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成俊
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既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又要注意與其他教師關系,還要處理好學生中許多無法預見的問題,做好各項工作。愛,在教育中尤為重要,要用真情對待學生,這是班級管理中最有力的武器。班主任工作班級管理師生關系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既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又要注意與其他教師關系,還要處理好學生中許多無法預見的問題,做好各項工作。同時,還要不斷地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提高自身的素質,做好教學工作。在眾多的事物中班級管理就就顯得更為重要,但有一點要想管理好班級,還得靠一個字——愛。
愛的基礎就是理解、信任,也是人與人之間的深厚感情。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愛,在教育中尤為重要,要用真情對待學生,這是班級管理中最有力的武器。
一、愛在于尊重學生
信任學生和理解學生這是對學生最好的尊重。在教育中,要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要最大限度的信任學生,理解學生。不管遇到什么問題,都不能責罵、挖苦、諷刺學生,處理問題要有理有據,要讓學生心服口服。人都是有自尊的,自尊是自我肯定的一種積極情感,是不斷追求、進取向上的動力,是學習生活的精神支柱。如果我們不注重尊重學生,講了有傷害學生自尊的話,就會讓學生產生消極情緒,就會傷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會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我們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對學生要始終表現出關注和熱情,巧妙地對學生進行獎勵和批評。只有這樣,學生就會覺得處處感到平等公正,在這個集體中有溫暖、有希望,從而會更尊重別人,更熱愛這個集體。
二、愛在于關心學生
班主任老師對學生要特別關心。作為學生的“最親近的朋友”,班主任應關心這個集體每一位學生,愛護班級中的每一位朋友。要真正地從心底里愛護他們,關心他們,使他們心理感受老師真摯的情感,體會到集體的溫暖。這樣才能真正形成團結向上,充滿溫暖,充滿愛意的集體。對班級學生的關心能僅僅表現在語言上,更重要的是落實到行動上,我們要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從細微處著手,讓學生無時無刻不在感覺到老師的關心和愛護,最終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假如有學生病了,我們要多幾句關心語,并及時聯系家長就醫;有學生眼睛不好,老師要主動找學生給他換位置,并建議家長注意孩子的眼睛;有學生寫字時筆沒墨水了,遞上自己的鋼筆而不是訓斥為什么不早作準備;有學生情緒不好,主動詢問其原因,及時疏導……
作為班主任,我們作為他們生活中的重要一員,要從心底愛護每一個學生,從心里充滿對每一個學生的愛,把愛灑向每一個學生。每個學生都是活生生的人,不管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活潑愛玩是他們與生俱來的天性,哪一個學生不愛玩,哪一個學生又能保證不犯錯?因此,我們在學習生活中要特別關心貪玩的學生。不論是學習好的學生,還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不論是聽話的學生,還是愛犯錯的學生,我們都要對他們關心,對他們的愛都要要始終如一。學生一般都希望教師能夠像父母那樣關心、愛護、體貼和幫助自己。如果我們關心、愛護學生,把愛奉獻給每一個學生,就會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三、愛在于學生平等
愛學生就要平等、公正地對待學生。班級中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學生都希望在班級中得到平等、公正的待遇。工作中我們要注意自己的情緒,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作為班主任要公正的對待每一個學生,學習好的學生要愛,學習差的學生更要愛。特別是對學習有困難、思想消極的學生有一點進步,都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學生才會有更大的進步。
班主任的工作不能把學生分等對待。工作中要正確對待學生學習成績,不能僅以成績來衡量一個學生的水平;要正確對待生活條件不同的學生,不能以貧富對待學生。這樣學生在集體中才能享有公正、公平。班主任對待學生的態度,反饋給學生的就是一種評價,學生往往把班主任對自己的關懷、愛護、信任與班主任對自己的評價聯系在一起,把班主任對自己的態度與自己在班級中的地位聯系在一起。因此,我們在班級管理中要特別注意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班主任對待學生的態度,在每個學生心目中具有不同尋常的分量。有時候班主任一句話會影響到學生品格的形成,甚至會影響到學生的一生。由此可見,班主任對待學生的態度非常重要。如果班主任能夠公正、公平的對待學生,遇到事情理解學生,學生才會慢慢地接納你,才會有心事對你講,才會敞開心扉對你講真心話,才能喚起他們奮發向上的勇氣、信心,才能形成友好信任、寬容理解好的班級氛圍,才能有利于班級班級管理和良好風氣的形成。
四、愛在于嚴愛相濟
教育的關鍵是“愛”字當頭。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也就沒有班級良好氛圍的形成,就沒有后進生的轉化。愛是一種巨大的促進力量,能使優秀學生更加奮發向上;愛是一種巨大的改造力量,能使堅冰化水、頑石變玉;愛是一種巨大的團結力量,能使萬眾一心,共同進步。只要班主任“愛”字當頭,誠心對待學生,愛的種子就會在學生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老師對學生的愛要一視同仁,嚴愛相濟,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不能有偏心。在教育學生時,我們不能因學生的貧富美丑,學習成績的好壞而有所偏愛,應把師愛均勻的灑向學生。不能戴著“變色眼鏡”看學生,在心中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后進學生”犯了一點錯誤是“老毛病又犯了”,就抓住不放,恨不能把他除之而后快;“好學生”犯了錯誤則是一時不小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久而久之,真的就會“制造”出了許多“品學兼差”的學生,成為班級管理的“絆腳石”,就會造成一部分學生的心離我們而去。
總之,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嚴愛相濟。嚴要嚴在該嚴處,愛就愛在細微中。要做到嚴的有情,嚴的有理,嚴的讓學生心服口服。當然愛不是遷就,不是縱容。當學生有問題時,該嚴就要嚴,加上認真、耐心的幫助、教育,才能使其健康的發展。在嚴之前首先要做個有愛心的教師,只有心底無私,才能有海闊天空的愛心。學會用愛的眼光看學生,對學生不分彼此,不存陳見。只有充滿愛心,才能拉近學生的心。“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動心的深處。”有了愛,班集體中就會形成師愛生、生愛師、生愛生的良好局面,班集體就會更具凝聚力,就會結出彼此尊重、相互溝通、共同進步的碩果。