓練
在考試過程中,學生由于緊張會對文章的中心內容把握不準確,做題時也過于注重速度,導致成績較低。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的閱讀技巧。教師在進行現代文閱讀教學時,應指導學生首先閱讀文章標題,接著把握全文的大意,了解文章的問題,進而掌握文章的中心內容。一般作者在寫作時,都會借助一些細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這樣學生就可以在了解作者情感傾向的前提下,對細節進行揣摩,從而使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發現問題的側重點,結合自己對作者情感的理解進行解答。
四、加強學生文化意識思想深度的培養
初中語文不僅承擔著漢語教學的任務,對中國文化教育也有著重要的作用。語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蘊,能夠讓學生意識到中國文化精神,構建自身的文化觀,培養學生的思想深度。在現代文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如果能夠體會到文章蘊含的文化意義,必然會使學生的思想意識有所提升。對于現代文閱讀,想要取得好的成績,不僅需要有良好的解題技巧和解題思維,更重要的是具有很高的知識素質。所以,語文教師應注重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根據教材內容,對文章中的文化意識作為教學重點,讓學生形成發散性思維,增長知識的同時,提升思想素質。
總之,現代文閱讀對于學生的語文成績和日后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教師應改善以往的教學方式,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和思想素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結合文章的文化意識,設計相應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曾敬.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現狀調查與教學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08.
(作者單位 遼寧省本溪市二十一中學)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