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
摘 要:籃球是高中體育教學課程的一部分,同時也是深受學生喜愛的運動之一。在籃球教學過程中,不但能夠幫助學生鍛煉身體,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運動技能和團隊意識,在新課標的理念下,籃球教學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地位也越來越突出。面對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籃球教育也面臨著革新,召喚著新理念和新老師的出現。
關鍵詞:高中籃球;體育教學;新理念;新老師
一、新、舊教學理念的對比
傳統的體育教學理念,主要是以鍛煉身體為主要目的,教師在課堂上處于主導性的中心位置,對籃球相關的知識和技能進行“滿堂灌”,對學生進行“注入式”的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對教學環境要求較低,且比較利于教師對課堂內容的組織和管理,但是卻使學生課上學習被動、消極,甚至會抑制學生個性的發展,嚴重地阻礙培養新時代高素質的學生的道路。而新的教學理念,轉變了師生角色,將傳統的“以老師為中心”轉變成為“以學生為中心”,更加注重“以人為本”,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明確學生的發展是教育的中心目的,摒棄傳統的單純傳授知識,提高成績的應試教育思想,著力培養學生的學習愿望和學習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均衡的發展。
二、在學生整體發展上的努力
1.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傳統的籃球教學中,體育老師大都從自己的態度和角度出發,進而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安排和設計,幾十年如一日的,按部就班地進行,在保證運動安全的基礎上,重復地進行動作的示范和訓練,超負荷鍛煉,從而達到強化記憶的目的。這樣的教學學生學習被動,只會是讓學生在課上的時間,不得已地進行籃球運動,而無法產生籃球愛好。在新課標的理念下,學懂和學樂成為教學的主要目標,教學中更加注重學生學習興趣和內在需求,內在動力的激發,通過積極誘導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籃球運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其興趣得到激發,個性得到發展,主體意識得到彰顯。
2.注重師生的互動
教學,教與學,它本身就是一個師生、生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的過程。在教學的過程中,師生之間相互交流,互通有無,聯絡感情,優勢互補,從而實現教育的創新發展,實現教育的最終目標。在籃球教學中,師生的互動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能夠處理好師生關系的老師,才能在一節課上把握大局,一方面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體積極性,從而能學、會學、樂學;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從而能教、會教、樂教。師生有效配合,才能得到共同的發展,籃球教學才能蒸蒸日上。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放下自己是老師的架子,把學生看成是自己的朋友,互動交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用朋友的思想、語氣和語言與學生交流、溝通,鼓勵學生再接再厲,鼓勵他們新奇的想法,讓他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地、肆無忌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表現自己的才能。教師則是從主導變為引導,引導學生樂學、活學、善學。
3.創新教學方法
我們在教學中,大話說得漂亮,但是到底該如何進行教學,如何進行引導,如何進行教學內容的組織和聯系,如何對學生進行正確的評價呢?這就需要教師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學方法多樣,但都需要有統一的教學思想的指導,在這些萬變不離其宗的教學方法中,只要是適合教學環境、教學目標、教學任務的合理的教學方式都可以加以采用。教師也可以根據自己豐富的經驗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性的使用,使其能因人、因課、因環境的不同而不同,充分地適應學生的生理、心理、性別、個體差異等。
4.因材施教,不盲目求新
籃球的教學方法并不一定新就好,而是要適合才是好。有些老師為了教學觀念的更新,過分地追求課堂形式,忽略教學內容,使得體育課的本質發生了變化。在更新觀念的過程中,不忘要切合實際。我們可以從傳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中,篩選擇優或是創新改造;可以從現實生活中尋找適合的教學內容,增加親切感和熟悉感;還可以將其他優秀的、有效的教學方式引進使用。總之,要選擇簡單易行且有利于教學任務的實現,適合學生的,有趣味性、科學性、健身性的教學內容和方式。
總而言之,籃球教學要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切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注重學生興趣的激發,身體技能的鍛煉,健康意識的樹立和終身體育鍛煉的培養,但是,這并不是全部,籃球教學的組織形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優化任重而道遠,需
要我們高中體育教師緊隨時代潮流的脈搏,做出相應的教學變化和更新。
參考文獻:
[1]王水生.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籃球教學研究[J].健康教育,2011(6).
[2]杜亮.對終身體育思想指導下的高中籃球教學之研究[J].內江科技,2011(5).
[3]盧炳坤.新課標下如何進行中學籃球教學改革[J].體育師友,2005(3).
(作者單位 山東省單縣第一中學)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