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明
【教材分析】
《背影》一課學生學習的重點應是認讀文字,理解關鍵語句,注意辨字形、正字音、釋詞義,分析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特殊含義,進而使學生養成字斟句酌,細心研讀課文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對學生特征的分析】
初三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習、預習能力,課前已經預習好生字、詞,查找了作者及與課文內容相關的一些資料。在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主動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師生互動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加深對課文內涵的深刻理解,錘煉并培養他們的交往、認知、思辨能力。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習抓住人物特征刻畫人物、展示人物心靈的寫作方法。
2.體會散文的語言特色。
(二)過程與方法
1.學習在平實的敘述、抒情中的精巧構思。
2.分析、探究關鍵的語句。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日常生活中,加強與父母溝通、交流,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體會文中所表現的父子深情。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A.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體味洋溢在字里行間中的人間至情,激發、培養學生理解、熱愛自己父母的情感。
B.體會散文《背影》的語言特色,學習抓住人物特征來刻畫人物的寫作方法。
2.教學難點:
A.理解文中關鍵句的含義,體會樸實語言中飽含的深情。
B.學習在敘述和描寫中抒發感情的方法,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教學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閱讀中要有自己的獨特發現,有自己的個性見解,品析感悟語言特點。
《背影》教學流程的展開要緊緊圍繞語文課程標準這一要求進行。通過學習此文,讓學生感悟文中語言、關鍵語句飽含的父子親情,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及感恩之情之心。
【教學媒體的使用】
幻燈片、電視劇連續劇《咱爸咱媽》主題曲——《父親》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新課
大屏幕播放電視連續劇《咱爸咱媽》主題曲——《父親》,讓學生在深沉的歌曲聲中體驗深沉的父愛。
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不經意的細節卻極為強烈地感動著我們,讓我們動心、動情、動容。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散文——《背影》。(板書:題目——背影,作者——朱自清)
二、講授新課
(一)作者介紹
把學生搜集的資料通過幻燈片的形式來展示有關朱自清的照片、生平事跡。
教師在給學生展示的基礎上加以總結。
(二)明確學習任務
第一課時,我們的學習重點有兩個:
1.清除字、詞障礙,理解重點、難點詞匯、語句。
2.理清文章條理,找出文中有關“背影”的語句。
(三)合作探究
1.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①給加點的字注音
差事 狼藉 迂腐 躊躇 頹唐瑣屑 舉箸
②理解下列詞語
狼藉:形容亂七八糟;雜亂不堪。
頹唐:精神萎靡不振的樣子。
不能自已:無法自控,不能使自己激動的情緒平靜下來。
2.找出文章出現的幾次背影:
【設計意圖】理清文章脈絡。
教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多篇散文,散文的一大特點是形散神不散,下邊請同學們默讀一遍課文,然后找出本文的線索。
學生:《背影》一文線索是背影。
教師:這一線索貫穿全文,接下來請同學們說說文中幾次寫到了背影?
學生:四次!
教師:文本四次寫到背影,哪一次背影寫得較為詳細?
學生:第二次——買橘子時的背影。
教師:文中如何詳細描寫這次背影的?
學生:作者先描寫了父親的衣著:“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襖。”黑色凝聚了壓抑、凝重的情感,黑色又與家中的喪事兒有關。這一段應理解為黑色的背影。
接著作者在描寫父親過鐵路的姿勢時,用了一個動詞——“蹣跚”。
蹣跚: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
這是一個艱難努力的背影。
(四)課堂小結
這堂課,經過我們師生的共同努力,比較圓滿、順利地完成了學習任務。我們清除了課文中的文字障礙,找到了本課的線索,著重分析了父親買橘子時的背影,使我們深深地感悟到父對子那極為深沉的愛!大家能否由此聯想到我們的父母對自己的那份深沉、真摯、無私的愛呢?
【設計意圖】理清文章脈絡,深化對文章主題的理解。
(五)布置作業
1.問題鏈接生活:完成課后習題。
【設計意圖】加強學生語言文字及閱讀理解能力訓練并滲透德育。
2.擴展閱讀:推薦學生閱讀散文集《背影》,做好讀書筆記,同學間進行相互交流讀后感。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把學生的認知性實踐、交往性實踐、反思性實踐有機結合起來。
【教學反思】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以真摯情感自然流露見長。
《背影》是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傳統篇目。在教學中,我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出學生們旺盛的求知欲。
從線索入手,引導學生們理清文章的脈絡。在此基礎上,具體分析不同場面中父親背影的深刻內涵。積極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學生間合作探究精神。再解決問題“文中最讓你動心、動容、動情的是哪次背影,為什么?”
學生在分組討論的基礎上,又齊心合力探究,熱情極為高漲。望著學生充滿自信的大討論,我的內心無比寬慰、無限喜悅。
(作者單位 吉林省長春市第一二三中學)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