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超
摘 要:教育是愛的藝術,教育學生需要和風細雨,需要“潤物細無聲”。
關鍵詞:教育;班主任;班機管理
我是一名參加工作18年的教師,參加工作以來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十幾年的班主任工作磨煉了我的性情,增長了我的才干。我喜歡所有經過的和留下的這一切,包括我所教過的孩子們,過往的生活甚至皺紋和些許白發。是這些讓我成長、成熟甚至還有成功的感覺。這些年,讓我特別有成功感的是,在管理孩子們時,我從未壓抑自己,而孩子們卻從未記恨過我。
誠然,教育是愛的藝術,教育學生需要和風細雨,需要“潤物細無聲”。那是否就是說,我們每一位教師、每一位班主任都應該像少林寺的得道高僧一樣,不論學生怎樣,不管他們做了什么,永遠一臉的波瀾不驚,永遠慈眉善目、語氣平淡、語意高遠地緩緩告誡他們“孩子,你要一心向善,要志存高遠。”然后,我們的學生就幡然悔悟,對你深深一揖“老師,我懂了。”從此洗心革面,一心向善,勤學苦練,最終學業有成。我想我們教師、班主任如果這樣做,學生能真正接受你的絕對是寥寥無幾。因為,此時在他們眼里的班主任離他們太遠了,簡直像神一樣,他們對你只有神秘,只有膜拜,而沒有親近,沒有依賴。反而是那些感情豐富,喜怒哀樂形于色的班主任,孩子們和他關系更親密。這樣的老師、班主任才更像他們的大哥、大姐,甚至爸爸、媽媽。
在日常班級管理中,我就是“敢怒敢言”的。但是,我不是動不動就發怒的。一個事情,強調了三次以上,有些同學還是無動于衷,此時我會發怒。比如,一段時間,有的同學早餐不喜歡吃雞蛋,把雞蛋扔到垃圾桶里,發現這個問題以后,我就在班里給同學們講要注意保持自己的營養,不要挑食,更不要浪費,希望同學們以后不要扔掉雞蛋,也不要浪費其他東西。講完一個星期,沒有同學扔雞蛋。可是,一個星期以后,又有人開始扔。于是,我在班里問有沒有同學吃了雞蛋以后感覺不舒服,有過敏或者是其他不良反應等,同學們都說沒有。我說,既然沒有不良反應,那就請同學們不要再扔雞蛋,可能有些同學的家長在家也不一定每天都舍得吃一個雞蛋。此次教育以后,我也開始留心是哪些同學亂扔雞蛋。兩周沒有出現這種情況。兩周以后,有兩位同學在偷扔雞蛋的時候被我發現了,我頓時怒氣滿面,把他們叫到了辦公室,狠狠的訓斥了一番。過后,我以為這兩位同學肯定會對我有意見,可能會有幾天不愿理我。沒想到的是,他們第二天主動給我寫了檢討書,偷偷地放到了我的辦公桌上。在檢討書中,他們不但誠懇地承認自己的錯誤并表示一定不再亂扔雞蛋,而且對惹我生氣表示深深的歉意。在路上遇到我,離得很遠就打招呼,語氣神態中充滿著尊敬。
同班同學,偶有矛盾,即大打出手,甚至拉幫結伙,聚眾斗毆。此時,我會發怒。記得幾年前,我正要吃晚飯。兩名女生慌慌張張地跑來告訴我,我們班的盧康和吳昊打起來啦。我趕緊跟她們趕到操場,盧康和吳昊一人拿著一個掃地的笤帚被其他同學拉著還要打呢。見此情景,我不由得一聲怒喝:“干什么呢你們?我看誰敢再打一下!”他們見我怒氣沖沖的樣子,都乖乖地停了下來。但還是彼此怒視著對方。我又是一聲大喝“放下笤帚,跟我到辦公室來!”他們于是放下了笤帚,跟我到了辦公室。到了辦公室,我壓著怒氣,讓他們說了說打架的原因,原來僅僅是看對方不順眼。最后,我說“你們兩個稍有不和,就大打出手,破壞了同學之間的情誼,讓其他同學為你們擔心,還害得老師飯都沒吃成。這不,我晚上還有自習,只能餓著肚子去上課了。回去好好檢討檢討自己,以后絕不準再發生這種事情!”他們兩個經過我的一番教育,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當面向我保證以后決不再這么沖動。于是就走出了辦公室。我吁了一口氣,坐在辦公桌前平復了一下情緒,準備上課。忽然,門開了。盧康和吳昊又回來了,盧康拿著幾個小油餅,吳昊拿著兩包方便面,在我疑惑的眼神中,他們把東西放在我辦公桌上,不好意思地說:“老師,您別生氣了,我們錯了,您吃點東西再去上課吧。”我頓時心里有一種暖洋洋的感覺,這些孩子啊!
還有很多我發怒的事,隨著時光的流逝,漸漸的都淡忘了。只不過當畢業的孩子們和我重聚的時候,往往向我談起的卻多是這些事。他們說,老師,你知道嗎,在你發怒的時候,我們從你眼里看到的是父親在自己的孩子犯錯以后的那種“怨其不爭”的神情,我們知道誰對我們好,從來沒有人因為你對我們發怒而怨恨過你。有生如此,夫復何求!
(作者單位 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姜樓中學)
編輯 薄躍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